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水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德云小师爷,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台下,换完大褂的胡炎,跟一帮子年轻人打的火热。 主要是人生地不熟,多了解了解班子里的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要打问情况,还有比年轻人话更多的吗? 胡炎的性子也是如此,生人勿近的高冷,没什么意思吧? 而且,走八方路,交四方友,才是老江湖的生存之道。 后台热闹,前场更加热闹。 此刻台上的郭德刚和于慊,正在表演自创曲目……《我这一辈子》。 虽然不算传统段子,但里面包袱的铺排,处处都是传统技法的影子。 包袱本身也很经典。 “非着名相声演员郭德刚、于慊。” “天冷了,给你寄了件大衣,邮局说太重,我就把扣儿铰下来放口袋里了。” “我要自杀,打算跳楼,这跳楼我有研究,二楼跟二十楼不一样,二楼是‘啪,啊’,二十楼是‘啊~~~~~~~啪’。” “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 “这个礼拜下了两场雨,一场三天一场四天。” “我朋友说他帮我印假币,我给他五十~~他给我一块钱假币,我怀疑他骗我。” “……” 俩老搭档都是从小拴的娃娃腿,基本功扎实。 口齿伶俐,表演大方,这台风,这状态,真…… 再加上合作已近十年,彼此间的默契,早已入化境。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德刚有于慊。 不得了。 观众哪里经得住这么挑逗? 一个包袱一个响儿,如雷的掌声根本停不下,爆发的笑声都快把屋顶给掀动了。 演员的表演自然,观众看得舒服,小学徒们也看得来劲。 当然,要想把其中的门道全看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说句不客气的,所有细节,他们能关注到三两成便算难得。 人不怕自己不懂,而是怕自己以为自己很懂。 机会赶上了,不时有人向他发问,胡炎也挑重点的内容,答上几句。 于是,轻轻的“哦~啊~”之声不断。 烧饼更满意了,嗯,这个小弟不错,自己使得好,还能讲出道道来,这能耐都快赶上我了吧? 一支胖手,在胡炎肩膀上拍来拍去。 他当这是鼓励,胡炎却感觉这是人身攻击。 不时,《我这一辈子》表演完毕。 在热烈持久的掌声中,郭德刚和于慊鞠躬下台。 观众很满意,太过瘾了。 打从开门柳,大家便被郭德刚的唱腔顶到了高潮上。 中间一个陌生小年轻的《报菜名》,原以为效果一般,谁料也是惊喜不断,很见功力。 刚刚使完的《我这一辈子》,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转眼一个多小时过去,简直是高潮迭起,爽得要要的。 郭德刚和于慊演出的同时,还得负责把场,所以从上场口下台,所以胡炎便不再在这里停留。 “你们继续熏活儿,我去前面打声招呼。” 说完,走身往前上场口而去。 “师兄慢走!”众人语气中已然多了几分尊敬。 要想受人尊敬,最终靠得还是能耐,哪里都一样。 当然,最不舍的还是烧饼。 “小胡,记住啊,以后在后台有事儿就提我的名字,绝对好使。” 走出几步的胡炎脚步一顿,回头笑道:“好。” 恰好出门透气的高锋打门外进来,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眼烧饼。 唉,《太平歌词》还是收集的太少了! “高老师,今晚班子里还有其他场子?”胡炎问道。 因为今晚的后台人真不多,面孔熟悉的也就郭德刚、于慊、高锋、栾芸平,还有烧饼。 “有啊,几个园子没停,还有商演,郊区三单,省外两单,全都动起来了。” 看着高锋脸上藏不住的自豪感,胡炎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是啊,现在的德芸社,就好比一艘刚刚扬帆起航的巨轮。 不但威风、气派,一切也都向好,船上的人没道理不自豪的。 高锋、烧饼,甚至那些还不能上台的小学徒,言语之间无不如此。 只是他们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有一股超级风暴在等待着。 风暴过后,几人会走,几人能留? 高锋后面还有倒二的活儿要上,胡炎只身来到上场口。 刚才蹲得腿麻,他只站在旁边聊天。 “郭老师,于老师辛苦,您二位的功力,观众都快把屋顶给震塌喽。” “师叔,您前面的活儿也不赖,不比我们差。”郭德刚喝着茶笑道。 班主的评价如此之高,当然是好事。 不过,场面上还有一个字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