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水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德云小师爷,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胡炎认真点头:“嗯,啃西瓜皮有专门儿技术的,一般人来不了。” “那您说怎么啃。”高锋瞪着眼,不服气。 胡炎解释道:“有一种要领要掌握。” “什么要领你给说说。”高锋扛上了。 胡炎一本正经道:“就是横着啃解渴,竖着啃洗脸。” 不光嘴上说,手上也在比划。 双后一抬,凑在嘴前,表演着横啃、竖啃的动作。 不得不说,手中无物胜有物,表演得很像,观众一打眼便有画面感。 胡炎啃完西瓜皮,最后抬起袖子往脸上一抹,再往自己胸口衣服上一擦。 “嚯!这连毛巾都省了。”高锋满脸的诧异。 “哈哈哈~~”观众又乐。 胡炎继续琢磨:“我反正想办法,我得请请你。” “你怎么请我呢?” 胡炎抬眼望天:“请你干什么呢?得琢磨个好主意。” “你研究研究。” 胡炎眼前再次一亮:“唔,有主意了,你到我家去吧。” “干嘛家去呀?”高锋疑惑道。 胡炎拉住高锋的袖子,高兴道:“明天到我家,我请您吃饭,做客。” “噢,您要请我吃饭?这行。”高锋点头。 胡炎又问:“您爱吃面爱吃米?” “我打小爱吃面。”高锋答道。 “爱吃面?”胡炎琢磨开了,旋即笑道,“那咱吃点儿春饼,春饼也叫薄饼,都喜欢吃。” “啊。” 胡炎满脸热情:“我给您烙六张薄饼。” “嚯,还真不少,吃得完么?”高锋很满意。 胡炎没所谓的挥手:“吃不了剩下,和菜什么的我也都炒好,行吧?” “好好好。”高锋更满意了。 胡炎殷切的邀请:“明天上午十点半,薄饼和菜,不见不散。” “我一定去。” “我家里等你,咱可说好了。” “我准去。”高锋点头,随之拦上一手,“唉,您等会儿,您家在哪儿住啊?” 胡炎笑道:“不远儿。” “哪儿啊?”高锋追问。 胡炎悠悠道:“张家口。” “张……”高锋顿时语塞,旋即挥手,没好气道,“不去了,吃顿薄饼跑趟张家口啊?” “哈哈哈~~” 小包袱一抖,观众们又乐。 胡炎老实交待道:“西直门里头张家胡同口儿,简称张家口。” “嗨,你说清楚喽!”高锋笑骂道。 “张家胡同口儿往里走十二号半,明天你到家……” 话没完,高锋打断道:“什么叫十二号半呐?” 胡炎双手一摊,无奈道:“雾霾太大,把另半角儿给盖住了。” “嘿,雾霾都大到这程度了么?”高锋点题。 “哈哈哈~~” 观众乐了,同时笑容里也有些无奈,因为身处皇城地界,谁还没遭过雾霾的毒手呢? 很有代入感。 上场口的郭德刚和于慊,听完这词儿,同时一眼对视。 “咱这小师叔不简单呐!”郭德刚颇为感慨。 “确实懂活儿!”于慊点头附和。 上哪座山,吼哪种腔。 进哪座庙,烧哪种香。 相声是门“活”手艺,得懂得变通。 台上的胡炎继续道:“十二号,我在家里等您。” “我一定去。” 胡炎再次交待:“记准我的名字,十二号,胡炎。” “哎,好。” “咱们就吃薄饼,炒和菜,薄饼和菜,找我。” “您请我。” “不见不散,我这就回去准备去了。” “成。” “刚才耽误您演出,影响观众看节目,对不起诸位。” “您请客就行。” 胡炎转身欲走,脚步却半天不动,嘴里继续客套。 “您留步……您演出吧……明天见……薄饼和菜……不见不散……我走了……回见,回见……” “呵呵,慢走……我不送您了……您慢走……再见……费心了……道上留神……” 高锋捧得瓷实,一句一捧,句句不落,脸上还始终赔着笑脸。 假的成真,真的是假,舞台上的真假,全靠演员的道行。 不得不说,一人一个形象,胡炎和高锋都演得很像。 恍然间,观众们感觉舞台好像不在了,眼前就是街面上俩朋友在道别,不过就是比一般人更夸张了些。 没人大笑,但脸上都露出会心的微笑。 后台的郭德刚和于慊,看得眼睛更加发亮。 把观众逗乐,难。 把观众带入自己的情境,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