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家事国事(1 / 1)

借箭十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科考算是落下帷幕,朱雄英如同了却一件大事,心情也比较愉快,准备回东宫歇歇,谁知刚走出尚书房,却看到云成匆匆走来。 “万岁,皇爷让您去内花园帮着去犁地!” 朱雄英眉头一皱,有些不情愿,随即叹息一声,立马朝着内花园走去。 老头子真是一天都不让我歇着啊! 走进内花园,只见老爷子正在带着一群老太监在田里忙活着。 老爷子直起身子,眯着眼睛回头喊道:“大孙,赶紧过来,帮咱把这块地翻一遍,回头种些瓜果,等到夏天就有新鲜瓜果吃了!” 朱雄英无奈的问道:“之前四叔在的时候不是已经帮您翻过了吗?” “你怎么这么多废话!” 老爷子扯着嗓子喊道:“让你干点活还委屈你了啊!” “你咋不让大胖来干,他比牲口还猛哩!” 朱雄英脱下外面的龙袍,卷起裤腿,撸起袖子,拿着一把锄头走了过去,嘟囔道:“皇爷爷,不是孙儿说您,您都多大岁数了,干不动就别干了,咱们又不差这口吃的,您要再累坏身体,那就不是几斤粮食的事了!” 老爷子挥动着锄头刨向夯实的土里,喘着粗气说道:“这点活还累不着咱,闲着也是闲着,出出汗,通透!” “行了,您坐在一旁歇着吧!” 朱雄英挥起锄头猛然刨向土里,差点把木把砸断。 老爷子低头干着自己的活,要是看到又该骂人了。 “纵观历朝历代,不管什么三皇五帝,尧舜禹汤,秦皇汉武,都没有咱这个朱洪武会种地!” “再说了,种地有什么不好的,民以食为天,国当然也要以农为本!” 别的皇帝要么沉迷女色,爱好诗词歌赋,只有咱洪武皇帝喜欢种地,他不是做样子,是真心的喜欢,把种地当成最大的娱乐方式。 “大孙啊,你开海咱不管,你搞什么海上贸易咱也不管,但你要记住,永远要以农业为主,钱再多,不能吃不能喝,屁用没有,还有,商人唯利是图,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也不能提高他们的身份!” 老爷子的意思很明白,不能放任商人,如果抑农重商,商人就会祸乱天下,导致亡国。 归根结底,商人的本质就是一个字:利! 而利益是没有感情的,为了利益,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例如,明末的八大晋商! 边军都穷的都吃不上饭,而商人的护卫人马俱甲,刀剑火器,十分充足。 历朝历代都在打压商人,汉朝,商人不得穿丝绸,不能乘车,只能走路,唐朝,商人和其子弟不能参加科举,而明朝也不例外,甚至打压的更厉害。 “皇爷爷放心,孙儿都明白!” 朱雄英一边干活,一边说道:“手里没粮,有钱也慌,发展商业的前提是必须吃饱……” “饭都吃不饱,还发展屁的商业,那百姓早就揭竿而起了!” “所以啊,孙儿已经派人去辽东大范围开垦土地了,辽东真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黑土地绝对能让庄稼丰收!” “至于您说的开海之事,并非立马发展商业,首要之事还是先要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还有,与西洋各小国进行朝贡,把更多的小国纳入咱们大明朝家国天下的宗藩之中……” 老爷子听后很是欣慰,夸赞道:“说得好,太好了,以后整个天下就得是咱大明说的算,谁要不朝贡,不听话,直接灭了他们!” “皇爷爷所言极是!” 朱雄英笑了笑,别看的他嘴上说的大义凛然,其实这些都不是他开海的真正目的。 他要的是粮食,财物,人口,至于什么朝贡,不管他们认不认,都改变不了大明朝为天下大宗国的地位。 而且每年大老远的带一堆破烂过来,还要倒贴给他们一大堆好东西。 朱雄英最不在乎的就是面子和虚名! “对了,大孙,昨个你姑姑来找咱了!” 朱雄英随口问道:“哪个姑姑,宝庆?” “什么宝庆,她才多大!” 老爷子接着说道:“是你大姑姑,临安!” 听到是临安公主,朱雄英顿时不敢说话了,他就怕这位大姑姑。 “临安找咱,想让咱留意一下朝廷的青年才俊……” 话还没说完,朱雄英抢着说道:“啥意思,再找个驸马?” “是这意思!” 老爷子放下锄头,说道:“不过不是给她自己,而是给安庆!” 安庆公主,老爷子和马皇后的嫡次女,洪武十四年和驸马欧阳伦成婚。 欧阳伦是进士出身,也是唯一一位文官驸马,后来犯事,被老爷子赐死,朱雄英亲自送的剑。 “按理说,这事应该咱这个当爹的操办,但咱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你帮着留意一下吧!” 弄了半天,原来是要给自己找个姑父!

最新小说: [咒回] 沉入深渊 反派他坐等被甩 尾巴给你玩 南北长歌之南北乱世缘 贵妃种田日常(清穿) 七零大佬的美艳作精(七零年代漂亮作精) 路人嫁给龙傲天后修罗场了 花瓶美人的炮灰之路[快穿] 我给小可怜当靠山[快穿] 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