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原君赵胜本来心底稍有不快,但是见赵括如此开诚布公的说法,他要是再不表个态,可就显得太过小气了。平原君赵胜可不是小气的人,只见他捋了捋浓密的长须,笑呵呵地言道:“大将军,我等同为赵国王室宗亲,同为我赵氏之国操劳,大将军能为本君分忧,本君倒也乐见其成”
平原君接着言道:“信陵君乃仁义之人,大将军派人去大梁时,可去探望此君,或可有所助益。”
大将军赵括闻言,忙重重地顿首。信陵君魏无忌这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强人,赵括自穿越以来可是从未谋面。此时脱不开身的赵括心底想着,待来日能与这信陵君一叙,倒也是件快事
“善如此一来本王无忧矣”少年赵王丹那面色的忧色渐渐消退,当即君臣三人定下了重启“三晋老盟”的决策、尽速驻军上党的决议。
赵孝成王三年仲秋,得到韩王肯定的答复后,赵王丹派遣赵国上将军廉颇亲自率领大军十万,隆隆开向那韩国上党山地,直奔上党郡的治所壶关而去。
郡守冯亭率领将士吏员,在壶关北门外郊礼迎接。廉颇当场宣布了韩、赵二王联名签发的诏令:上党郡一应军事防务,全权交予廉颇统筹调度,郡守冯亭协助廉颇,负责安定上党郡韩国百姓之波动之民心。
紧接着,平原君赵胜又命上卿蔺相如从赵国输送来大批的粮草、物资救济上党的饥民,将上党因缺粮造成的恐慌,慢慢地平息了下去。
大将军赵括此行身担重任,署理上党郡十九城及各处关隘、要塞诸般军务交接,可以说大军驻防上党一大半的任务,全都压在了赵括的肩膀上。
主持军务的上将军廉颇,本就有着很深的偏见,他以为这赵括不过是接着马服君赵奢之威名,又靠着王氏宗亲的身份得到了两任赵王的宠信,这才登上了大将军的高位。对赵国群臣、百姓间传遍的所谓“天赋奇才之说”,上将军廉颇有些不以为然。
即使当年赵括干脆利落地平定林胡叛乱的大胜,廉颇曾从其弟廉柱那里得到过盛赞之言;即使数日前赵括在朝堂上和平阳君据理力争,定下这占尽天下道义的助韩守上党之策。这廉颇依旧未改对赵括只会简上谈兵的偏见。
这次赵国十万大军驻防上党,廉颇是有意地把沉重的担子压在了赵括的肩膀上,他是要在一旁冷眼看看,这好为大言的马服子是否真的有兵家之才。
一连观察了数日,上将军廉颇对赵括的偏见慢慢地动摇了。大将军赵括干脆利落地和韩军完成交接和同时,又大刀阔斧地改善上党各处的防务,从兵员配置、守城器械的安放、粮草的调度,赵括安排得让廉颇简直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这一阵忙碌了大半月的时间,上党十九城的诸般军政事务总算大体就绪。上将军廉颇、国尉许历、大将军赵括这些日子里,是忙得马不停蹄,那感觉浑身的骨头恰似散了架一般。幸好这三位都曾率领大军征战,身子骨打煞得还算结实,若是换作蔺相如、虞卿那等文臣,怕是早就累得病倒了。
那日,赴过郡守冯亭的庆功酒宴后,大将军赵括选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向上将军廉颇郑重献言道:“韩军涣散疲惰,留驻上党险要徒乱军心,莫若遣至上党腹地及韩赵两国边境,专事粮草督运、秩序维持之烦琐事务。”
上将军廉颇意味深长地看了赵括一眼,对赵括此言,他心下深以为然,略略思索后,他当即下令:原韩国上党的五万守军,全部开出上党各关隘,转移至上党腹地至韩赵边境之间
下完命令后,廉颇对赵括言道:“善”
廉颇本就是拙于言辞、且眼界甚高之人,赵括能得廉颇一个“善”字的评价,着实不易。
和赵括一起布置上党防务的这日子里,上将军廉颇对赵括的印象大为改观。眼看着赵括有条不紊地布置各项事务,神色肃然地指挥着十万赵军,其果决而不失刚毅,隐隐然已有大将之风度。
“唉——此子,已成大器,再也不是当年那只知夸夸其谈的少年了”上将军廉颇望着赵括那坚毅的面庞,心底不由得一声滋味丰富的叹息。
第二百四十八章 风云突变
第二百四十八章风云突变
呼啸的秋风越来越急,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变得阴沉起来,一堆堆的乌云被秋风席卷着,往壶关城笼罩而来。上党郡治所壶关的城头上,大将军赵括昂身而立,那披肩的长发被大风吹得根根飘舞飞扬。
大将军赵括将手中的三张羊皮密报,狠狠地团在手心中,昂首极目远眺。望着那渐变黑暗的天际,听着耳畔呼啸的风声,大将军赵括冷冷一笑,沉吟道:“秦昭王、应侯范雎,两位可知今日之山东,已是大风乍起、形势突变,嘿嘿这下可你们两位好好忙活一阵子了”
沉吟罢后,赵括转身将手中的那团羊皮密报转交给贴身侍卫刘侠,令其即刻焚毁。这三张羊皮密报,分别来自魏国的大梁、齐国的临淄、赵国之邯郸,正是铁鹰营的密探飞速报来。
原来,就在大将军赵括和上将军廉颇、老国尉许历,在上党各处险要关隘忙着布防之时,在一心二用的大将军赵括远程遥控的一手推动之下,赵国又悄然发动了一场邦交大战。
大将军赵括玩的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大将军赵括纵横捭阖、不拘一格戏诸侯,在心腹干才、各路才俊的襄助下,一举推逆了原本的历史,以旷世之大才,最终撮合成了赵、魏、齐、韩四国之盟。
因了大将军赵括之提议,上卿蔺相如、虞卿奉平原君之命,手持赵王符节,紧急出使魏、齐两国,连日来两位邦交名臣周旋于魏王、须贾、信陵君,齐王、后胜、君王后之间,口舌费了不少,却是未见成效。
直到大将军赵括的两路密使到达,上卿蔺相如和虞卿才有如神助,不可思议一般地大功告成。
那日得到赵王丹和平原君赵胜的首肯后,大将军赵括妙招频出,审时度势的他,派出得力的心腹干才,将早已埋伏在魏国大梁和齐国临淄的两条暗线提了起来,当然钓上来的可是两条大鱼——魏国、齐国两个强大的盟友。
大梁一路密使,御林军猛虎营千夫长陈不群被赵括委此重任。当年诛杀原魏国丞相魏齐、利剑加金元胁迫利诱须贾,乃至促成赵魏血盟、暗中相助须贾登上魏国丞相的宝座,这一桩桩足以威震诸侯的大事,若论及功劳,除了庙算如神、运筹帷幄大将军赵括之外,这陈不群当居首位。
千夫长陈不群和魏国丞相须贾是老朋友了,不过陈不群此次南下大梁,给这位老朋友带来的礼物却足够震撼。那夜,须贾正**地搂着秦国送来的美妾,哼哧哼哧地行着**之事,冷不防被榻前满身杀气的陈不群吓了一跳。
“哼大将军赵括密书在此。若敢生出异心,定取尔狗命”陈不群那如同来自地狱的声音响起的同时,手中的钨钢刺闪电般地向着须贾一掠,随后飘然而去。
那被吓得蔫吧了的丞相须贾,过了老半天才回过神来,这才发觉额前几缕花白的长发,被齐齐地切断飘落于地。须贾这丞相做得有些心虚,他的丞相府中守备森严,但这陈不群却次次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简直令人念之心寒。
待点燃了烛火,看过那羊皮密书后,须贾垂头丧气地唉了一声,一屁股委顿在榻上,瞬间变得恰似一团烂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