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下闻名,那不叫招摇!”
“反正不是为他们。”余伯南没想到母亲扯得这么远。他心烦意乱的摆摆手,忽然实话迸出来:“您答应我的事,去办了没有?”
他好好的出来这么一句,余夫人皱眉:“你着了魔不成?”
“说好的,您给我定宝珠,我就中状元。不然,不中!”余伯南是家中独子,和父亲不敢强,和母亲却敢这样说话。
余夫人倒听一口凉气:“这个宝珠哪里还是宝珠,简直就是宝天王!”她冷笑:“如果这宝天王能把你耽误成这模样,我宁可不定她!”
“您…。”余伯南说不出来话。
余夫人动了气:“这样的人,让我儿子书也看不好,就是娶到家,我也是不依的!”
母子一左一右坐着,都心中有气,又忍着。
余伯南内心煎熬,烧得他不能忍受时,忧愁地道:“我怎么,有个陆游的母亲!”
“陆游是你同学?”余夫人本能反问。问过见儿子干瞪眼,瞬间想了起来,顿时满面笑容:“你说的是前朝的那个古人,你父亲说大诗人大词人的那一个?”
她受宠若惊状:“你拿她比我,你倒有古人的壮志不成?”
余伯南目瞪口呆,不忍骗母亲的心占了上风,吃吃道:“我是说她棒打鸳鸯。”当下把故事源源本本解释给余夫人听。
余夫人听到一半,就绷紧脸。想和儿子生气,又从来溺爱于他。说不生气呢,又心里不是滋味儿。
她无奈的捏捏帕子,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本来就要央人去说亲事,后来又想到一件事,才停下来先看几天。”
“什么事!”余伯南耐心地问。
“都说安家的姑娘是打算往京里定亲,我想且看几天,不然上门去碰个钉子也难过,你说是不是?”余夫人解释道。
余伯南又气又急:“那就更应该赶快去定,赶快去啊!晚了不就没了!”
余夫人很少见到儿子脸憋得通红,吓了一跳,又不服气上来:“你还没有媳妇呢,就敢对着我吼!以后成了亲,还不把我扔到墙外面去,”抽出帕子就要拭泪。
余伯南啼笑皆非,上前来劝母亲:“把您扔过墙,谁抱大孙子。”
“有吗?”余夫人马上亮了眼睛。
“您不定亲,就黄花菜也凉了!”余伯南趁势又敲打道。
见他这么坚持,余夫人颦颦眉,到底儿子中状元最重要。余夫人当即答应明天就请媒婆,余伯南才安下心。
当天晚上,余夫人才对余县令说,也提到担心安家不答应的话。余县令且惊且喜:“这是件好事情,你怎么不早对我说!”
由南安侯提起来的余县令也催促夫人,明天赶紧去请媒婆。
第二天不凑巧,冯家和赵家定亲,为表隆重,把全城有名的媒婆请去几个。这城太小,有名的媒婆就那么几个,余夫人见熟悉的人都不在,就决定推迟几天。
余伯南的心算是定下来,方姨妈还悬在半空中。
她又一次成了大门的望夫石,左一趟右一趟的磨来转去,不离开大门左右。安老太太对家里的大小事情无一不知,来龙去脉大约能猜得到。对梅英微有怒气:“我满心里想成全她们母女,她们却一次又一次的添乱!”
梅英好笑:“方姨太太见识浅,才打四姑娘的主意。”
“这偷鸡的人,总是蚀把米的。”安老太太连连冷笑,又因为病还没有好全,梅英劝着她不要生气,把这件事丢下来不再谈论。
过上四、五天,钱媒婆又一次的光临安府。才到大门上,就见方姨妈炮弹似的冲上来:“又是为四姑娘说亲事?”
“是,哎,我说你这个人,你是四姑娘的什么人,你这么上心!你自己亲外甥女儿,你怎么不问?”钱媒婆糊涂了:“还有你怎么知道我是为四姑娘说亲事?”
真是奇怪!
方姨妈接着她往里走,满面春风,兼口没遮拦:“我们这府里就四姑娘最挑尖儿,不为她你为了谁?”
掌珠在帐房里,把这话收入耳中,难免不服气:“四姑娘四姑娘的,你以后靠她养老吧!”
第四十八章老太太的富贵
寿英带着几个人,正踩着板凳换门帘子。小丫头绿画站得高,手才扶到门帘子上,就哎哟一声。
“作死吗?老太太虽好也要安静,混叫你娘的。”寿英为她扶着长板凳,低声笑骂。
绿画溜圆眼睛看着另一侧边,悄声笑道:“钱媒婆来了。”丫头们听到,都忍不住嘻地一下,不管是抬手撑着门帘子的,还是帮绿画打下手的,都扭头去看。
人老的人其实爱热闹,安老太太膝下无孙,其实是寂寞的。就在院中种下十数株红梅,开出来像胭脂一样通红,平添出来好些色彩。
红梅下,走着老姜皮似的两个人。一个方姨妈,满面的笑容更把面上的细纹皱纹一起带出来;一个钱媒婆,职业习惯粉搽得多,并不显得年青,反而簌簌地往下掉落,像天下飘落的小雪花。
“果然是钱媒婆。”寿英笑起来。冷不防头上挨了一下,绿画在她头上轻捶几下,瞪圆眼睛小声地骂:“你也比我大不了几岁,也不是这家的家生子儿,年纪不大就敢乱骂我娘?”劈面还了一句:“混说你娘的!”
梅英走出来,看小丫头乱的乱,笑的笑,动了气道:“找打吗?让你们换个门帘子,怎么换出来一台戏!”
见寿英手按在头上,梅英抬手敲过去:“你又不唱挑滑车?手举那么高也没有金元宝接!”又斜瞅绿画:“你行不行?不行趁早下来,到二门上叫几个小子来换。没的摔下来,弄脏了这帘子,比你值得多!”
还有余下的几个小丫头也没省掉,梅英抿抿嘴:“这两个是角儿,你们站的乱七八糟的就是个跑龙套的。快扶好了,赶快收拾好,老太太自己要端详周正呢。”
绿画笑眯眯讨好:“我们就换好了,姐姐你看,是见到钱媒婆又来了,我们才笑呢。”梅英也一怔,失笑地看过去,见钱媒婆和方姨妈离台阶只有十几步远。钱媒婆认得梅英是老太太心腹的人,离得老远就热烈地招呼:“梅英姑娘,你老好啊。”
“还真是她,她又来作什么?”梅英嘀咕着,又见方姨妈一样走得兴冲冲,不由得纳闷地呆住:“姨太太今天倒是开心?”她葫芦里又有什么鬼?
让小丫头们打起门帘子,梅英笑容满面:“钱妈妈好,你这是在街上让姨太太拉来的?”不然你们两个怎么会走到一处去?
梅英明知道方姨妈见天儿在大门上站着,必有原因。老太太都猜得*不离十,何况是天天跟着老太太的梅英。
心想方姨太太真是不知足,老太太对她不薄,四姑娘也没有得罪过她,她这是弄的哪一出?就故意说这一句,见钱媒婆诡异的瞅瞅方姨妈,而方姨妈面上一红。
看上去,这两个人倒像穿着一条裤子来的。
梅英在心中诽谤,姨太太这糊涂劲儿,一辈子改不过来。现放着老太太不巴结,倒和钱媒婆私下勾结去了?
不管自己猜的对也好,猜的错也罢,梅英没心思去管方姨妈的事,就道:“请进吧,老太太才喝了药,正高兴呢,有几个人来说说笑笑,那药那发行的快。”
安老太太在常坐的织锦暗花杏黄色榻上,披着一件金银丝线的大衣服,手中抱着绘山水的银手炉,那手指上惯常的是三、五个戒指,有一个总是特别招眼,是老太太的陪嫁,当年的南安侯夫人给她的,是个上好翡翠的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