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高处不胜寒 > 第67部分

第67部分(1 / 2)

>

一巡酒毕,司马炎又道:“今夜朕算得上是东道主,当倾其所有,与诸位尽情取乐才好。然胶池地处偏僻,便是有最好的庖厨,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能让诸位食指大动,实为憾事。幸得备有美酒佳酿,愿能搏诸君一笑。”

这话招来一派节制的笑声。先时,君与君相互敬酒,臣与臣则两两相劝,上下皆一板一眼。然酒过五巡,鼓瑟吹笙,又有美姬翩翩起舞,那些个礼数便被抛到九霄云外,场面由此热闹起来。

可怜嬴湄被安置在极偏僻的席位,便是有心想找人搭讪,旁人亦无暇理她。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左顾右盼,以观察人物为乐。

忽的,一阵优美的笛声飘然袭来。它似乎来得很突兀,却又那么超然,全不在意满堂的喧嚣,依然故我的吹着。

嬴湄被吸引住了,禁不住倾着耳,用心聆听。恍惚中,只觉月光穿透瓦缝,扯成一丝一缕,温柔的包裹起孤独的心。一曲听罢,她心仰系之,迫不及待的想寻找吹笛者。抬头,转眸,这才发觉满座的人如她一般,都是心醉神迷的样子。

率先开口的人是蒙政,但见他以手支着下巴,瞅着司马炎:“晋君,你不单有佳酿迎客,还有佳人娱情。所谓神仙生活,也不过如此!”

“哦,那就请佳人出来,当面再吹一曲。晋君,你看可好?”楚君也来了兴趣,探首看向司马炎,满面含笑。

司马炎笑答:“此等雕虫小技既然能入得诸位之耳,那朕就借花献佛了。”言罢,他轻轻拍了拍手。

不一会,御座后的帐缦内传来叮叮当当的环佩声——想见得出,来者定系女子。在场的人碍于礼制,不敢伸长脖子,然翘首以待的心情丝毫不减。

果不然,帐缦内转出一位娉婷娇柔的大美人。美人手里拿着一支竹笛,她并没有浓妆艳抹,不过是浅云锦袍配杏色罗裙,头上除了三两根玉钗,惟在云鬓下簪着几朵素色绢花,正合了晋国“素色见仙姿”的高雅格调。此女肌肤胜雪,明眸皓齿,盼顾间,别有一种不胜娇羞的模样,直将在场的多数男人看得神魂颠倒。

嬴湄固然没有神魂颠倒,可瞪直的眼珠,许久都无法转动:故人,居然又是故人!

这妙笛无双的佳人,不正是八年前,她在波阳郊外搭救的可怜女娃宋纬么?还以为她早就嫁作人妇,生儿育女;却原来,竟是被司马炎收在宫里,充作伶人……兜了个大圈子,她终究走上了和其师一样的路……

“诸位,这就是适才吹笛的人,她乃朕的梨园乐营将宋纬是也。”司马炎说到这里,转向宋纬,柔柔一笑:“宋乐营,等会可有新曲吹奏?”

宋纬款款施礼,软语曰:“回陛下,今日无新曲,倒有一支旧曲应情应景,妾身想吹奏它,不知可否。”

“哦,是哪一曲?”

“回陛下,是《春江花月夜》。”

司马炎的目光飘向殿外,瞧着洒在台阶上的皎皎月光,缓缓点头:“好,今夜恰有明月,虽是春寒时节,却暗香浮动——定是别处的早梅盛开得好,芬芳随风潜来。咱们今夜聚宴处,恰在颍水河畔——这春色、江水、鲜花、明月、静夜,真是一字不少,一景不减。好,就这曲吧。”

闻言,宋纬又施一礼,端坐在宫女送上来的凳子上。她尚未吹奏,大殿外便鱼贯而出两列花枝招展的舞伎。两旁的各国朝臣,早就见惯了笙箫歌舞的场面,可从没见过单凭一支笛管便可指挥舞蹈的夜宴,心里大是新奇,不由得面含微笑,都有些等不及了。

宋纬将竹笛放于唇边,垂了目,玉指轻移,笛音缓缓而起。这笛声,明明近在咫尺,却空朦渺远,似天外传来。众人只觉得迷离恍惚,仿若站在茫茫江上,看着江潮连海,月共潮生。那一种舒畅,似凭冯御风,渺渺然羽化而登仙。

随即,舞伎们甩开水袖,踏着幽美恬静的笛音,翩然曼舞。她们虽朱唇不启,歌喉不作,但在其轻旋的柳腰玉臂里,月泻花树,如雪流霰。更兼笛声婉转起伏,荡尽世间的五光十色,任是再弩钝冥顽之人,亦怦然心动,沉心如醉。

渐渐的,笛声幽怨,越吹越低,似残月西落,花坠幽潭,春光老矣……

众人陡然梦醒,不觉瞪大了眼,可能抓住的,不过余韵袅袅,徒留怅惘而已。

满堂寂寂,鸦雀无声。许久后,一个声音喟然叹曰:“此笛哪是人间可留,实乃仙曲也!孤等何其幸运,居然能听闻此曲。甚哉妙哉!”

宋纬抬眼一望,原是燕帝发话,忙持笛站立,娇羞答曰:“妾身陋曲,哪当得起燕帝谬赞,没的玷污了陛下的雅趣。”

慕容隼把手一挥,道:“宋乐营过谦了,来人,看赏。”

随这话落,他身后的宦者便端着一盘金子出来。宋纬不敢接,忙看向司马炎。

司马炎笑道:“燕君如此,不独是奖赏,乃是慧眼识俊才。宋乐营,还不快快谢过燕帝隆恩。”

闻言,宋纬袅袅婷婷的纳个万福,接了赏赐,再与众舞伎飘然退下。

慕容隼灰眸一挑,柔情蜜意的盯着司马炎:“晋君,说来说去,倒底还是晋风高雅。你瞧,白日里孤等在梨树林里也曾听人吹奏箫曲,可比之你的宋乐营,那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司马炎瞟一眼蒙政,虽见他面色无常,却也不敢大意,忙道:“燕君说笑了,秦箫壮阔,晋笛柔浅,既不是同种管弦,又非一种流派,哪里好比较呢。依朕看,那是各有各的妙处啊。”

“是么?可孤白日听箫,只觉得‘呕哑嘲哳难为听’;夜闻笛曲,则恨不得问一声‘座中泣下谁最多’?若那白居易地下有知,只怕也要被宋乐营的笛声招得还魂,非得作一篇《竹笛行》不可。”

这话引来一堂欢笑,即刻有人附阿曰:“果如燕君所言,这样清俊脱俗的佳人,这样空灵清幽的妙曲,非得在流韵生风的晋国才能闻得;如是换了地界,便是一样的人儿,一样的曲目,也绝然不能有如此高妙的情趣!”

“就是,不然‘晋风北推’何以遍布天下?实是晋国之风雅致高洁,天下共仰,再莫能比……”

“真有那么好么?”蒙政冷冷一哼,犀利的目光挨个扫过那些溜须拍马的人,“寡人倒觉得宋乐营的笛曲了无生趣,萎靡至极。好好的男儿豪情,就那么三下两下给弄没了。”

'说明1:梨园乐营将,即梨园中兼教师职务的伶人。'

'说明2:《春江花月夜》乃乐府旧题,据说为陈后主所创,然真正名声大振,却是因为初唐大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至此后,张诗被谱成曲,唱红大江南北,终成千古绝响。'

作者有话要说:未完,慢慢补!

等一下,七点半催学生起床,八点半送高三的学生入考场。三年一个轮回,这一拨的高中生涯就算走到头了。希望他们顺利,也祝福版下所有有亲朋好友参加高考的孩子们能顺利过关。

明天是端午节,祝大家节日快乐,多吃粽子——在海外的读友,应该都没叶猫那么惨,应该也吃得到粽子吧?8管那么多,大家同欢乐!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