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晃晃没有跟夏温言一块儿离开,它和徐氏还有夏哲远一起留了下来。
马车驶进了浓浓的夜色里,看不见了。
徐氏那没敢在夏温言面前落下的泪,终是流了下来。
天,也下雨了。
夏哲远走到她身旁,揽住了她的肩。
徐氏转过身,将脸埋进了夏哲远胸膛里,肩膀耸动。
她在哭。
夏哲远将她紧紧拥住,他的眼睛却是看向马车离开的方向。
他的眼里,写满了不舍。
该走的要走,该来的也总会来。
这似乎就是天命,躲不了,也逃不掉。
唯有面对。
“溪溪,下雨了,我们该回去了。”夏哲远搂着徐氏,轻轻柔柔道。
徐氏的肩微微颤了颤。
“溪溪”这个名字,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
她曾最是喜欢听嶙哥这般唤她,可后来因为她害怕再听到这个名字,嶙哥便没有再唤。
有多久了?
怕是有二十二年了吧……
离夏府渐行渐远的马车里,夏温言轻轻握住了月连笙不住发颤的手。
月连笙抬头看他,他将她轻轻揽进了怀里来。
只听他轻轻柔柔道:“爹说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有青山有绿水,是一个安宁的地方,那儿一定很漂亮,连笙应该会喜欢的。”
“只要能和温言在一块儿,不管在哪儿,我都喜欢。”月连笙靠着夏温言的胸膛,亦是轻声回道。
夏温言用下巴在她额上轻轻蹭了蹭。
她的手在轻颤,他的亦然。
唯有依偎在一起,似乎才能让他们彼此心安。
“温言,娘烧的饭菜真好吃,我都不知道娘厨艺这么好。”月连笙握着夏温言的左手,用指尖在他手心里画圈圈。
“都是娘年轻的时候为了爹特意学的。”夏温言道。
“我虽然会烧菜,但是烧得不好吃,那我以后要和娘多学学,好烧给温言吃,我是温言的妻子呢,不能总让娘给温言做饭吃,不好的。”月连笙又道。
“好。”夏温言微微笑了起来,“我还没有尝过连笙的手艺,待爹和娘来和我们一块儿了,你就可以和娘学了。”
“嗯!”月连笙用力点点头,握紧了夏温言的手。
他们谁都没有说夏哲远与徐氏是否会与他们会合的问题。
他们心中的答案,只是他们一家人一定会再次生活在一起。
天色愈来愈黑沉,雨愈下愈大。
人们已经在哗哗的夜雨声中沉睡。
青州大地除了黑暗,就只剩下雨声。
不会有人选择在这样的大雨夜天走动,哪怕是旅人。
但此时却有一名身披斗篷,头上拉着兜帽的人来到了夏府门前。
来人头上的兜帽拉得低低的,看不见其容貌。
不过从身形可以看出,这是名女子。
第65章 过往【二更】
“叩叩——”跟在女子身后同样身披斗篷头戴兜帽的人上前来; 敲响了夏府紧闭的沉重大门。
大门前的风灯在伴着雨水的夜风中摇晃得厉害; 灯火摇摇晃晃; 将这漆黑的夜映得有些莫名可怖。
敲门声在雨声里显得并不大; 甚至大有被雨声湮没的感觉,但这样入耳已然不甚清晰的敲门声落进徐氏心里; 却像是擂子用力打在了鼓面上一样,震得她肩头猛地一颤。
从偏门那儿回来后; 她与夏哲远都没有回屋,也没有到前厅坐着; 而是到了府邸正大门后边来。
偌大的府邸里依旧没有掌灯,只有夏哲远手里有一盏照明用的风灯而已。
他们到这儿来; 似乎就是为了等待这一道叩门声响起。
但明明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听到叩门声时; 徐氏的面色还是蓦地变得难看,使得她不由得紧紧抓住了夏哲远的手腕。
夏哲远则是抚抚她的手背,温柔地看了她一眼; 示意她别慌; 而后将手中的风灯交到了她手里,迈开脚欲上前去开门。
谁知徐氏却紧紧抓着他的手腕不放; “嶙哥……”
夏哲远再一次抚抚她的手,低声道:“别怕,我都在你身边的。”
徐氏咬咬苍白的唇; 点了点头; 松开了夏哲远的手。
门闩打开时; 徐氏的心跳快得就要蹦出嗓子眼。
沉重的门扉慢慢打开,徐氏看到了站在门外的女子。
虽然她头上拉得低低的风帽让她根本看不见她的脸,可在看到她的一瞬间,徐氏的双腿还是不由得一软,险些站不稳。
女子没有说话,甚至头都没有抬,就这么径自跨进了夏府大门那高高的门槛来。
“这边请。”夏哲远朝女子恭恭敬敬地做了个里边请的动作,语气亦是恭恭敬敬的。
女子不点头也不反应,只见她身后的人撑开油纸伞,撑到她头顶上的时候,她才继续往前走。
夏哲远亦打着伞,与徐氏走在前边为女子带路,可徐氏双腿虚软,走得并不稳当,还是夏哲远扶住她,给她支撑的力量,她才有力气往前走。
黑漆漆的夏府,渐如瓢泼般的雨水,打湿了女子身上那布料上乘的斗篷,更打湿了她的绣鞋,可她却一点不在意。
平常觉得很近的路,徐氏此时此刻觉得太远太远,不过是从府门到前厅而已,她觉得她已经走了许久许久。
仲夏夜的大雨带着些凉意,随着风扑打到徐氏脸上身上,可她额上背上沁出的冷汗,却比这夜雨要凉要寒。
前厅到了。
夏哲远将手中油纸伞收起,靠在了门边上,从伞面上淌下的雨水很快便积成了一个小水滩。
“请上坐。”夏哲远将女子请到了主人家的位置上。
入了前厅,那一直为女子打灯为其撑伞的人这才替女子将身上早已被雨水扑打湿的斗篷解开取下来。
柳黛眉,丹凤眼,眼波流转,妩媚生姿,风韵款款,不是那要取月连笙性命的美妇人还能是谁?
那总毕恭毕敬跟在她身后的人,正是名唤阿南的妇人。
“草民见过贵妃娘娘,娘娘金安!”在阿南替美妇人将身上斗篷取下时,夏哲远看都未看她一眼便朝她深深躬下身,随即又改口道,“皇贵妃娘娘金安!”
“二十多年未见,倒不想夏老爷竟还记得本宫。”美妇人轻轻一笑,更显风韵妩媚,然她话又忽然一转,“称夏老爷怕是不妥,本宫应该唤你一声薛老板,又或是——”
“妹夫更为准确?”美妇人说这话时在椅子上落座,同时抬起那双美艳却又总带着一股懒洋洋妩媚的眼睛,却不是看向夏哲远,而是看向徐氏,“本宫说的对么,小妹?”
“娘娘……”徐氏面上的血色已然褪去,只留下苍白,她的唇色已是发白得厉害,只听她声音颤抖不已,亦艰涩惶恐万分,“姐……”
“二十多年不见了啊小妹……”美妇人看着徐氏,语气感慨,她那双美艳的眸子,仿佛从徐氏身上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那还是她们最美年华的时候——
‘姐,你真的要给二皇子当侧妃吗?听说二皇子妃很不好相与的。’十五岁的青溪托着腮看十六岁的青澄绣荷包。
姐妹二人生得貌美如花,就像青澄荷包上绣的荷花一样,正是亭亭玉立的年岁。
只听青溪又道:‘而且二皇子比姐你要年长十几岁呢!’
‘我能有什么办法呢?’青澄轻轻一笑,似乎并不在意,‘你我要嫁给谁人,从来都不是你我能做主的。’
‘为什么我们的婚事我们不能做主?我不要,我才不要嫁给我不喜欢的人。’
‘小妹你还小,还有很多事情不懂的。’
‘我不小了,明年就及笄了,姐你也才年长我一岁而已啊。’青溪撇撇嘴,‘不过姐一直比我聪明,也比我懂得多多了就是了。’
‘傻小妹,有时候懂得多反倒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