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珠胸有成竹地再添上几句:“你爹爹啊,说加寿当家多辛苦不是,出城给加寿和弟弟妹妹买东西,志哥儿忠哥儿念姐儿现在咱们家,也要买是不是?就背着你,不让你知道,等下你见到,一定很喜欢。”
袁训负手一笑。
加寿信以为真。
踮起脚尖,亲亲母亲面庞。又转向袁训,袁训低下面庞让女儿香上一香。加寿舒坦了,眉眼儿弯起来:“爹爹母亲说过不和寿姐儿分开的,寿姐儿就着急呢。”
袁训和宝珠一夜没回,本来就想孩子,让加寿这句话勾起内疚。袁训抱起加寿,温和地道:“再也不会了,好不好?我的乖乖,你为这个不喜欢是不是?但再不喜欢,也不能不当家跑回来。”
加寿和小皇子们一起笑出来。
“是太子哥哥让来的,他问有没有给他带好东西。”加寿晃着脑袋。
小公主们拥上来:“出城了是吗?给我们什么?”这是常和加寿香姐儿加福玩的孩子们,要的理所当然。
一个一个打开自己荷包:“这个能装得下吗?”
鲁豫就在这个时候走进来,见到袁训在,微微一愕后,松一口气,他总算回来了。又紧张紧绷,他会答应吗?
带路的家人见到侯爷进家,让他候着,对袁训回过话,袁训把孩子们交给宝珠,城外带的东西还有,让宝珠进内宅分给他们。
自己和鲁豫见礼,和他往书房来坐。
……。
关于驸马鲁豫,袁训在最近几天打听过他。他要打听人,全是扒拉得清清楚楚。这就对鲁豫再上门,抱着极大的警惕。
在鲁豫上一次上门,要和袁训合伙儿拿别人脑袋升自己的官,因为里面牵涉到辅国公,袁训对鲁豫大为不齿。
但考虑到他不见得知道内情,袁训并不记恨他。
至今京里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袁训是老辅国公的外甥,就更不知道国公的妾是定边郡王一族。不知者不罪,袁训只生鲁豫的气,气他的心不是不能放正,是他自己不肯放正。
没打算和他做知己,也没想和他做对头。
袁训对鲁豫的看法就是,离这个人远一些,总觉得以他做事的方法会出事情。如果走动得近,到时候不救不好,像是不够朋友。
救他吧,就他险些害到舅父国公,袁训想定边郡王那些侥幸活命的族人要是知道,只怕给你一暗箭。谁救他,谁跟着要遭殃不说,事情还是他自己惹出来的。
对他的看法极差,坐下来后,袁训开门见山:“您来找我,总有事情?”盼着他早早说完,还可以去和女儿们讨论一回怎么闹宝珠。
鲁豫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也没有打算绕弯子说话。一开口,就道:“侯爷,如今我在刑部里当差。”
袁训诧异地睁大眼睛。
他知道自己的好。
作为太后亲侄,皇上表弟,他没有犯法的事情,你就是大理寺主审官,也与自己没有关系。
作为战功颇有的将军,作为钦差入军中。就是有犯法的事情,也轮不到这一位上门。
袁训想到柳至。
柳至一定会抢着上门,顺便报几句嘴上的仇气。
沉吟着等鲁豫的话时,就这样地把鲁豫又腹诽一遍,鲁豫凝重地又道:“林公孙是我的人。”
袁训硬是没听明白,眉头紧拧:“林公孙,是谁?”
“定边郡王的幕僚。”
袁训哦上一声,眸带寒光,语气也冷上来:“我家与定边郡王有勾结吗?要劳你刑部侍郎大人上门?”
嘴角带上不屑:“您要拿我?空手可不成。我是什么罪名,您得给我说明白!”
鲁豫急得站了起来:“侯爷误会,我,”他唉声叹气,在袁训目光中,房中转上两圈,再来告诉袁训:“实不相瞒,这事情我不想当公事办,所以来请侯爷支个招儿。”
袁训心想我今年是什么运道?
二位表兄上门来,我支招儿没商量。
葛通是我好兄弟,我不能看着他吃报仇的亏,我有招儿儿我就支,我没招儿我闭嘴。
项城郡王来找我,算他厉害,是有什么握在手里,想把姐丈拖下水。
这些人来找我都有缘由,你驸马爷找我凭什么?
就面无表情:“我从来愚笨,您找错了人吧?”
“侯爷!”
鲁豫看上去是无可奈何:“林公孙是我的人,我在刑部里当差用他很多。”
你又想指着他害谁呢?
袁训心头迅速闪过这句话。
鲁豫正在说出:“他让太子殿下的人拿走。”
袁训一听就懂了,中间有什么不懂的细节还不能知道,但大意思这就明白。他似笑非笑:“那您往殿下面前去要人,不是到我这里。”
“侯爷,我对你说说厉害。”鲁豫紫涨面庞:“林公孙是皇上都知道他,太子殿下拿了去,我是想上门去讨要,但想上一想,太子他还年青,就先来见侯爷,请侯爷做中人,去见殿下,告诉他这件事,我怕殿下不知道林公孙是皇上的人,我贸然前往,殿下不喜欢。”
他说这一段话,袁训给他挑出好几个毛病。
殿下年青?这话饱含蔑视,这话也能乱说?
林公孙是皇上的人?这就更可笑,太子殿下他倒不知道,你驸马爷最知道,皇上相信你而不相信太子?
太子未必什么都知道,但太子当这个差,皇上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瞒他。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驸马又拿侯爷当三岁孩子耍弄。袁训沉下面庞:“这里没有我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
鲁豫道:“您府上和太子殿下有亲不是?”
袁训都不想回他话。
皇上还和太子是父子呢,你去找皇上不是更好?
以此来看,林公孙不是皇上的人,皇上也不要这种人。是你鲁驸马的人才是。
------题外话------
勤奋仔求票票。
第四百一十一章比舅爷输到家
袁训再一次确定林公孙是鲁豫的人,而且知道在继定边郡王全家被杀以后,鲁豫还不肯收手。他不收手的后果,只能是用林公孙一次又一次的咬东家咬西家。
最后找出一批所谓对定边郡王有忠心的人,他们心里有定边郡王,也就可以污蔑他们对皇上有恨在心,属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范畴,一定能找出非杀不可的理由。
鲜血人头之上,捧出鲁驸马的高官厚禄和圣眷。
不用怎么想,就能想到最后一步,袁训打心底嘲笑。你鲁驸马算盘打得是挺好,也许林公孙也一直跟随你不走,而定边郡王以前的亲信将军们,肯定有人在心里犯嘀咕,找出他们的错是必然的事情。
定边郡王以前对他们有恩,报恩怀怨是人之常情,而负恩憎恨也一样是人之常情。他们心里还记着定边郡王的好,对给他们功名利禄的皇上负恩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