>
熊英再也忍不住了,便开门见山地道:“小姨,外甥女这就很不解了!您这是公然与皇上唱反调啊!这是三岁小孩子也不会做的蠢事啊!”
“你年纪轻轻,知道什么?只知道信口开河!”熊猫严厉地道:“三岁小孩怎么了?我对你说,人要是上了年纪,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真的会还朴归真,行事与小孩子一样呢!”
熊英低下了头,嘀咕道:“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小姨也不该和皇上唱反调啊!”
熊猫冷笑道:“反调?你知道皇上的正调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皇上真的要杀东方彩霞?”
熊英目瞪口呆:“皇上杀东方彩霞,还会有假?”
熊猫语重心长地道:“英儿啊,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生在世,要多读书,但最难读的却是无字之书!人生在世,要多懂得一些学问,但官场上的学问最大!这里也没有外人,小姨就耳提面命,和你推心置腹地交谈一下,但愿对你以后做官,会有所帮助。”
熊猫喝了一口茶,道:“英儿,你要永远记住:在官场上,不求快,但求稳!有些人一朝得志,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便有不可一世的模样,有意无意中就得罪了人却不自知。但没过多久,风云突变,这些所谓的得志之人就或被上面的人踹了下去,或被下面的人拖了下去,永世不得翻身!因此呢,你要追求的是:飞不高,跌不着。另外,不要充当官场上的墙头草——老是倒向得势的一方,当墙头草的最终结果是:谁也瞧不起你,更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说到这里,熊猫看着熊英道:“就拿这次东方彩霞的事件来说吧,里面就处处透着蹊跷:第一,这件事的导火索是黄鹏国的陶侍郎私会东方彩霞,被帅府的管家鲍蕾出面向皇上检举了,于是皇上龙颜大怒。但是,东方彩霞私会陶侍郎,那是好多天之前的事了,为什么鲍蕾现在才向皇上告密呢?第二,据我们刑部的暗探说:我们的邻国灰隼国正在厉兵秣马,剑锋所向,直指我青凤国,在此用人之际,皇上怎么会杀掉东方彩霞?这不是自毁长城吗?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吗?第三,就算东方彩霞私会黄鹏国的陶侍郎,但毕竟东方彩霞还没有对我青凤国造成很大的伤害,皇上怎么会对她处置得那么残酷呢?不仅要将她千刀万剐,还将拍卖她的肉和血,而且还要拍卖她的各位丈夫!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皇上恨透了东方彩霞!但是,要是皇上真的恨透了东方彩霞,为什么要拖到一百天之后再处决东方彩霞呢?”
熊英听到这里,再次目瞪口呆。
八一章 微服私访
“以上三点倒也罢了。”熊猫道:“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第四点,也就是皇上两个匪夷所思的安排:首先是派兵包围帅府,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解读:皇上派五百铁甲兵包围帅府,表面上是防止东方彩霞的丈夫们逃走,但同时难道不也是对东方彩霞的丈夫们采取的一种特殊保护吗?这就避免了东方彩霞的仇人趁火打劫,抢夺东方彩霞的丈夫。另外,皇上派重兵包围在东方彩霞的周围,而且派行云专门负责保护东方彩霞!这才是最令人吃惊的啊!”
熊英听到这里,插嘴道:“听说行云和流水是一对孪生姐妹,是皇上的贴身侍卫,也是我青凤国最著名的两位高手。”
熊猫道:“皇上以重兵看管东方彩霞,并派心腹高手负责东方彩霞的安全,这说明皇上很害怕失势的东方彩霞在关押期间,被人暗中害死。既然皇上害怕东方彩霞被人害死,那么,皇上怎会真的处死东方彩霞?”
熊英两眼不禁闪出兴奋的光芒:“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熊猫淡淡一笑,道:“皇上的心意,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是永远也揣测不透的。真要是有一个臣子揣摩透了皇上的心意,她也不敢让皇上知道,否则她就死定了!”
“但是,”熊英道:“要是这一次皇上是真的要杀东方彩霞呢?也有这个可能啊!”
熊猫道:“假设这一次皇上是真的要杀东方彩霞,那么我不对东方彩霞落井下石,可能会暂时失去皇上的欢心,但从长远看,皇上和文武百官会认为我是厚道之人,这对我的长远发展还是有利的。假如这次东方彩霞是与皇上合演的一出苦肉计,那么我这样做,会赢得东方彩霞的真正好感。她复出后,我自然会赢得她的真诚帮助。”
熊英恍然大悟,一时对熊猫佩服得五体投地:“小姨的做法,真是左右逢源啊!”
“有一次我和东方彩霞都喝醉了,她对我的评价是八个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熊猫得意地一笑:“皇上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她在骨子里,是讨厌聪明人的,她喜欢的是老实巴交的人。因此,在皇上面前,小姨要做一个老实巴交的人。”
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几乎每位官员都向永乐帝呈上了一道奏折,里面的内容全是检举东方彩霞的不法行为的。
永乐帝大致翻阅了群臣递上来的奏折,她越看越怒,不时拍案大叫:“这东方彩霞真是该杀啊!”
殿下的熊猫只是冷眼旁观。
永乐帝将奏折大体上翻阅了一遍之后,向殿下群臣道:“原来东方彩霞是如此的劣迹斑斑!朕诛之,不过是顺应人心而已。”她将目光投向侍立在旁的大内总管道:“朕已诏告天下臣民,将对东方彩霞处以凌迟之刑。你可曾听到民间有什么反应?”
“皇上将在一百天后凌迟处死东方彩霞的诏书是昨天才发布的,因此不可能很快传到全国各地。但是,到昨天夜里为止,京城对皇上的这道旨意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大内总管毕恭毕敬地道:“奴才派人换成便装,暗中探访了京城百姓对处死东方彩霞的看法,她们都是惊人的一致!”
永乐帝含笑道:“百姓都怎么说?朕很担心百姓说朕心狠呢!”
大内总管低着头道:“奴才不敢说。”
殿下群臣听到这里,都吃了一惊。
永乐帝大度地道:“说吧,朕恕你无罪。”
大内总管这才低声道:“百姓们都在埋怨皇上。”
殿下群臣都大吃一惊!
永乐帝却笑了:“百姓们都在埋怨朕处死东方彩霞吗?真要是那样的话,朕可要好好斟酌一番呢!因为先帝临终时,曾执朕之手,谆谆告诫:‘民意不可违,民心不可负!’朕决不敢忘先帝之教诲!”
大内总管道:“百姓们都埋怨皇上太仁慈了!对东方彩霞这样的人,早该处死了!她们都说:‘皇上是千古仁君,对我们老百姓,真称得上是皇恩浩荡!但是,对于东方彩霞这样的乱臣贼子,早该诛之!’简直是众口一词!所表达的看法是惊人的一致!”
殿下的文武百官听到这里,都笑逐颜开,永乐帝也笑了。
唯有熊猫依然是板着脸,不苟言笑。
永乐帝又问:“百姓们还怎么说的?”
大内总管道:“百姓们都说,皇上对东方彩霞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她却仍然要当乱臣贼子,她的良心真是叫狗吃了!皇上如今要处死东方彩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很多百姓表示:到行刑之日,一定要杀手割东方彩霞一刀,挖出她的心,看一看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将她的心喂狗!有人还对皇上派兵包围东方彩霞的家颇有怨言,否则的话,她们就往东方彩霞的府院里扔毒蛇和癞蛤蟆,往东方彩霞的大门上抹大粪!”
永乐帝及殿下群臣笑作一团,只有熊猫没笑。
永乐帝道:“各位爱卿,看来,处死东方彩霞,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各位爱卿回家之后,可要好好地喝上一杯,庆贺一下!”然后宣布散朝。
散朝之后,永乐帝脱下皇袍,摘下皇冠,换上了便装,然后带了一名随从,从皇宫后面的小门溜出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