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阿母往事
书斋里烧着地龙,很是暖和。
冯蕴说罢又关切询问:“夫人可是觉得热?”
涂夫人左手拿一本《农事要术》,右手拿一本《精炼纪要》,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这些全是阿蕴的娘亲留下来的?”
冯蕴看出她的异常,疑惑地点点头。
“夫人有何指教?”
涂夫人拉着她的手,走到窗边坐下,又朝冯蕴使了个眼神。
冯蕴为了确认,于是又重复一次。
涂夫人道:“那些让你赞不绝口的东西,其实全都得益于你的母亲……”
便又听到涂夫人道:
涂夫人讶异:“竟是真的?”
看得出来,她嫁给涂伯善,成为涂家坞堡的女主人,是极为满意的。
涂夫人垂下眸子,“那时的日子风雨飘摇,混乱不堪,我也不知那伙人是谁……当时他们都带有利器,老涂只有侍卫一人,又带着我俩,便没有去追。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涂夫人扯了扯嘴唇,扑哧一声。
说罢又笑了一声。
她没有犹豫,说得斩钉截铁。
札记?
冯蕴依稀记得今生第一次去涂家坞堡,那些颇为自傲的老匠人,在提到自己的师父时,流露出来的崇敬之情……
这事是他们当成逸事来谈论的,
她喃喃自语着,似乎又觉得这样说不明白,突然便转身出门,叫来随侍仆女。
倪蓉,便是涂夫人的闺名吧?
“我与蕴娘的阿母相识于微末,是你阿母救了我……”
而中间阿母在涂山居住的三年,冯蕴从来没有听人提及……
冯蕴疑惑不解。
这么好的阿母,为何要嫁给冯敬廷?
如果可以选择,冯蕴宁愿这个世界上没有冯蕴,也要让阿母再择良人,不跳火坑……
说到这事,涂夫人就忍不住叹息。
她有些匪夷所思。
可不就是神秘吗?
阿母身上,处处透着未知的诡秘。
冯蕴双眼晶亮,“是吗?”
“可那次去坞堡的冶炼坊,她没忍住开口,指点了几句,当即惹来两个匠人大惊失色,非得求到门前,跪下来拜她为师……”
但对一个女子而言,不便启齿的事,就不好深问。
难道匠人口称的师父,那个让冯蕴在涂家坞堡惊为天人的高才……竟然就是她的亲娘?
怪不得……
“她是一点一点忆起来的,偶尔想到什么,又告诉我一点。最后一次,她说,她祖上是早年随衣冠南下的大家族。祖辈失了先机,不得帝王宠幸,到她父亲那一辈时,更是被外放佚阳做官……母亲带着弟弟随父亲同行,独独把她留在家里……”
“她是在我成婚后的第二天,不辞而别的。那三年里,我们在涂家坞堡,同进同出,同食同宿,很是快活,唉,是我人生中最快活的三年……”
阿母的婚事,是她的祖母操持的,能嫁入冯家,全靠当年的婚约,以及冯敬廷的色迷心窍。
她会觉得涂家坞堡有些物什,与阿母留下的书里所载,很是相似……
直到后来,她留下书信,不辞而别,我托少堡主四处寻找,杳无音讯,又亲自去了一趟范阳,可惜,那里没有姓英的家族,没有一个叫英凤的小娘子,也没有一个叫佚阳的地方……
她叹口气,“说来也是奇怪,你阿母年纪比我还小两岁,却极有主见。我听信了这些话,成天跟她在涂山疯玩,全然没有想过她会骗我……
涂夫人眸色慽慽地看着她,突然将书放下,双手握住她的手,激动地道:
“难怪我初初见你一面,便觉得合我眼缘,难怪看到你,我便觉得亲切……”
“也是同一天,我认识了老涂,是他把我和你阿母一起带上的涂家坞堡,还在坞堡里叫来大夫,替我疗伤……”
涂夫人道:“一时半会难以说清,等他们把札记送到,你一看便知。那札记上的字迹,与你阿母所书,一模一样。”
涂夫人接着说:“起初,她只说她叫英凤,因不慎落水,受到惊吓,全然不记事了。后来,又说,她应当是范阳人士,出自一个书香门第……”
冯蕴闻言大受震撼。
涂夫人道:“我听她忆及身世,很是替她开心,便提出陪她一起回去,寻找家人。不料,她竟是婉拒了。还说,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也不甚喜她,在府里不得趣,不如在山上雅居,让他们担忧一下……”
冯蕴有些意外,“三年?”
她从未听说过此事。
冯蕴头一次听到有人这么形容过世的母亲,竟觉得无比贴切。
“那我阿母在涂山住了多久?”
涂夫人道:“三年。”
冯蕴抿着嘴,静静望着她。
冯蕴道:“那我阿母……那三年里,除了教夫人学习,收了两个老徒弟,就没有干点别的什么?也没有提出回家?甚至连真实名讳和身份都不曾提及?”
说到这里,她仿佛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唇角微微一勾。
这是什么东西?
冯蕴听得一头雾水。
“他说,你阿母什么都好,但他不配,不敢生出觊觎之心。还说你母亲行为怪异,不似常人,他不敢接近……他啊,那时候可憨可傻,还瞎……”
“她没有骗你。”冯蕴垂下眸子,目光幽幽地道:“我阿母的乳名,就叫凤儿。我外祖和外祖母,当年确实带着我的两个舅舅离乡别境,从此再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