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婠看着那孩子,不过两岁,粉团儿似的裹在雪白的风毛小袄下,双眸如两颗黑葡萄似的闪亮,眼珠骨碌碌的转动,最后落在沈婠身上。
帝姬虽然被惜尘抱着,却很不老实,伸手向惜尘身后的沈婠抓去。
众人都关注着小帝姬的动作,看到她一把抓住沈婠手中的玉如意,都笑了起来。
沈婠手中捧着的是玉石灵芝如意,以棕红色玛瑙雕成,手柄上雕刻各种图形,白玉作花,金丝为芯,镶花朵和叶片、蝴蝶等,寓多福多寿、子孙繁盛。
今日恰巧又是帝姬的生辰,因此这一抓到有些含义。
惜尘回首看到沈婠目中流露出的暖意,那是许久未见的平和,心中顿觉舒畅。再一想自己还未给帝姬封号,虽然她生母位分不高,但好歹也是自己的女儿。便对曹容华柔声道:“今日既然是帝姬的生日,不如就赐她封号与名字吧!”
曹容华万万没想到会有此殊荣,忙跪下谢恩,
沈婠趁机将如意递到帝姬手中,冲她温和的笑笑。
惜尘略一沉吟,便道:“帝姬的封号以‘和’字为先,这孩子的封号就是和玉吧,至于名字,就叫如意好了。”
身旁小石子立即去传旨,没有封号的皇帝之女只能称作帝姬,有了封号之后便是入了宗庙的公主了。
曹容华再次谢恩,庆妃等人连道恭喜,又命人去加送礼物,却不知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
饮宴过半,曹容华欠身道:“臣妾多谢皇上隆恩,臣妾无以为报,不过臣妾最近听到一首新曲,犹如天籁,不知皇上可有兴致?”
沈婠嘴角一丝浅笑,惜尘可有可无的说:“好。”
曹容华走到窗口,冲着外面拍了两下手掌。
丝竹声起,有微风袭来,由远及近的带着一点点微弱的声音传来。那歌声轻柔婉转,夹在丝丝凉风中有些恍惚,细听下却如黄莺出谷,动人心魄。
歌声渐渐逼近,众人齐齐望着窗外那株杏花树下。树下是身着浅粉纱衣的妙龄女子,女子眉目清婉,身材窈窕。风中摇曳的纱衣仿若蝴蝶振翅,有片片杏花花瓣散落在她如云的鬓发上,她亦浑然不觉,只动情的歌唱。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这是苏轼的《蝶恋花》,却不是传世的脍炙人口中的一首,曹容华微笑倾听,夏昭仪和芳婕妤也听得入神,庆妃的眼中却欲喷出火来。
惜尘咋听时一愣,看清那女子容貌后又是一惊,见众人入神,悄悄瞥了沈婠一眼,见她唇边含笑,双目斜向庆妃,得色一闪而逝。
不仅心中了然,随后有了主意。
女子歌尽,惜尘抚掌而笑。
曹容华施礼道:“臣妾僭越了,还请皇上恕罪。”
惜尘笑道:“如此曼妙歌声,朕赏之不及,又怎会责罚?快请丽嫔过来一同入席吧!”
没错,那唱歌之人正是被庆妃灌了药而险些失声的丽嫔!
丽嫔袅袅婷婷的走来,先冲着皇上行过大礼,起身时眼角瞥到沈婠,两人各自交换了眼色。再向席上众人行礼,掠过庆妃面庞时,见庆妃仍含怒望着她,不由心中大快。
“丽嫔,朕许久未见你,不知你身子如何了?”
丽嫔颔首道:“多谢皇上关心,臣妾身子已无大碍,还要多谢容华姐姐细心照拂。”
卷一 罪臣之女1 第四十七章 秀女(一)
第四十七章 秀女(一)
惜尘一听,看向曹容华,慰道:“朕早知你是一片苦心,贤惠之人,今日既然册封了和玉公主,你这个生母的地位也不能太低,不如就升一级,晋封为婕妤吧!”
曹容华对这飞来之喜有些怔忡,但很快就跪下谢恩:“多谢皇上厚爱!”
丽嫔微笑恭贺:“姐姐大喜。”
惜尘又笑道:“焉知你就没有喜呢?丽嫔姿容和美,性情温顺,晋封为婉仪。”
丽嫔感动而笑,忙跪下谢恩,声音里似乎含着泪意。
落座后,觥筹交错,沈婠冷眼望着这一切,庆妃咬碎银牙也只能往肚里吞,丽婉仪却时不时的与她眼光厮杀,夏昭仪依旧淡然,芳婕妤原本没什么,但曹婕妤竟与她一个品级,很是不快的样子。
饮宴结束后,各自回宫。
惜尘微醺,左右宫人侍奉他更衣,他一摆手让他们退下,唯留沈婠。
“今日,可如了你的意?”他过去握住沈婠的手,含笑而问。
沈婠低眉顺目,一副恭敬的模样。
沈婠一把推开他,他跌落在柔软的床榻上,沈婠顾不上请罪,慌不择路的逃跑。
身后传来他戏虐的大笑,沈婠恼怒的瞪了一眼迎面而来的小石子。
小石子满脸委屈,心中正奇'www。kanshuba。org:看书吧'怪沈婠的脸为何那样红。
三月里,秀女们陆陆续续的进了京,经过层层选拔,留下十五名女子充实后宫。这些女子都是由太后,庆妃和裴昭仪选出来的,惜尘自始至终都没有露面。
其实,太后和庆妃等人的心里恐怕很着急,因为这几个月来,惜尘从不召幸任何妃嫔,即便是刚刚受封的曹婕妤和丽婉仪。虽然有时候晚上会去那里小坐片刻,但也不会留宿任何宫中。
不得已,太后强迫太医给惜尘诊脉,但是结果却是:皇上自小习武,又保养得宜,龙体健壮,而且比一般人都好,真是万民之福啊!
惜尘听了微晒,太后却更加糊涂了,如果不是身体出了状况,那为什么……难道皇上从此看破红尘,再也不近女色了?更甚者,皇上要撂下大好江山,出家不成?皇室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啊!当初柔妃的八皇子就出家去了,这,这,这……万一皇上也这么想,那可如何是好呀!
但是太后的担心完全多余,皇帝志向远大,怎么会舍弃大好河山呢?太后这么一想,觉得大概是因为宫中之人虽称不上年老色衰,但也看了这么久,早就没了新鲜感,还是赶紧选一些年轻貌美的秀女进宫,别说是九五之尊,即便是一般的男人,又怎会不动心呢?
太后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流连花丛,但作为帝王也该雨露均沾呀!即便不是为了色相,为了巩固政权,拉拢朝臣,那也是应该的!
所以此次选秀,十五位小主中,有十位是朝廷大臣的女儿,虽然姿容不出挑,但也可谓大家闺秀。另五位身份不高,但长相艳丽,环肥燕瘦,各显风流。
太后满意的看着眼前这十五位女子,微微点了点头,不再言语,由姚嬷嬷亲自扶了回去。留下庆妃和裴昭仪坐镇,叮嘱一番过后,将这些女子安置在储秀宫中,好好的学学规矩,以待侍寝。
小主们既已住下,沈婠那边已然拿到了惜朝给她的详细名单,她细细看过了,发现家世的最高品阶为从三品光禄寺卿上官鸿儒之女上官娴雅,从三品太仆寺卿姚兴邦的女儿姚丝莹,接着便是工部侍郎的女儿骆霞,钦天监监正的女儿赵月等几位京官之外,又有品阶虽高,但是外放的官员,如扬州盐运使的女儿庞画之,山东布政司之女龚慧等。另外几个品阶不高的,沈婠只略略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