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侯门纪事 > 第1299部分
背景色:字体:[]

第1299部分(2 / 2)

常伏霖也是喜悦满面,闻言乐不可支。但夫妻最后还是感谢四妹夫妻,好孩子要不是在姨妈家里长大,怎么能攀上小王爷这亲事?小王爷也不会往家里来闹。

亲事已定下,太后金口玉言不会有变。回想不久前小王爷冲到家里来发脾气,夫妻荣幸之至。

……

消息插上翅膀似的传得飞快,安王听到软倒在椅子上。有一幅画面闪动着对他飞来,在他眼前停留,上面的轨迹清晰如看一眼可刻到脑海中。

而事实上,安王能想到这个,也已深在他脑海中。

袁家长女是太子妃,将是皇后。袁家三女是梁山王妃,执掌兵权。袁家外甥女儿是齐王妃,皇长子妃。这又出来一个内亲外甥女儿,将是镇南王妃。袁家权势本就仗太后而滔天,这以后更是固若金汤。

“还有人管没有人管!”齐王愤怒的跳起。手臂高高舞动,本想大叫一声给自己提醒:“御史!”但再一想这喜事的当事人之一常家,任职右都御史,是仅次左都御史的官职,专管御史。他沮丧的再提不起一丝力气。

怎么办……拼命的问自己,袁家得势就等于太子地位无忧……就没有人管了吗?真的可以这样组成关系网…。还有没有人管……

电光火石般,他想到一个人。

张大学士!

那曾为太子府上纳妾而慷慨主事的老夫子。

那只能是不放心殿下才不顾一把白胡子跟出京的张大学士!

找他去!

他难道坐视太子妃一族强大,而不闻不问吗!

……

张大学士在家里转圈圈,一会儿揪胡子,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扬眉,一会儿笑的自嘲。

书房外的荫凉中,张老夫人匆匆赶来,见到忍不住一笑:“我说老大人,这是别人家里有喜事,您这又喜欢又皱眉的,是怎么了?咱们家里可平静着呢。”

上前一步笑的舒畅:“让我告诉你吧,你女儿这个月又平安无事,常钰那个小门小户的娘这个月依然不翻风浪。只听听,我就凉快。六月里胜似过春秋。”

对于嫁到忠勇王府的小女儿家事,大学士胸有成竹,露出不屑一顾给的只能是亲家忠勇王和常钰母子:“他们已不在我眼里挂有名号,对女儿说不要再担心了,以后永远风平浪静。”

“哎哟,玟儿一天不得祖父欢心,咱们还是担一天的心吧。这可恨的亲家,这老大人你回来了,至今他还是个偏心。他的心思我猜的到,还在常钰身上。常钰,呸!他的爹常棋是罪臣,捧他皇上不会答应!你说他怎么不看看梁山王府,人家对正牌孙子多好!”

张大学士微微一笑:“常钰只不是长子的孙子,却不能说不正牌。”

“那镇南王府呢?”张老夫人自己提出来,自己又气馁:“这个也不比吧,镇南王府里只有一个宝贝孙子。”眼睛里闪动几下,欢天喜地想起来:“那袁家呢?人家可是孙子多,太后对瑜哥璞哥和六小爷有不同吗?一样的好。”

嘀咕着又骂亲家忠勇王:“什么东西!以为仗着董家是个西席就能捧上去。”

见妻子气愤难过,张大学士劝道:“咱们不是早备下那一手对付老董头儿,他敢为常钰说话,就揭出来。”

“老董头儿是谁?”张老夫人糊涂地问。

张大学士板起脸:“他们背后叫我老张头儿,我也这样称呼他。南安侯府的老钟头儿,和靖远侯府的小阮头儿起的意。小阮头儿虽少辈分,也是个头儿。别想我轻放他。”

“原来是董大学士?”张老夫人失笑:“老董头儿?这个名字不错,以后在家里我也这样叫起来。”

张大学士还没有思虑完,见夫人有长谈的意思,提醒她道:“不去看着玟儿念书吗?只来和我说老董头儿的事情?”

张老夫人失笑加上好笑:“看我老糊涂,说不上几句话,一肚皮对亲家的气,把要说的忘记。”露出询问的神色:“老大人可听说了,刚到的消息,右都御史的常家,袁家的亲戚,那个跟你们出游的小姑娘定亲镇南王世子。”

“几个门生刚来说过,因还要打探定亲内幕,就没拜见你。我刚想的,就是这事情。”

张老夫人一拍手,欢欢喜喜道:“老大人您可太好了,我估摸着您一听到,就会想到,老大人啊,再没有比您更疼玟儿的人,玟儿的亲祖父哪里能比!”

张大学士错愕:“这与玟儿有什么关系?”随后一拍额头以为想到:“夫人啊,那叫好孩子的小姑娘我也看着好,不是我不为玟儿提,是我在路上打听过。她初到的时候,父母还在身边。一起走几天,我想这得弄明白不是?说不好以后有用,又闲着没事,问她定亲没有。常家老五原话,和她的表哥正经同养在曾祖母房中,说将来亲事由曾祖母做主。你想这话谁听着不是一娶一嫁,自家多便宜。却没想到定给镇南王世子。就是我为玟儿早打主意,也是个不成。”

张老夫人啧舌:“这怪你没有早定,你要是一回京就定下来……”

“夫人且等等再说,费大通他们几个说这事蹊跷的很,恍惚他听到一句,常家这几天和董家在论亲,是哪个姑娘他没听清。他就此起疑心,认识常家老二的亲戚,一会儿回我话。如果真的是常家和董家论好孩子亲事,镇南王府这亲事就来得武断。”

张老夫人不信:“这怎么可能?常家我记得不止一个姑娘,论的就不能是别的孙女儿?”

大学士摇一摇头:“我由着他打听,是我也觉得有点儿什么在内。说出来是让你不要往玟儿上面想了,拌嘴三差人形影不离。不定自家表哥却定小王爷,你我还不能知道镇南王府在里面掺和了什么。”

张老夫人暂时不说,留在这里等消息回来。不到一个时辰,儿子和门生一起回来,又有几个听到消息,认为可以重新分析局势的人也赶来。尽皆心腹坐满一室。

张老夫人嘴上说着亲家忠勇王偏心,自家心里也不差。在说内幕消息以前,给儿子们一记敲打:“先论玟儿亲事,再才论自家的孩子。”

儿子们嬉笑:“母亲放心,自然先把小妹妹顾好,再论到自己。”

老夫人心满意足,对丈夫的门生笑容满面:“说吧,我也听一听。”

费大通冷笑:“老师、师母,这事情果然有内幕。常都御史倒仔细,让家里人不要说。可他进宫回去再交待,在此以前各媳妇的亲戚已得到消息。亲事呢,原本定给董家。今天下大定,镇南王世子闯去搅和,又搬出袁家寿姑娘,最后镇南老王和长公主去到。董家不弱,据说不肯退让。小王爷哭哭啼啼一定要定,长公主和老王在常家大骂,一古脑儿全弄去宫里,太上皇是最疼小王爷的人,强做主张,把这亲事硬生生从董家手里抢了出来。”

张老夫人倒吸一口凉气:“长公主有这样霸道?”

张大学士也不相信:“大骂不会吧?横竖进到宫里,小王爷强要,太上皇一定依他。换成我是长公主和老王爷,我不会大骂,任由太上皇太后拿主张,董家不敢说什么。”

儿子们也醒过神,对费大通笑道:“你金殿上和文章侯争出京不出京的事情没占便宜,前年的气到今年也不消。这歪曲的话你居然信,还值得学回来听。董家是袁家亲戚,常家是袁家亲戚,长公主是袁家亲戚,不会有大骂的事情出来。”

“是啊,几十年里,我和镇南老王不算熟悉,但三年出行,同吃同住,他的品格我尽知于心,老王不是强取豪夺的人。拌嘴三差人玩得好,小王爷听到要散伙,大哭应该会有。”张大学士再次分析过,忍不住一笑:“这倒像小王爷的风格,三年里我知道他是个敢想敢做也敢当的孩子。”

费大通还记恨着国子监出巡,他在金殿上没压住韩世拓,还想添油加醋:“老师,我是听常家老二的亲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