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鸡犬升天
内侍略带尖哑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几分威仪,也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
村里已经住了一位隐居养病的皇帝和陪儿子就诊的大长公主了,怎么又来了太后懿旨?
虽说大人物见多了,但还是挡不住村人的好奇。
一群人齐刷刷回头,宛若划出的一条人浪,直直朝村道看去——
冯蕴也没有耽误,吩咐邢丙看好陈夫人这一群人,连忙放下手炉起身,整理好衣裳,走到台阶的下方相迎。
马蹄声越来越近。
不是一个人,而是三四个。
冯蕴定睛看去,尽管已有心理准备,可看到行首之人是端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徐永时,还是略略吃了一惊。
“这财产本属于冯家,冯十二娘这根本就是霸占?”
冯蕴冷笑:“拉下去。再给我嚎一声,一同执法。”
四周一片哗然。
接着便是山呼海啸一般的恭贺声,以及欢呼声。
冯蕴升官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切身的利益,顶多就是看个热闹,但花溪的行政晋升,却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就连冯贞的哭声,都戛然而止。
陈夫人急急地道:“公公替我评评理……”
“我还有点小事要办,容后再来请安,怠慢公公,见谅。”
“夫人,杂家只是一个……太监。”
徐永看上去也就三十来岁的年纪,细长脸,白皙、清瘦,比冯蕴想象的年纪更轻,但行事却极为沉稳,跃下马来,二话不说,先向冯蕴行礼。
冯蕴客气地还礼,微笑道:“不知公公驾到,有失远迎。公公见谅。”
冯梁边哭边喊,好几次想跑到陈夫人的身边,又被仆女拉了回来,对着冯蕴大声斥骂。
原来这便是陈夫人要的孝顺,长见识了。
冯梁的脸,瞬间变得苍白。
冯蕴连忙敛住表情,弯腰听旨。
冯蕴转头,迎上陈夫人怨毒的双眼。
“冯氏女谢主隆恩。”她双手接过绢帛,慢慢步上台阶,安置在神台上。
以晋旧制,百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才为一乡……
但令人惊讶的是,养尊处优的贵妇人,居然生生受了五十笞,没有因疼痛而晕厥过去……
徐永抖了抖手上的绢帛,轻轻嗓子便道:
“天寿元年冬月二十七,太皇太后懿旨:雍怀王妃冯氏,知书达理,淑行贞蕙,才高八斗,屡立奇功,使安渡民有所安,人心思晋,其德行与才华,足堪妇德之典,千古流芳,特赐为雍怀王府长史,以彰其功……”
对她生笞继母的行为,围观的人群里,看法是不一致的,各有各的见解,甚至南辕北辙。
众人都在心里胡乱猜测。
不仅花溪人要跟着冯十二娘鸡犬升天,就连花溪村都要飞升了!
“以后是不是不能叫里正娘子了,要叫……”
那冯蕴早早知情,不也寻常?
“不敢当,不敢当。王妃自便,小人便敬谢了。”
当然,这是喜上加喜。
从前长姊不是这样的……
众部曲齐声,“喏。”
这一天,花溪村的惨叫声和叫骂声,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
长门摆神台香案的用意,为正村规,也是为了等着这一道旨意啊。
他皱了皱眉,接着念出一串赏赐的财物清单,然后略略停顿,抬眼看向冯蕴,合上绢帛双手递上。
二锦:是的,从前有个弼马瘟,很是出名。
冯贞早已哭成了泪人。
冯梁闭嘴的速度堪比冯蕴下令的速度。
哪怕远在花溪,村里人也多少知道一点时局。
徐永瞥来一眼,失笑。
马车离开花溪,陈夫人仍然在骂。
这一天,陈夫人是被人抬着丢到马车上的,冯蕴为免吓到村里的小孩,让人为她裹了一条毯子,遮挡屁丨股上的血迹。
冯蕴说得客气,徐永却不敢受雍怀王妃的“奉茶”和小意。
她奉好太后懿旨,转身便让阿楼带徐永进屋,去吃茶歇息。
“请公公移步客堂,容我惩办完,再来奉茶。”
她嗓子已经完全哑了,破锣一般难听。
村里人的眼睛陡的增大。
就是稍有一点不足——早知陈氏这样耐揍,正该多打几下。
“小人奉命前来传太后殿下诏命,王妃接旨吧?”
她又将方才的说辞在徐永面前说了一遍。
“这个称呼好,听着便亲切。”
他弯下腰去,身子低得比冯蕴更低,才慢慢直起身,视线若有若无地扫过陈夫人惶恐的脸,微微一笑,挺直胸背,在阿楼的带领下,径直去了客堂。
徐永早就发现了村子里的不同寻常。
徐永哦一声,露出愿闻其详的表情。
冯蕴暗暗哼笑,目光冷冰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