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水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德云小师爷,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活儿入尾声,进入亮底阶段。 不管台下,孙悦摆手道:“哎,这您甭管,对吧,下联儿。” 胡炎抬头望天,稍一琢磨:“对就对,听我的,‘柔~、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这回轮到孙悦傻眼了。 全都是拟声词儿,还有这样的对联? “不是,我那是列国典故,您这都是什么呀?” 胡炎笑道:“我这是实事,典故对实事。” “哦,这成。不过我那十八言,您这‘柔~、叭哒’的,这也不成字啊?”孙悦疑惑道。 胡炎白了他一眼:“谁说的,我这也正正好十八个。” “您怎么算出来的?” “不信你数着,‘柔、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胡炎一个一个说完,问道,“几个?” 孙悦跟着掰手指头计数,最后只能点头:“嘿,还真是十八个字,可是当什么讲啊?” “这是我爷爷的实事,那年打仗,我爷爷正在床上躺着哪,就听‘柔’的一声儿,飞过来一个枪子儿。” “‘叭哒’呢?” “撞墙上啦,叭哒。” “当?” “落院里一个炮弹,当。” “哗啦?” “房塌啦,哗啦。” “扑腾腾?” “我爷爷由床上掉下去啦,扑腾腾。” “哎哟哟?” “碰着他腰了,能不叫唤?哎哟哟。” “嗖嗖嗖?” “当时掉了三根头发。” “吱吱吱呢?” 胡炎乐道:“压死仨老鼠。” “嘿!”孙悦一挥手。 俩人搭着越说越快,至此底亮,《对春联》演完。 “啪啪啪~~~” 没有哄堂大笑的热闹,但如雷的掌声却响彻全场。 不错,老底儿,这味道对! 表演完毕,演员鞠躬行礼准备退场。 可没等胡炎起身,正在鼓掌的观众突然哄堂大笑。 “哈哈哈~~~” 莫名其妙的胡炎抬头一瞧,顿时也跟着乐了。 因为开场被砸挂的那两位中年观众,终于带着四只花篮,打外面进来。 被所有人注视,他们脸上不怒反乐,跟得胜的将军似的。 因为这在津城人看来,是自己倍儿有面子的事情。 人到舞台前,将花蓝高高举起。 胡炎赶紧走过去,边拱手点头,边接花篮。 贺卡上没写郭德刚,也没写德芸社,抬头只有:胡炎老师! 如此,这场演出完美了。 因为在省亲专场的舞台上,除了郭德刚外,他还是头一个凭自己的能耐要下花篮的人! 一番热闹归置,胡炎和孙悦再次鞠躬下台。 转身前,胡炎顺手拿起桌子上那根杆钩子,施施然的朝下场口而去。 全场的观众这才想起来,这家伙上台时还带了这么个玩意儿。 同时,也都醒过攒来。 “噢!这杆钩子把我们弄迷糊了,敢情嘛用没有?” “这小老乡心眼子也太鬼了吧?” 旋即又是一阵大笑,算是弥补了前面使活儿时的空白。 观众都醒了攒,于慊和郭德刚自然也早看明白了。 小师叔上场到下场,于慊自己回味细品一番,直接乐道:“德刚,我今儿个算服了小师叔了!” 郭德刚也微笑着点头:“无声的现挂,绝妙!” 砸挂得有由头,恰好的时间地点,碰上个什么事儿,什么话,顺势而为之。 可小师叔却是自己一个人,硬生生的砸了一次挂出来。 而且还是不提一句,不吐一字的现挂。 这水平,别说一般演员,就是老演员看到,都得挑大拇哥! 不管身后的事情,胡炎来到下场口。 熏活儿的小辈们,纷纷起身见礼,眼睛却一直瞄向小师爷手中的钩子。 胡炎心中了然,但也只是微笑着点头回应,对钩子不提半句。 这种歪招的火候拿捏,太考验能耐了,远不是他们如今能把握的。 画虎不成反类犬,蛮干硬来,那会砸招牌的。 穿过人群,孙悦去换大褂,胡炎准备回上场口去还钩子。 谁料,走到半路,他突然停下脚步,同时皱眉。 因为旁边的小休息室里,正传来烧饼和孟贺堂的声音。 “师爷这招效果太好,咱们下次演出,也带把钩子上去,或者带根棍子什么的。” “这能行吗?” “行,不就是把玩意儿拎上去,再拎下来吗,这谁不会?” 烧饼刚一说完,“啪”的一声,自己后脑勺便遭到了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