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水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德云小师爷,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其他人,是要求提前来溜活儿,别耽误台上演出就成。 至于是否愿意更早来,凭他们自己决定。 而眼前这几位,胡炎则明确要求他们必须早到晚走。 没办法。 不趁着如今把手艺磨得更瓷实,以后如何撑得起德芸社的未来,或者说,一个比前世更好的未来? 好在,孔芸龙几人虽然性格各异,但都有为相声手艺吃苦,下功夫的心。 大的愿意教,小的愿意学,后台的上午,往往都过得很愉快。 吃完早餐,众人自觉的开始认真溜活儿。 眼前一切向好,胡炎瞧得心里满意。 那接下来,就该着手为张芸雷的正式登台,提前做铺垫了。 不时,胡炎突然问道:“李老师,园子里的老少爷们,手里有多少‘柳活儿’,你清楚吗?” 柳活儿,就是以“学唱”为主的活儿。 即学唱京剧、评剧、地方戏、歌曲等等,脱胎于“全堂八角鼓”,最早由相声祖师爷张三禄创新的形式。 当然,相声毕竟是相声,不会单纯为了唱而唱,多是添上包袱,以“歪唱”的形式出现。 只是学唱对象太过驳杂,演化历史也长,所以又细分出很多名类。 比如最常见的便是“开门柳”。 所谓“开门柳”,就是开场小唱,老话也叫“点买卖”。 以前的条件,很难有如今规模的相声专场,只有“联穴”的时候,场面最大。 这类演出的开场,便得用“开门柳”。 由一个捧哏先念书词儿,再由几个逗哏一块儿合唱,声音洪亮,气势十足,直接开场也镇场。 此外还有: 戏柳儿,学唱京剧二黄、大鼓、地方戏等曲艺的。 歌柳儿,学唱当下流行歌曲的。 红柳,专门学唱陕中“秦腔儿”的。 绝柳,依靠“马头调”来走腔行韵的。 甚至在相声表演形式中,还有一种手法叫“追柳儿”。 也就是逗哏和捧哏,你唱一句,我唱一句,你追我赶,以接唱的形式来表演。 当然,也都不是正经的唱,主要是彼此使坏,相互下绊子,制造出笑料包袱为目的。 李青听到“柳活儿”三个字,当即一愣。 别看小师叔平时嘻嘻哈哈的,但说话做事向来有溜。 所以他仔细回忆片刻,这才摇头道:“这类活儿太杂,我只知道个大概,很难细说。” 胡炎没有意外,点头道:“没事儿,李老师,咱这样,这两天抽时间,把所有人手里的柳活儿尽数统计一遍,曲目、数量、水平,我们都做一个摸排。” 李青眼前一亮,直接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年前在湖广会馆,小师叔就干过这事儿。 只是那时统计的是“腿子活儿”,如今换成了“柳活儿”。 他试探道:“师叔,莫非您想在广德楼推柳活儿?” 胡炎笑着点头。 李青一下就来劲了,期待的问道:“师叔,具体的您打算怎么归置?” 谁料,胡炎竟然摇头:“还没想好,先铺下去试试水。” “那谁来挑头?”李青再问。 胡炎咧嘴一笑:“保密,哈哈哈!” 李青突然有种孙悦上身的感觉。 喂,揍师叔犯不犯法? 后果不大,我老李可就要下手啦! 只是稍一琢磨,他提醒道:“师叔,柳活儿太单一了,真想使出彩来,难度也大,您有把握么?” 一语惊人,胡炎直接收起了笑容。 这话还真在理。 如今的张芸雷完全不在状态,都没听他亮过嗓子,万一一时半刻找不回感觉,那岂不全部歇菜? 而且光小曲、小调,对于整个相声手艺来说,确实太偏门了。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的张芸雷,即便窜火之后,依然非议不断的原因。 学唱可以用来点缀,可以是你的标签,但一定不能是你的全部。 自己如今负责的还是整个广德楼,几十号人跟着吃饭,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太不应该了。 这不是老江湖该干的事情。 胡炎醒了攒,也来了主意:“李老师,咱把贯口活、《太平歌词》、快板书,反正是靠嗓子的活儿,都统计进去,回头用来敲边鼓,你觉得怎么样?” 李青一听,再次皱眉:“师叔,如此一来,台上会不会太闹腾了?” 胡炎摇头笑道:“哈哈哈,要得就是这股热闹劲儿,说不定以后的园子里,说相声就跟听演唱会似的。” “演唱会,相声园子?”李青一愣,琢磨半晌也无法将这两者对接起来。 胡炎一瞧搭档的表情,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别说是他,张芸雷整出那般动静之前,整个相声门成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