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都市言情 > 德云小师爷 > 第314章 德芸社的砖

第314章 德芸社的砖(1 / 1)

红色水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德云小师爷,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快,德芸社最新商演的消息,如风一般被传播。 吸引人眼球的亮点有二。 一是,演出地点。 虽然说到底,也还是花钱租赁的商业买卖,但在普罗大众的心中,这个地方的意义相当不一般。 事实上,人家也确实有审核的要求,并不是随便什么艺人都能租得下来。 上一场相声门在这里的活动,还是两年前纪念老侯爷诞辰90周年。 以老侯爷的影响力,在这里办活动,那无可厚非。 这一次德芸社自己的专场也能办在这里,不用想都知道,郭德刚肯定在背后花了心思。 但不得不说,他这手营销自己的能耐,绝对学到了老祖宗的真传。 为什么? 因为相声门祖师爷东方朔,压根儿也没说过相声。 都是老祖宗们为了给相声手艺抬高身份地位,而自己给自己脸上贴得金。 当然,效果很好。 光这一点的讨论,在网上便炸了锅。 甚至连娱乐圈都有不少人关注,可能也在心里琢磨着,自个儿看能不能找机会上那里办它一场。 二是,演出曲目。 濒临失传的相声曲目啊。 而且还不是一段两段,而是撑完整整四个小时的大型专场呐。 当然,对于这一点,外行人也只是瞧个热闹,多了几分期待。 真正被震惊的,自然还得数相声门。 相声门,主要势力分两派。 津圈和京圈。 津圈相声艺人,受马三爷的影响,始终走得都是传统相声的路子。 传承百年,世家纷林。 如果凑起来,濒临失传的手艺也不少,别说演一场,就是两场都没问题。 可问题是,这回的活动不沾他们的边呐,完全是德芸社一家的买卖。 换一句话,德芸社的底蕴,难道已经顶得上半个津圈了? 细思极恐! 最后,不信的人居多。 因为郭德刚可不是什么好人,为了挣俩钱儿,那可是什么牛皮都敢吹,什么不要脸的事儿都敢做。 只是对于相声艺人,尤其是老艺人来说,濒临失传的活儿,那诱惑力可太大了。 于是,老的支使小的,赶紧弄几张票子回来。 看,肯定是要去看的。 即便没有十段八段的老活,就是有那么一两段能瞧的,也值呐! 而反而京圈这边,同样也惊掉了下巴。 当然,他们吃惊的原因,跟津圈是不同的。 京圈的形成,最早就是由老侯爷牵得头,走得是带“官”字儿的新相声风格。 因为背景、环境不同,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官面上的影响。 自己前面在网刚提反三俗,德芸社这边立马就弄出个专门表演老活的专场。 这里头的意味,不是很明显了吗? 完全就是扯着大旗,敲锣打鼓打擂台呀这是。 所以这几天,不少团体内部,虽然明面上不好说,但私底下讨论这事儿的,绝对不在少数。 外面热闹不已,德芸社内部同样热火朝天。 手艺人,卖手艺。 大旗已经立起来了,锣鼓敲得满世界都听得见。 那活儿呢? 得练呐。 不然,眼巴前的动静闹得越大,后头砸得招牌就越狠。 甚至一不小心,把前几年攒起来的人气,全折腾散了都有可能。 所以,不只是天桥,广德楼、三里屯、湖广会馆,四大园子里全都在溜活儿。 而且不光是下午、晚上,这些正常演出之余的时间。 那是一大早上园子,忙碌到晚场散场才回家。 至于指导手艺的大辈,同样阵容强大。 郭德刚和于慊,停掉了外面所有的活动,专门盯着天桥。 而虽然还挂着招牌,其实已经退休的邢纹昭、李纹山,听闻班子里弄这么大,这么特殊的活动,也再次出山。 一人去湖广会馆帮着孙悦,一人去广德楼帮史艾东。 在广德楼帮忙的,还有一位老爷子,那就是另一个坏老头……金纹声。 老头打年轻那会儿路子就野,如今白发苍苍,手脚半点不利索了,性子依然不改。 而且脾气还大,听说都开始骂人了。 相比较起来,还是三里屯的氛围最好。 谢忝顺、高锋、李青的性子温和,也都对老活儿的路子,所以很见成效。 只是通观整个班子,所有人中,得算胡炎比较可怜。 他如今都快了德芸社的一块砖,哪里需要便往哪里搬。 虽然这几天的演出排在三里屯,他在这里呆的时间也最长,但其他园子也得溜。 任务是郭德刚后面添加的。 没办法。

最新小说: 如是说(先婚) 普女的非常规攻略(nph) 流俗之地(贵族学院NPH) 《她的聲音,教我怎麼高潮》 我的纸扎新郎是顶流 成人礼(万人迷) 偷光 秋梢月盛(表兄妹骨科) 先来后到(1v2) 合租的弟弟竟是擦边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