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荞初现在是忙碌的,药厂新建,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而且调过来的技术人员不少,这些都需要磨合。
等忙完了这一段,她拿出止痛药后就打算跟上面的人提出想去进修学习。
她之前弄到了不少的医书,但是她看的医书现在也不少了,有些东西她在书上找不到答案,她需要一个有经验的、有本事的老师。
这样她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买自行车的时候,是专门挑了一个一家人都休息的日子去提货的。
他们公社供销社也有卖,不过要票,价格也高,一般人家两样都齐全并不容易。
如果不是他们现在一家四人都拿工资的话,也没那么容易攒够钱。
现在这自行车买过来主要是给宋华光使用的,有了这个自行车,他就能每天来回了,比之前节省一半的时间。
他现在大部分是住在宿舍,但是那宿舍的条件,因为有个不爱卫生的舍友,简直是折磨。
宋华光现在在罐头厂里工作当临时工,下个月就能转正成为正式工了,他要是想参加考核进药厂的话,按理来说也能进去,但是那样就是一家子都在药厂干活了,当然,最主要的是宋华光他是真的对草药没什么兴趣,他的天赋技能点就不在这方面。
这时候的自行车根本没有什么选择,供销社就两辆,两个牌子,都是黑色,很沉手,看着就结实耐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在他们一家欢欢喜喜的挑选自行车的时候,莫飞蝶心情压抑。
她从那个公社的朋友嘴巴里打听出来了,原配一家所在的村子建起来了一个药厂,这是之前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她再仔细一问,宋岩的原配居然成了那里的副厂长,她听到的时候怀疑起了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呢?
那个姓苏的只是一个只懂得一些皮毛的赤脚大夫,她又没有好的出身背景,搞不好连一篇像模像样的报告都写不出来,她何德何能居然能够担任一间药厂的副厂长职位?
她去监狱里面找了秦燃,跟他打听了一些情况后她的心情更不好了,原来之前姓苏的就制作出什么膏药,还有人向秦燃推荐,他本来想着要买一些回来研究的,但是后来事发突然就没有买,难道她是因为机缘巧合,弄出来了这个东西,所以进了那间药厂?
但是按理来说,副厂长这个职位太高了,不可能啊。
莫飞蝶忐忑了起来,难道是蝴蝶效应?
她做了那么多,所以事情也发生了变化,没有按照原来的走向发展,这样子对她这边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最重要的是,宋岩他在军队的路还能跟之前一样顺畅吗?
不、不会发生变化的,而且她还知道有哪些人后面会出息,她帮他交好这些人,他的路会比之前走得更顺畅!
对,一定会这样,就算发生了变化也是往好的方面发展!莫飞碟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强调。
她看了看日历,很快就是六二年了,距离改革还有四五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要在这期间把一些该做的事情做了。
比如说,把娘家安排好。
如果不做点什么,他们会被划分为资本家,她要想办法说服爸爸。
想到这里,莫飞碟就头疼了起来,爸爸一直很固执,但是现在守着这些钱和产业有什么用,后面也会充公,不如化整为零,把这些都处置了,换成金条藏起来,过了那十年再拿出来重新安置产业。
她不想爸爸和大哥死在牛棚里。
只是该怎么说服?
她不可能把自己重生的事说出去,这是她最大的秘密……
***
止血散通过交通运输到远方,反馈一直很稳定,需求量稳步提升,药厂里面不得不一再扩招。
这下子只要是持之以恒记住草药的都能考核进去,外嫁女、附近大队的人来参加考核的,通过了也照样吸收进来,大队长也在关注着这点,虽然他们大队的劳动力减少了,但是他们的机械增加了,有了钱,他们可以买化肥,买拖拉机,买各式各样的农具提高效率,而且说到底他们这里的好田好地不多,早晚也能去地里帮忙,够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除了他们大队变得富有了,村民也变得富有了起来,家里青壮年多的,基本上都有人进去药厂里面工作,其他人也能利用闲暇时间上山挖草药挣零花钱,运气好的大挣一笔,运气不好的也能把家里的日常花销给挣回来。
以前家家户户养的鸡生的鸡蛋都用来换盐、换针头线脑,现在大家比较舍得给家里加餐了,分到的自留地,除了红薯是必种的,现在不少人准备起了草药种子。
大队长计划也是这么做的,他们这里的山地多,本来是种花生黄豆的,现在打算明年开春种上中草药。
他们不懂得怎么种,就问专家,专家也不知道,他们也能自己摸索。
有些中草药他们这里之前就跟野草一样,没道理在山上能活,在他们特意把其他野草给清理出来的地方反而还死了。
就他们现在这个速度,山里的草药是不能满足药厂需求的。
他们这里种植草药有先天的便利条件,知道哪些收,哪些不收。
现在是冬天,他们可以先做准备,等明年开春,就行动起来。
***
苏荞初在宋华薇放寒假之前把止痛药拿了出来,然后就申请了学习进修,上面的人让她等消息,会在年前给她回复,顺利的话,等年后就可以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话其实就是暗示了她,是顺利的,但是她去哪里进修跟谁进修,这个还没有确定好。
这样的天才不让她去进修太浪费人才了,她之前自己摸索都可以做出这些好东西,去进修后呢,那就可以更加期待了。
宋华薇一放寒假就买了票回家,她大包小包的买了不少东西带回来。
车次定好了,宋华光去接她,看着那辆自行车,宋华薇笑着转了两圈,上下打量,慢慢的摸了摸坐垫和车身,“这就是咱家的自行车啊,真好。”
宋华光得意的挑了挑眉毛,他平时用的十分爱惜,早晚擦拭车身,遇到什么难走的路,他根本就不舍得骑在自行车身上,下来扛着自行车过了那一段路再放回地上,所以用了一段时间了,看上去还很新。
看着她带回来的巨大包裹,宋华光:“你带了什么回来?”
“大部分是妈妈要的医书,我跟人借的,一个寒假,足够妈妈看了,就算看不完也能抄录下来,或者复印。”
“原来这样,怪不得那么沉。”
书的分量很足,宋华薇拍了抱着书坐在后座上,拍了拍哥哥的背部,“二哥,之前妈妈不是说让你们去拿个小学文凭吗?现在进度怎么样?”
听了这话,车头就是一歪,“你可真是亲妹妹,看你哥哥吃鳖很开心是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宋华薇偷笑:“哪有啊?我这不是关心吗?怎么样怎么样。”
宋华光无奈:“妈妈已经去问过了,妈妈想让我们明年期末跟他们一起考试,考试合格就能拿到毕业证了。”
“那我二嫂呢?”
宋华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哪壶不开你就提哪壶是吧?再说你就下车自己走回去啊。”
这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就问问,好,我不说了,那恭喜二哥成为罐头厂的正式员工,恭喜恭喜,以后继续努力。”
“那是自然,我会努力的,大哥是组长,我本来就比他慢了,可不得加把劲,别差太远了……”
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晚饭已经做好在厨房灶上温着,就等他们回来开饭。
一路顶着风,但是载人回来,宋华光不仅不冷还出了一身汗。
他先把车安置好,把东西提进来,“我先去冲个澡。”
宋华薇看到苏荞初,忍不住伸出手挽上她的胳膊,“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虽然没有说她想妈妈,但是动作无疑说明了这一点,说到底这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再聪明懂事也是个小姑娘。
苏荞初拍了拍她的胳膊:“回来了,今天有你爱吃的菜。”
王梨花看着小姑子上下比划了一下,“你长高了,皮肤也变白了,就是你好像比之前瘦了点。”
她确实瘦了。
苏荞初:“回来了就把肉给补回去,今天有小鸡炖蘑菇,红烧肉,鱼丸。”
宋华薇:“今天的菜这么丰盛啊,那我可得要好好享受。”她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她在学校饭堂吃的其实不差,但是出门在外久了,就特别想念家里的味道。
过年了,要杀猪了,大队长把任务猪交了上去,其他人家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叫人来帮忙杀猪。
以前年景好的时候,家里养的猪都是卖了换钱,今年不一样了,很多人家选择卖一部分留一部分,有的还选择全都留下。
苏荞初他们还没放假,只有宋华薇一人有空,无论谁家杀猪,她都被邀请过去吃杀猪宴,连吃带拿,硬是在年前长胖了三斤。
苏荞初他们家也有一头猪,这头猪的猪草自从他们在药厂上班之后,基本上就是附近邻居家的小孩还有王小山喂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挑了个时间把猪杀了,分别给了他们一条肉,其余的,除了准备过年吃的,其他的都做成腊肉腊肠存起来。
药厂的效益不错,发的福利也不错,三个人加起来,有油有粮有水果,今年过的无比丰盛。
除夕夜,一家人在明亮的灯光下彼此碰了碰杯,“希望明年会更好!”杯子里有小半杯酒,这是过年大队长送的。
王梨花这还是第一回喝酒,她慢慢的尝了一口,这味道也不好喝啊,怎么有些人就爱的不行呢。
苏荞初脸上的笑容不是十分灿烂,但是语气很肯定:“会的,会更好的。”
比起来宋华薇脸上的笑容就跟盛开的向日葵一样,她高兴,高兴的不得了。
年后妈妈和她一起去省城上学,虽然不是同一间学校,却也离得不远。
“妈妈,会的,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她的眼睛,灿若星辰。
宋华阳和宋华光对视一眼,齐齐点头,眼里都是彼此才懂的惜惜相惜。
妈这回去进修,很大可能捧个大学的学历证回来,小妹也不用多说,对比之下,他们兄弟俩个也不能太低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小学学历明年拿到手,然后一鼓作气,争取后年把初中证拿到手!
王梨花捂着嘴吧偷笑,男人这旺盛的好胜心啊。
苏荞初轻咳了一声,鼓励他们:“多学点是好的,你们看看药厂里面调过来的技术员,初中毕业少,大多高中生,大学生也有,你们现在学习是不容易静得下心,但学到手里的知识不会辜负你们。”
宋华阳挠头:“妈,我和二弟脑子也不笨,但是没那么爱看书这点估计是像了爸了,我记得他也不爱看书。”
苏荞初把记忆深处宋岩的印象找出来:“……你怎么知道,他那时候根本没有学习的条件,别找借口。”
王梨花好奇:“咱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她只知道公公老早没了,因为时间过去太久,很少提起,她对他的了解很少。
※※※※※※※※※※※※※※※※※※※※
就,求一下评论探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宋华阳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他啊,我记忆力是个很高大的人,我爷爷奶奶是地主家的佃农,家里很穷,我爸年纪小小就给主家放牛了,建国前不是很乱吗,他就出去闯荡了,后来,时不时的回来,会给家里一些钱和东西,建国前他回来了一次,后来就再也没回来了,已经过去很久了。”已经十多年了啊。
这些年都不知道他的尸骨葬在哪里,只是收拾了一些他的旧衣物,在爷爷奶奶墓前立了一个衣冠冢。
他们当初因为洪灾搬到这里来生活的时候也想过他是不是因为各种原因漂泊在外,只是即使回不来,他们在老家那里留了口信和地址,这么长时间没有一点动静,答案早就可以肯定了。
王梨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你知道去哪里闯荡了吗?”
“我们也不清楚。”
爸没有给过准话,宋华阳想起来爷爷奶奶怀疑他是参军,但是他参的是什么军?是guo党还是□□?
是□□好说,万一是guo党那就糟糕了,所以他们一口咬定不知道他去做什么了。
王梨花叹了一声,对着苏荞初一脸佩服:“咱妈可真厉害。”
当初她爸妈一听是苏家来提亲就十分愿意了,虽然苏家是外来户,刚出来的时候还因为遭了灾,一穷二白来到这里,但是这么些年,日子过起来了,未来婆婆是医生,也不用担心在村里被人欺负,可以说,当时嫁人,很大部分让爸妈点头的是婆婆,也确实是这样,他们沾了婆婆的光。
宋华阳摸了摸鼻子笑了,笑容里有自豪:“是啊,妈真能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爷爷奶奶来到这里强撑着了两年就撒手没了,他和二弟那时候年纪也不大,这个家就是妈一人撑起来的。
王梨花笑的满足。
她嫁进来就没有受过婆婆的磋磨,做什么一家人都是有商有量的。
她妈都说她是享福了,她对比其他年龄相近的小姐妹,也觉得自己是享福了。
“那时候出去闯荡,是不是家里遭了灾?”
“这事儿我知道。”宋华薇脸上没有一丝阴霾:“我对爸是没有印象了,当时我太小了,不过爷爷奶奶有说过,那时候穷,太穷了,米缸见底,老家那里闹了一次乱,日子过不下去了,我爸就出去看能不能找条活路。”
宋华阳点了点头,“感谢主席,咱们现在这样的日子平平安安,多好。”
苏荞初一直没说话,她在记忆里搜寻宋岩这个人的点点滴滴。
这是她死去的丈夫?
苏荞初眉头皱起,随即松开。
她感觉到的违和感更重了,她应该是“单身”的,但是单身又怎么会有三个孩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他们讨论着宋岩的时候,在遥远的那一方,莫非蝶正在和女儿儿子一起享用晚餐。
饭菜很丰盛,只是家里的男主人不在,他在部队里跟他手下的兵一起过年。
莫飞蝶脸上的表情很难看,以至于她女儿都吓到了,惊疑不定的看着她,“妈妈?”
听到她的声音,莫飞碟脸上变回了她熟悉的温柔表情。
莫飞碟捂着自己的嘴巴,解释:“妈妈不小心咬到舌头了。”
原来这样,她女儿理解的点点头很痛的,她也做过这样的事情,真的很痛。
把女儿应付过去了,看着这一桌子的菜,莫飞蝶动了动筷子,一点胃口都没有。
她知道宋岩很忙,当初在嫁给他的时候她就知道这点了,但是这回不一样,明明他可以不必留在部队的,去年和前年他都已经在部队过年了,今年他可以回家的,而且她还提前跟他说好了,让他回来,她有重要的事和他说。
结果宋岩又留在部队里,这一留就是几天,她年初二回娘家怎么办?
她想要他和她一起说服她爸和大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相好的说辞现在都成了泡影。
想到之前劝她爸,她只是提了个口风,她爸那副我就听听的模样,莫飞蝶头疼的扶住额头。
她知道,爸不听她的话是正常的,但是她不能不劝,只能继续绞尽脑汁,莫飞碟不可能把自己是重生的事说出来,如果实在不行……
莫非碟眼神复杂,她就先跟爸要一些东西藏起来,等到以后再拿出来渡过难关吧。
只是这是下下策,爸大部分东西肯定不舍得拿给她的,她该怎么做?
莫飞碟陷入了沉思,不知道大哥那里能不能说服他。
***
一个年过去,宋华薇身上减的肉不仅补回来了,还比之前最重的时候胖几斤,她回家过年就跟回家养肥一样,她回到学校的时候,她舍友都惊了,“你回家吃了什么。”
“我之前瘦了,家里人就想给补回来,然后就这样了。”
其他人送来羡慕的眼神,说补就补,说明她家里人很疼爱她,看她身上的衣服也不是多好,她家里的家境应该一般才对。
“来,你们尝尝我嫂子炒的五香南瓜子,味道不错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拿出了她带的零食,其他人也拿出自己家带来的一点东西,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他们宿舍没有家境太好的人。
苏荞初也对自己舍友分享了五香南瓜子。
她拿着相关的文件来报道的时候,被分到了教师宿舍,恰好有个女教师结婚搬出去了,空出来一个床位。
在这个宿舍一起住的还有另外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李笑玟。
李笑玟好奇的打量着自己的新舍友:“谢谢你的瓜子,我这里有我婆婆炒的松子,你尝尝。”
她也拿出自己家里的特产。
“北方人?”
“对,我老家是北方的,你是哪里的。”
“就在省内……”
寒暄了几句,苏荞初先去找她的老师张芸。
她在学校里的所有课程安排都由她安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张芸现在六十多了,看上去不苟言笑,先问了她一些问题。
苏荞初一一回答出来了。
张芸脸上的表情肉眼可见的缓和了,这个大龄学生的基础十分牢靠,而且有一些地方有点睛之笔,看来不是走后门的,确实是个被耽误的人才。
她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书单:“你读过这些书吗?”
苏荞初看了下,大部分是一些基础课本,“都看过。”
张芸满意的点点头,又拿出一张纸,“明天你先按照这个课表去上课,有什么不懂的,下午四点多来这里问我,我一般这个点都在。”
“好,谢谢老师。”
在课堂上,苏荞初坐在后面,她前面的学生一个个身体板的笔直,以为这是来听课的老师。
讲台上的老师倒是知道这也是学生,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被感染了,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来讲课,耐心也好了不止一倍,这在不知情的学生眼里:绝对是老师来听课,看咱老师这态度!平时哪有这么耐心!
苏荞初:这是个美好的误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苏荞初连轴转,可见的那点时间都在路上。
四点半上完了最后一节课,回张芸办公室找她。
她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三页纸的问题。
看到的时候,张芸有些惊喜。
她看上去不好相处,却是个爱才的。
她最喜欢一点就通、聪明又勤奋的人。
苏荞初两点都占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