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1 / 1)

也恰在那时,谢大人从文渊阁一跃成了首辅,谢家花团锦簇更近一步。

京城中想嫁给谢大人的女子不知凡几,当初就是长公主都是动过心思的。”

宋引玉知道这事。

在原书中,宋引玉应该就是死在了三年前,然后与谢临安的婚约自然就解除了。

这才引发了后来谢临安和女主的纠葛。

只是不知为何出了偏差,宋引玉没有死在三年前,而是在一个月前病死了,然后她又穿了进来。

所以宋引玉还是嫁给了谢临安。

原来她还想,原主没死,谢临安还是和原女主产生了纠葛,这剧情修复力太大。

但现在听秦嬷嬷这么一说,难道是还有什么隐情?

“嬷嬷,你接着说。”

秦嬷嬷点点头,皱着眉头接着说:

“那时老爷和夫人看你快熬不过去了,加上府上才办完丧事,心里灰心,也明白,谢宋两家的婚事怕是成不了。

当年您和谢大人的婚约是老祖宗和谢老大人定的。

说来也是宋家高攀了,这么多年来,你但凡是有个不好,谢家从不袖手旁观,连太医都请过好几回。

府中的补药更是一年几车地送来。

老爷说,谢家对宋家已经仁至义尽了,断没有再拖累谢大人的道理。

他便和夫人,亲上谢家的门,退了你和谢大人的婚事……”

“等等,我和谢临安在三年前就退婚了?”

宋引玉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是,谢家不是背信弃义之人,起先并不同意,还出面请了太医院院首为你诊治。

还是后来老爷和谢老大人促膝长谈了一夜,老大人才同意退的婚。只不过,谢家依然为你请太医,寻药,最后方才保住了您的命。

只是这婚事却是作罢了。

太医曾有言,您活不过二十,那时老爷和夫人便不想再给你定亲,只尽心给你治病。”

难怪谢家二老,对她如此包容,明明最重规矩,可是能容忍她每日睡到日晒三竿,也免了她的晨昏定省。

“再后来,没了和宋家的亲事,京城众贵女,对谢大人趋之若鹜。抢着想和谢家定亲的人家不胜枚数。

谁也没想到,到最后,差点和谢家定亲的会是定国公。”

说到这,秦嬷嬷也知道接下来的话犯忌讳,她的声音压得极低,

“谢大人和定国公继室生的嫡女,文三姑娘生了情,两人两情相悦,时常相约游街出入书社。

但在谁都以为,这桩婚事稳了以后,出了岔子。

当时双方媒人都上过门了,可在下聘的前一天,文三姑娘突然被封为妃,入宫去了。”

第7章 秦嬷嬷前面讲的东……

秦嬷嬷前面讲的东西,都是书中的情节,这宋引玉知道。

可她不知道的是,既然三年前宋谢两家就解除了婚约,那她又怎么会在三年后嫁给谢临安。

到了这时宋引玉才发现,她好似忽略了很多东西。

比如,一个月前原主就死了,她穿来以后,虽然身体日渐好起来,但就外人来看。

她怎么瞧都不是长命之人。

那谢临安又怎么会愿意娶她?

时隔三年,同样面临濒死的她,两家又是怎么结的亲?

宋引玉茫然了一会儿,随即她严肃地看着秦嬷嬷,说:

“嬷嬷,你老实告诉我,我到底是怎么嫁给谢临安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秦嬷嬷不防宋引玉的注意力竟不是在惠妃和大人之事上,被她问得一怔。

但话赶话都说到这了,犹豫了一下,她还是把所有真相和盘托出:

“其实姑娘在半年前就不大好了,太医来看了两次,都摇头。

老爷和夫人不放弃这才又拖了半年。

直到一个月前,那几日你已不大能吃得进去东西了。

那天晚上老爷和夫人守了你一夜,你难得睡了一个好觉,夫人很高兴。

但我和老爷心里都清楚,这不是什么好征兆。

果然到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没多久,你,就咽气了。”

秦嬷嬷说起那天的事,到现在还是心惊rou跳,脸色惨白。

宋引玉听到这更是头皮都发麻,后背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她咽咽口水问到:

“嬷嬷,你确定,咽气了?”

她问得小心翼翼。

“是,我确定,那鼻息还是我摸的。”

秦嬷嬷说着也觉得有些怪异,毕竟当时她真的是摸着宋引玉鼻息散了,人确定已经走了。

可是这会儿她居然还和宋引玉坐在这谈起这件事。

“那我,怎么又活过来的?”

秦嬷嬷呼出一口气,脸色出现了一丝笑意:

“你那时刚刚咽气,管家就拉着清无道长到了。”

“清无道长?”

这个名字宋引玉有些陌生,书里好像没有这号人。

秦嬷嬷点点头:

“清无道长是得道高人,医术超群,原本是谢大人帮忙找来帮你看病的。”

宋家四处寻医谢家会帮忙,有的人,宋家找不到请不来,谢家就能。

比如这位清无道长。

“清无道长到了之后,知道你咽气了,也没多说什么,直接用银针在你头上扎了几下,老天保佑,你的气息就回来了。

--

最新小说: 他肯定是喜欢我[穿书] 重生后我成了团宠 两眼一睁就是修罗场[快穿] 穿成反派师兄和主角HE了 毒液诸天 重生之我竟然是无脑女配 皇帝退位说明书 民国:烽火1937 我叫余则成 穿到法老身边做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