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赵括和秦韩大战之地距离较远,但是这种数万人的大阵拼杀,较之方才的弩箭对射,已经看得十分清楚。秦韩两军,弧形大阵和方形大阵的变化,被大将军赵括尽收眼底。
转眼间,秦韩两军的肉搏战,已经持续了约一个时辰的功夫,此时秦韩两军依旧激战正酣,虽然韩军暂时处于下风,但是韩军士卒的战心斗志却未丧失,韩军士卒们咬着牙,依旧为了军人的荣耀、为了保卫疆土,浴血奋力拼杀着。
大阵碰撞,冷兵器时代这种激烈的肉搏战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此时,秦韩双方的士卒均有大批的伤亡,只是武器更为精良、配合更为严谨的秦军,伤亡较少而已。
死者已死,没了知觉倒也罢了,但更可怜的是因伤无法维持身体平衡的士卒们,大军作战,生死只在一念之间。那些受伤倒下的士卒,根本没有拖回救援的机会,一不小心便被激战正酣的士卒们踩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团。
秦军方阵中,一个面色黧黑的大汉站在方阵的最外围,他一连勾、刺杀死了三个韩军士卒,顿时战心大盛。这大汉名叫郭发,因为积累军功,已经受封公士爵位,再积累些军功,那诱人的上造爵位就要到手了,他美滋滋地数着被自己杀死的韩军士卒的人数,口中恶狠狠地喊着:“上造,杀!杀!杀!”
浑身溅满了鲜血的郭发狞笑着,一次又一次地奋力挥舞着手中的长戈。各勇悍的郭发武力高人一筹,转眼间又是一个韩军士卒倒在他的长戈勾杀下。
每死一人,韩军大阵便趁势收紧,两军士卒面前的对手便会换成一个全新的面孔。此时,郭发目光冷冷地眼前的韩军士卒,他依稀间看清了那张皱纹纵横的苍老面庞。
“去死吧!”他心头一横,挥起长戈对着那韩军老卒的面门侧部恶狠狠地啄去,这一下他用足了全力,他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估计着,可一举啄透那老卒的耳门,让那老卒当场身死。“上造,上造”他口中胡乱地喊着,静静地等待着那戈刃入肉的爽快感觉,突然间,他觉得心窝处一凉。
他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低头望着那深深刺进心窝的戈刃,未等他反应过来,那老卒奋力一拔,将戈头抽出的同时,郭发的鲜血泉水般喷涌而出,他只觉全身的力量陡然丧失,热量忽地离他而去,郭发耳边的喊杀声渐渐模糊起来,终于支撑不住沉重的身体,颓然倒地。
京城城下的旷野中,秦韩两军激烈交战的同时,另一万秦军锐士却不动如山,面色肃然地防范着城内韩军的出击,等了许久,却不见城内韩军的反应,秦军锐士们有些急了,他们一个个望着前方的京城城头,焦急地静静地等待着再次攻城的命令。
城头上的郡守张可,圆瞪着通红的双眼,望着前方两军杀得难分难解,他心下也曾蠢蠢欲动,试图杀出城去助野战的韩军一臂之力,给秦军来个前后夹击。
但是此时,他才明白自己前后夹击的战术谋划破灭了,昨日秦军猛烈地攻势犹在眼前,再看看城下随时准备攻城的一万秦军,不知不觉间,他那两道浓密的眉毛已经凝成了疙瘩。
(书友们,呼唤各种票票啦——手中有票的,帮咱砸几张过来啦,当然,若是月票,小生就更感激了!)V
第二百章 黄雀在后
(不知不觉写了两百章了,没有书友们的支持,小生坚持不到现在。再次感谢各位订阅、打赏、投票的书友们。第一卷还未写完,后续精彩情节还有很多,请书友们继续关注。这是小生第一本上架的书,保证完本,不太监,不烂尾。另外,有条件的书友们,还是支持正版,给小生些动力吧!)
就在韩国陉城城头上的郡守张可犹豫不决之时,只听城下秦军阵列中肃然一声大喝:“攻城!”
那喊声未落,秦军锐士们倏然发动,大型投石机、巨型床弩迅速地往前推进,待到达攻击距离后,秦军锐士们熟练地操持着攻城器械,又一波弩箭、石块往擏城城头泼洒而去。在远程武器的掩护下,秦军士卒们踏过护城河的浮桥,扛着云梯飞速往城墙边奔来。
数十名秦军锐士,举起牛皮大盾掩护着身子,抵挡着城头开水、石块、弩箭的攻击,推着沉重的撞车,往京城的城门攻去,此番秦军一共推出了三辆撞城车,彼此配合,合力冲击这一座城门,看来秦军是下定了决心,要在这城门处打开缺口。
“砰砰砰——”秦军三辆撞车,一次又一次的连番撞击下,京城那扇坚固的包铁皮大门终于承受不住,眼看就要被秦军撞得轰然洞开,京城郡守张可眼见形势不妙,忙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护住城门!护住城门!”
不过,此时的京城上下,喊杀声和哀嚎声不绝于耳,郡守张可那嘶哑的呼喊声早就被淹没得无影无踪。眼看着秦军的这波攻势如此地猛烈,喊声嘶哑的张可五内如焚,他心下想着:“这陉城怕是要守不住了!”
城门后的韩军士卒们,被秦军连番猛烈地撞击吓得心惊肉跳,只听着那砰砰的撞击声,如地狱里传来一般,这秦军入城可是见人就杀。那死亡的气息渐渐笼罩在心头。
不愿坐以待毙的韩军士卒们纷纷找来粗壮的木头,死死地顶住城门,又紧急运来一个个沙包在城门后堆垛起来,组成了一堵牢固的沙墙,缓冲着秦军三辆撞车连绵不绝的撞击。
虽然,在韩国京城并无沙子,所谓的沙包里面填充的其实只是泥土而已。但是此时情急,不管是什么材料,只要能顶住这城门都被韩军的士卒七手八脚地用了上来。
城外,秦韩两军的肉搏战仍在惨烈地进行,两军士卒们已经杀红了眼,喷涌的鲜血和飞舞的残肢断臂,已经让他们忘却了恐惧和疲惫。就在两军将士激战正酣之时,只听韩军阵后“铛铛铛——”一阵金属敲击声急促地响起。
眼看着韩军士卒们与秦军锐士战力相差甚大,再这么战下去定然是一败涂地,韩军统帅连忙鸣金收兵了。
听到了后方收兵的命令,韩军士卒们使出了最后的力气,杀出了一条血路。他们努力地聚拢着,在撤退的同时竭尽全力保持阵型不乱,一步一步往后方撤去。
大军撤退之时,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若是不顾秩序地转身就跑,那就相当于将毫无防备的后背卖给了敌军,这简直等于找死。韩军的士卒虽然比不上秦军强悍的战力,但是这种低级的错误,也是不会犯的。
“大秦铁骑,杀!”秦军大将蒙骜,张开大嘴呼喊着,昂然下令骑兵出阵追击。敌军撤退之时,正是骑兵大显身手的时候,蒙骜的秦军骑兵试图在韩军忙于撤退之时,在那些慌乱的韩军士卒身上找些便宜,再让韩军在阵前多留下一些尸体。
秦国的步兵虽然勇武,但毕竟已经厮杀了半日,早已是疲惫不堪了。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更需要把握好节奏,一张一弛才是带兵之道。步兵需要稍稍歇会儿了,这是该轮到骑兵冲锋、一展身手了。
后撤的韩军士卒们,虽然尽力地维持着阵型,但仍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松散,此时,正是骑兵发挥威力的好时候。若是任凭秦军骑兵这么全力地一冲,后撤的韩军可能一冲击溃。
“骑兵们,杀!”对于秦军骑兵的追击,并非脑残的韩军统帅当然早有准备,就在秦军骑兵猛然发动的同时,韩军的骑兵也挥舞着加长的骑兵铁剑,呼啸着向秦军骑兵迎击。审时度势的韩军统帅,试图以骑兵的奋力拼杀,为大队步兵的后撤赢得宝贵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