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重生三国马幼常 > 第135部分

第135部分(1 / 2)

>    刘备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反对,只是问了孙权的情况,又了解一些江东目前的情况。诸葛瑾不知所以,但也不好不催促,只好耐着性子答道:“吴侯退军会稽之后,并无大碍,全军上下厉兵秣马,只等着北上攻伐吴郡,光复江东。”

面对诸葛瑾这九成是假,一成是真的豪言壮语,刘备微微一笑,却是不置可否。诸葛瑾也知道自己的话未必能取信于人,当下忍不住又道:“汉中王,如今若是此时大王挥军北上,我家主公便可趁着张辽立足未稳之际出兵北上,夺还吴郡,这也是为大王扫除后顾之忧啊!”

诸葛瑾这是在忽悠,也是在威胁,隐隐然是警告刘备,万一真让张辽在江东站稳了脚跟,那么孙权倒霉了,刘备也休想独善其事。面对这样的话语,刘备眼中一丝厉芒一闪而过,但还是呵呵笑道:“子瑜此言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想吴侯在江东经营多年,如今纵然有一时的挫折,但毕竟是根基深厚,难道还怕了区区张辽武夫,还有孙辅逆贼?只是嘛,”说到这里刘备也有些踌躇,似乎是在斟酌使用合适的言辞,手指在桌子上敲击了半晌,这才开口道:“只是如今这战事是否要开启,还需好生合计一番。实不相瞒,备也是刚刚回到汉中的,很多事情还不知晓。说不定此时此刻,吴侯已经是光复了吴郡了呢?这样吧,子瑜暂且先去馆驿歇息,备还要好好周详地谋划一番。”

面对刘备这有些强迫意味的请他去休息,诸葛瑾自然是心有不甘了。但是他眼下毕竟是有求于人,又不便追问,只好悻悻作罢,暂且在刘备的安排之下,前去馆驿之中暂且歇息。

诸葛瑾离去之后,从侧门里传出一阵爽朗地笑声。“诸葛子瑜真以为我等诚实可欺啊!”呵呵而笑的正是庞统,马谡和诸葛亮也是赫然在列,前者事不关己自然是高高挂起,后者的脸上已经是一脸的苦笑了。

第七十二章 异想天开的孙权

“曹操虽丢了西凉,但是毕竟是实力雄厚。至于许昌内乱,也早已经被他父子给平定下来了,所谓的人心不稳,简直是无稽之谈。诸葛子瑜此番来此,只怕多半是想我们为他来出头,向曹操找回场子啊!”对于自己这位大舅子的异想天开,马谡很是有些无语,敢情孙权这老小子,整个完全就是想把刘备当枪使啊!

对于马谡的推论,所有人都是深以为然,诸葛亮也是开口道:“孙权如今只剩下会稽一郡,南有山越之祸,北有张辽和孙辅大兵压境,基业已经是犹如风中之烛,随时都要可能熄灭,自然是寝食难安了,因此这才派家兄来此,想要说服主公出兵关陇,他好夺回他的基业啊!”。

“可惜啊,就算眼下有一个不错的机会,我等征战数月之后,也已经是疲惫不堪,无力再战了。任凭诸葛子瑜舌灿莲花,也只能是徒劳一场了!”刘备说到这里也是觉得好笑,忍不住又是笑了出来。

刘备这话一说,马谡等三人都是有如释重负之感。事实上在前来面见刘备之前,他们三个都已经商议过了,均觉诸葛瑾此番前来,多办事要说服刘备挥军北上了,而综合各方面考虑,眼下并不适合和曹操开战。更何况孙权此举,明显有利用自己的意思。因此三人都决定,一旦刘备被诸葛瑾忽悠了,那必然是要据理力争,不能让刘备犯糊涂的。好在刘备并没有被忽悠,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

松口气归松口气。但是该商议的事情还是要商议的,当下诸葛亮第一个开口道:“主公,此番吴侯之所以派家兄至此,多半是要说服主公起兵攻曹。只是此事胜算本就渺茫。吴侯帐下不乏明智之士,未必会料不到如此结局。因此亮大胆猜测,吴侯最后很可能会退而求其次,向主公要求一些军械粮草,助他抗曹。”

“孔明所言不无道理,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应对呢?”刘备想了想又问道。

诸葛亮和马谡等人短暂地交流了一下,这才缓缓开口道:“主公。以我等之见,此事不可不答应,却又不可全答应。”

“哦,此话怎讲?”刘备这下可就大感趣味。饶有兴趣地问道。

“眼下孙权退守会稽郡,实力比起从前已经是大为不如。也非是我低看了孙权,以他现在的能力,盘踞会稽这一隅之地或许还算有余,但想要继续跟曹操抗衡却差得不是一点两点。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结交这么一个对主公没有多大臂助的盟友,怎么看也是一笔陪本的买卖。只是一旦我们置之不理,任由孙权自生自灭,一旦江东真的被曹操平定。那么对于我们而已,无疑是弊大于利。因此适当的援助还是要给的。这就贵在一个火候,不温不火。让孙权尽量地牵制住曹操,却又不真的坐大!”马谡细细言道。

说到孙权这老小子,马谡可以说是在场所有人之中,对他的本质认识的最为清楚的,毕竟几次见面接触也不是白给的。现在的孙权,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可以和刘备平起平坐的一方诸侯了,没必要再太过当回事。听他这么一说,诸葛亮和庞统都是点头微笑,显然马谡的提议深合他们的心意。

刘备稍一思索,也是点头道:“如此便好,只是我事务繁忙,总不能让我一直来和诸葛子瑜交涉吧,你们谁愿担此重任?”

马谡灵机一动,忽然想起一个人,这便脱口而出道:“我举荐一人,或可担此重任。此人姓邓名芝字伯苗,现任侍中。此人才思敏达,能言善辩,由他去和诸葛子瑜交涉,定可不负主公所托!”

马谡趁机把邓芝给推了出来,这位老兄也不是等闲之辈,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中,邓芝是蜀汉中后期杰出的军政人才,文韬武略兼备,内政、外交、治军无一不精。其早期际遇颇为坎坷,为躲避战乱,由荆州入蜀,投奔刘璋麾下,但却丝毫不受重用。一直到刘备入川,占领蜀中,邓芝开始展露头脚。历任县令、郡太守、尚书、中监军、扬武将军、前军师、前将军、益州刺史、阳武亭侯,直至车骑将军。毫不夸张地说,邓芝与姜维二人就是蜀汉晚期的中流砥柱。

现在的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侍中,没什么表现的机会。不过马谡知道,历史上邓芝崭露头角,就是从刘备死后出使东吴开始的。当时蜀汉内忧外患,东吴集团在蛊惑南中**,曹魏集团甚至有人写信给诸葛亮,直接让他投降了。邓芝出使东吴之后,很快恢复了吴蜀联盟,为后来诸葛亮的平南和北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孙权打出诸葛瑾这张牌,摆明了就是不希望自己这些和他有旧的人出面,这种情况下,让邓芝去对付诸葛瑾,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想看,历史上那么不利的情况,邓芝都能胜利完成任务。现在孙权有求于刘备,他要是还不能搞定诸葛瑾,那他也太对不起自己了。果然他这一提议,刘备也是点头道:“没错,由邓伯苗去应付诸葛子瑜,还是没问题的。”诸葛亮等人也不反对,这件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解决了诸葛瑾的事情,刘备也是心情大好。就在这时诸葛亮又想起了一件事情,这才开口道:“主公啊,如今南中叛乱已然平息,杨锋等人功不可没,主公是否应该予以封赏,以显恩惠?”

“那是自然的!”刘备点头道,就在这时庞统却是开口道:“主公啊,如今南中不留一兵一卒,虽然有杨锋打理南中,但是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不是有些太过冒险了一些?”

庞统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刘备闻言却是哈哈一笑,神情自若地开口道:“士元你是多虑了,依我之见,眼下南中的局势,却是再好不过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