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管家郑重的将信放好,点点头,安排有关事宜去了。
看着于管家脚下沉重的步伐。郑刺史摇摇头,转身又走进了书房。
又过了一段时间,郑利史拿着那一沓字据来到了李泰的小院。
李泰经过一下午的休息。终于算是将这醉宿的痛苦赶走了。神清气爽的端坐在卧房内和慧兰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不相干的事情。周维民早在中午就已经清醒了过来。和李泰辞行之后又匆忙的赶回了滑州,处理着那些安置难民的事项。
听到墨兰来通报,郑刺史又来拜见了,李泰冷笑一声,带着慧兰来到了侧厅。
不知道墨兰怎么说的。郑刺史没敢坐着,而是垂手恭敬的像个小厮一样站立在门口。
“下官郑瑞翰见过越王殿下
“快快起来,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李泰满面笑容的伸手搀扶起郑瑞翰,笑着说道:“我这下人不懂规矩,怎么能让郑刺史站着呢?快快请坐
李泰伸手向前一引,示意郑瑞翰坐在客位上。还不忘责怪的瞪了身后的墨兰一眼。墨兰现在知道李泰是在做戏,也不在意李泰的举动,反而配合的幽怨的看了郑刺史一眼。
郑刺史现在是不敢得罪李泰身边的任何一个人,见到墨兰的目光,急忙起身解释:“殿下莫怪这位姑娘,是下官感觉坐着等殿下不够恭敬,所以才站在门边的,不关这位顾念的事。”
“那就好,若是她们对郑刺史失礼了,可就是小王的罪过了。”李泰一边笑着寒暄,一边在主位上落座。慧兰姐妹为两人送上香茶,静静的一左一右的站在李泰身后。
李泰喝了一口茶,旧看身后的两姐盾!”郑刺史。您是有所不知,她甩四 是我从宫里带出来的,自小就服侍着我,跟着我也好些年了。相处的长了,感情也深了,我难免也就对她们放纵了一些,若是有失礼之处还望郑刺史见谅。
“那里,那里。”郑瑞翰极其客气的说道:“能够见到两位姑娘是下官的荣幸,而且两位姑娘都是极懂规矩的,又怎么会放纵呢?。小
“那就好。”李泰笑了一下。对郑瑞翰掐在手中的字据视而不见,装糊涂的问道:“郑刺史,您来见小王有什么事吗?”
郑瑞翰急忙一拱手。笑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听说殿下落脚刺史府,我这个做地主的怎么也要进下地主之仪啊,所以下官在前院准备了一桌酒宴,希望殿下能够赏脸
郑瑞翰怕李泰找借口拒绝1不等李泰说话就急忙解释道:“下官知道殿下喜欢清静。不喜欢众多的官员围在身边,所以这晚宴下官也没请别人,只是您和下官二人。小。
“郑刺史客气了。小。李泰笑着说道:“郑刺史身为一方父母官,公务繁忙,能在百忙中抽出时再来请我这个闲散王爷喝酒。本王当然得参
。
这个时候墨兰在李泰身后插话:“殿下,您昨天都喝多了,劳累姐姐陪了您一个晚上,今天就别喝了好吗?”
“就你事多。连本王都开始管上了。”李泰笑骂了墨兰一句,转头对郑瑞翰说道:“郑刺史,让您见笑了,这个丫头就是这个脾气,您别见怪
“那里,那里。这是这位姑娘关心殿下,是理所应当的
难为郑瑞鹏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费尽心思的找到借口,逢迎着李泰。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郑瑞翰见李泰面面笑容,心情似乎不错,仗着胆子,站起身来,疾走两步,提心吊胆的将手中的字据放在李泰身边的桌子上,低声说道:“殿下,这是您的,还请你收好?”
“这是什么?。李泰故意装着糊涂,拿起最上边的一张字据,扫了一眼之后,装作诧异的问道:“这不是我买粮的字据吗?怎么会到郑刺史的手里呢?。
“这个,”小。郑瑞翰苦笑道:“这是粮商们委托下官还给殿下
“他们不是说这粮食不卖给我吗?”李泰装作气愤的样子说道:“难道是甩为郑刺史讲情。他们改变主意了?。
“不是。不是。”则会连连摆手,急忙撇清自己。解释道:“这些粮商和下官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是看在同城相处的情面上,下官帮他们转交而已。这事情和下官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望殿下明察
李泰摆摆手,故作无所谓的说道:“郑刺史说的那里话,察什么察,别人小王信不过,难道还能信不过郑刺史您吗?你是朝廷命官,自然也是一言九鼎的。”
“多谢殿下的信任,下官一定不会做出有失朝廷官员身份的事情。”
郑瑞翰被李泰吓了一身冷汗,见李泰没有继续询问下去,以为在李泰面前过关了呢,网网轻吁了一口气,就听到李泰又说出了一番让他惊魂不定的话语。
“郑刺史啊小王给你一个建议,你应该整顿一下这洛阳的粮商了。这些黑心商人太可恨了,在这大灾之际不知道出力赈济灾民,反倒提升了粮价。以前五文一斗的枚米,他们竟然翻了一倍,耍十文一斗,而且还不让还价,这不是发国难财吗?”
瞥了郑瑞翰一言。李泰面色愤恨的说道:“郑刺史,你若是看在同城相处的情面不好意思整治,那么这个。得罪人的事情就由我来办。保证不让郑刺史为难
李天这么一说。郑瑞翰网网落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他看不敢让李泰整治粮商。李泰针对粮商一定会将他自己拽了出来,在他没安顿好李泰的时候,他是不管让李泰面对粮商的。
郑瑞翰见到李泰这么说,急忙说道:“殿下,这些小小的粮商刁民用不着殿下亲自动手。那样他抬举他们了,交给下官,我保证从明天开始着粮价一定会恢复到灾前的价格。若有执迷不悟的,下官也一定不会手软
本来的粮商集体决定平价卖粮,这一转眼的功夫,这份功劳就被郑瑞翰给按到自己身上了。
见到李泰面色仍然是不愉,郑瑞鹏笑道:“殿下,您放心,就是您买的粮食也一样按照平价计算,多余的钱财明天我就帮您收回来,绝对不给这些黑心商人牟利的空当,殿下您就放心吧。”
见到李泰神色有所缓和,郑瑞翰试探着问了一句:“殿下,不知道您买这些粮食所为何用啊?当然,如果殿下不方便说,就当下官没
。
“没什么不方便的。”李泰摆摆手,笑道:“本王身负皇命做了整个河南道巡察使,但本王从未做过任何实职,实在是不知道这个巡察使应该做什么。又不好意思和父皇请教,我就想,既然正事不会做,那就做点闲事吧。反正是赈济灾民,我就出只的力,准备在洛阳搭几个粥棚。也学着官府赈济灾甄小四池们舍粥。这样等来日回到长安,也不至于让父皇说我来河南道一趟无所事事。多少对父皇母后也有个交代。”
郑瑞翰对李泰的话不敢全信,但也不敢不信,只好含糊的说道:“殿下的想法不错,这样也不会有人说殿下如何了。要不下官也凑个。份子?当然下官比不得殿下,只能是设立一处粥棚。还望殿下见
。
“有总比没有强李泰脸上装出欣慰的笑容,温和的说道:“只要郑刺史有这份心就行,这舍粥多少只在于心意,而不在于数量,就是送了一碗粥。也算是尽心了吗。”
李泰说道这里,话音一转:“不过,郑刺史手头方便吗,这一旦开起来粥棚就不能收啊。要不本王赞助您点?”
“那到不用。平官虽然钱财不多,但家里还算富裕,这一个粥棚还能负担得起。”
“哦,那倒是本喜多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