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贵妃提醒了一句。 “姑母,坤宁宫缺了一位女主人。” 昭贵妃说这话时,真觉得除了她以外,谁还可以入主了了坤宁宫。 皇太后的目光,盯紧了昭贵妃。 “哀家当然想你入主坤宁宫。可天子的意愿呢?” 皇太后也着急。 在孝仁恭慧皇后的国孝期后,正统帝一来了寿康宫问安。 皇太后当然不会明说了,让皇帝立新后,册立了昭贵妃为中宫娘娘。 皇太后就是夸了昭贵妃的贤惠。 然后,旁敲侧击了两回。 正统帝没拒绝,可也没应了。 这打太极的,就是转了话题。 皇帝没拒绝,在皇太后看来就是有机会。 只不过,皇太后没琢磨明白的,是不是皇帝还有旁的心思? 那么,宫里能给昭贵妃一点小障碍的人,有哪些呢? 惠妃? 这一位不得宠,哪怕有一个大公主。这皇家的公主,哪有皇子重要。 至于裕妃? 裕妃生了两个儿子,这一个当然地位不一样。 可要说皇帝多宠爱了。 裕妃真不算,只能说平平无奇。 至于再是开了大选,选了家世好的秀女入宫为继后? 这才是皇太后担忧的。 这朝堂上的大臣们,若是知道府上的闺秀有机会做继后。 那么,武氏一族又算什么? 武氏一族给不了那般的阻力。 所以,在皇太后看来,还要看皇帝的心思。 乾清宫。 正统帝在批了奏章。 正统帝心很静。 对于朝臣们呈上来的,关于册立储君的事情,正统帝早有打算。 至于皇太后提的继后一事? 正统帝也是有一些想法。 太子,东宫储君,国之根基。 正统帝对于册立皇长子为太子,他是愿意的。 既然在去年时,他就有此打算了,如今自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特别是这些日子里,正统帝考查了大皇子,发现长子是沉得住气的模样,这等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表现。 正统帝很满意这一个儿子。 那么,长子立了太子。 再立继后? 为了太子的位置安稳,正统帝都暂时没心思立了继后的。 若不然,继后生下嫡子,那置太子于何地? 正统五年,冬。 腊月时,正统帝下了圣旨,正式册立长子为东宫储君。 大皇子入主东宫,这对于朝堂上而言,这当然是大事。 正式的储君册封大典,可不简单。 合了吉日,祭祀天地祖宗,这是要昭告天下。 永寿宫。 玉荣很淡定,对于储君名份定了,她看得开。 她的儿子们还小,便是大皇子不上位,前面还有一位二皇子嘛。 “娘娘,昭贵妃娘娘下了贴子,说要在长春宫举办了赏梅宴。” 小桂子来禀了话。 说完话后,呈上了一张贴子。 那贴子倒是雅致着,玉荣拿了手上,还是闻着了一股的熏香味儿。 “嗯。” 玉荣闻出来了,是寒梅的香气。 “既然是昭贵妃的意思,本宫当然去了。” 玉荣也想看看,昭贵妃的赏梅宴,是如何的赏了? 只是,玉荣的好心情,在当晚的晚膳后,就是结束了。 在偏殿。 玉荣守了小四的榻上,她是着急着。 太医来了,一来,就是来了两位。 这给四皇子诊了脉,太医们的神色也是凝重的。 小儿发了热,这当然是坏事。 要知道,这等小婴儿年岁小,一旦治不好,万一夭折了……总之,怎么看都不是一桩善事。 “娘娘,臣等开了方子,有内服,有外敷的。” 两位太医商量后,一提笔,就写了两张方子,说道:“内服的,还让奶嬷嬷服了,渡奶水给四皇子殿下服用。外敷的,是想法子给四皇子降了温度。” “好,依太医之言。” 玉荣没异议。 “至于皇儿为何发热,本宫会细细查了。至于奶嬷嬷……” 玉荣看着照顾了儿子的奶嬷嬷们,说道:“还请太医给奶嬷嬷们也诊了平安脉。本宫要确诊了奶嬷嬷们是不是用过什么不洁之物?” “诺。” 太医当然不会拒绝。 四个奶嬷嬷,这是配在四皇子身边照顾的,以及专门给四皇子喂奶的。 这会子,太医一一诊了平安脉。 然后,太医就是神色变了。 “这两位奶嬷嬷近日当时用过不洁之物。” 太医指证了二人。 玉荣一瞧了二人两眼,她的目光这时候冷冷的,冷的跟冰刀子一样。 “小桂子,看好了两位奶嬷嬷,本宫稍后要审问了。” 玉荣吩咐了一句。 “诺。” 小桂子应了话,一挥手,自然让永寿宫里的小黄门上前,把两个奶嬷嬷给押送到耳房去。 审了奶嬷嬷们,那是后头的事情。 玉荣的心神,这会子全在小四的身上。 看着小儿哭闹,那哭的利害,一声一声的跟割了玉荣的心一样。一刀一刀的,疼了入了骨子里。 第54章 乾清宫。 正统帝还在翻看了新的奏章。眼睛有些乏了时, 就是搁开奏章,又是小饮一些茶水解解乏。 “圣上,永寿宫请了太医去, 四皇子发了高烧。”李公公肯定不敢瞒了这事情。于是,一得了消息,赶紧就是禀了话。 “摆驾永寿宫。” 正统帝是关心了儿子的。 听着小儿子司马礼出事了, 正统帝没心思再看了奏章。 永寿宫。 玉荣知道皇帝来了,她的一颗心依然是悬着。 “妾参见圣上,圣上万寿无疆。” 玉荣行礼时,姿态是一分一毫的没问题。就是语气里,带了一些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