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至不跟小孩子一般见识,把他敷衍过去。进去,见到皇帝身边坐着袁训满面沮丧,不用打眼风柳至心中有数,坐到皇帝的另一侧,默默的垂下眼帘。
这两个惹出事情的罪魁祸首,一个不敢大喘气儿,两个不敢抬头,皇帝不但不解气,反而气更上来。
“有这会儿装相的,十年前是干什么的!不信你们这十年里没有想过一回对我说!怎么想的,又为什么没来?两个混帐,今天说的明白也就算了,说明白,哼……”
……
隔壁好孩子紧张地催小夫婿:“你再过去倒一巡酒吧,又对姨丈发脾气了。”
元皓对着手指头:“皇舅舅让我不要过去,再等等。兴许,是骂柳坏蛋的父亲也不一定。”
除去大花还在照顾容姐儿以外,别的孩子们全跑到板壁上,把耳朵贴上去听着。
……
皇帝说完,冷着脸儿吃喝等着。眼角余光见到袁训瞄柳至,柳至瞄袁训,不由得更是冷笑:“十年功夫不够串口供的?真真可笑。”
袁训狠瞪柳至一眼,柳至没有办法先回话。
“老丞相当年老了,办事糊涂。”
皇帝鄙夷:“往死去的人身上推有意思?”
“暗箭难防,小袁要是中了暗箭,没法子见您。”
皇帝不屑:“他不暗算别人谢天谢地,还能让别人暗算?我教出一个笨蛋不成。”
柳至搔头,搔了片刻,对袁训瞪眼:“你说,当年你是怎么想的,我提出亲事你居然答应了,我不知道你是贵戚,你自己难道不知道?”
袁训清清嗓子:“当年,咱们和苏先三个最好,知道彼此的斤两。要是太后误伤了你,岂不是伤皇上的心。”
皇帝气的直乐:“原来错在我这里?是我太看重你们三个!”说出口发现跟上表弟说错,恼的一甩手,给了袁训一巴掌:“你们两个!”
“啪”,这一声出去,皇帝想起来对门帘子看看。果然,帘子打开,元皓捧着一盘子热气腾腾的菜笑眯眯又出现了:“我送菜进来了。”
这一回他蹭完皇帝,只瞪柳至一个,嚣张的在皇帝面前威胁他:“要听话哦!”
字是一个没有变,但语气大不相同。
------题外话------
今天只有这么多。但不耽误十点
第八百零二章,东安世子的野心
柳至抽抽嘴角,镇南王世子相中自己是今天的软柿子。|但有他这样一搅和,可以看到皇帝面上已没有多少生气。
元皓出去以后,柳至袁训殷勤的给皇帝布菜,气氛又缓和些。
但皇帝还是不肯就这样放过他们,余怒,让他用来逼问爱重的这两个臣子兼亲戚:“对你不薄,你是尚书。对你也是一样,你也是尚书。自己说吧,以后怎么样能对你们放心?再来上一出子,前罪并罚。”
“是,”袁训和柳至抢着要回话。话撞到一起以后,又互相瞪起眼睛都不服输。
看到眼睛里,不由得皇帝讽刺:“认罪的时候你推他,他推你。这到了抢功的时候了不成?表白是抢功吗,横竖都要说,又争什么。”
袁训还是嘴快抢在前面:“我先说。”柳至耸耸肩膀对他讥诮地看了看,像是在说这会儿挺快。这种毫不掩饰的针对又让皇帝想骂他们,但同时也想到针对他们而上的密章。
雪片似的,由京官到外官,都对两大外戚结亲有忧虑。袁家是太后外戚,下一步又将是皇后外戚。而柳家是如今的皇后外戚,接下来又将是太后外戚。他们纵横的王朝将是三代,他们偏偏成就亲事。
对以后朝堂国政将让独占,官员们纷纷表示寝食难安。
想升官的担心以后落到袁柳两家之下,想当官的担心敌不过袁柳两家。揽差使的害怕世事不公平,还有人表示做生意的也要准备看袁柳的脸色。
皇帝不怎么信谣言,就在于这两个人是他一手栽培,他会防备他们,却也有自己的信任。
就比如这会儿,请罪你推我让,表白你争我抢。没有忘记表忠心在第一位上面,而不是拿他们的友情当第一。这多少让皇帝觉得骄傲,觉得直到今天还算没有看错他们。
他虽然还隐隐动怒,但眸光不知不觉的泛起柔和。而袁训和柳至虽没有在意这柔和,说出来的话也没有辜负这位自少年就赏识他们的伯乐。
袁训诚恳地道:“臣,请调广东总兵严治广入兵部,任职侍郎。”皇帝对他似笑非笑:“你的消息倒灵通,这严治广是弹劾你最多的人。”
袁训微笑:“他是水兵中的老将军,不服我年青也是有的。历年兵部关注北方比较多,严将军对上任老牛尚书就不服,认为兵部荒废水军,才有沿海海盗时时横行。他对延宁郡王麾下的江家也有不满,认为朝中早就应该清除江家。有资历,但牢骚也多,调他当我的左右手,也可以监管我。”
皇帝哼上一声,看向柳至:“你呢,也跟他一样准备好一个对头到京里?”
柳至踌躇一下:“倒不算是我的对头,昔年老丞相犯下的糊涂事儿一件,刑部原有一位能吏叫游沿。请调他到刑部为侍郎,和鲁大人一起监管我。”
皇帝皱起眉头,老丞相当年犯下的糊涂事儿不是一件两件,这游沿办案不比冷捕头差,只因为查到柳丞相身上,让他挤走。席连讳为此跟柳丞相大闹一场,和柳丞相又添新仇。
死的人不再说他,皇帝只看眼前的这两个。能分别提出严治广和游沿两个人,可见袁训柳至知道收敛。让皇帝的窝火又下去一些,专心品尝眼前的美食。
菜是元皓来吃过再推荐到皇帝面前,品味上不会出错。又有皇帝今天出了气,袁训柳至恢复在他心里的地位,他心情松快,这顿饭吃的就更开心。
袁训柳至两个诗词歌赋都来得,一直是陪伴皇帝的好人选。接下来君臣谈谈说说,就美食做了几首诗,准备明天给阮英明看。又把元皓等人也叫过来坐在一桌,听他们斗嘴大乐一通。
元皓出来以前,有母亲回回交待不能带皇帝嬉戏到深夜,不到二更把皇帝送走,袁训带着孩子们回家,柳至独自离去。元皓回府见母亲,喜滋滋儿报功:“皇舅舅不生坏蛋舅舅的气了,母亲可以不再担心。”
…。
第二天梁山王的请功奏章到,太后见到执瑜执璞立下功劳心花怒放,虽然太后还在盘算让孙子们早早回来,但不妨碍她逼着皇帝给心爱孙子赏赐。
太后乐颠颠儿:“得给个将军吧?四品将军怎么样?”
皇帝吓一跳:“母后,太高了,军心难服。”
太后气的一扭脸儿:“我没让你给三品的官职,就把你吓成这个模样。”不肯听皇帝解释,太后自顾自说着:“苏赫是谁?我在深宫里都听说他,也没有忘记他。他厉害的能打到京里又从京里逃走。却让瑜哥璞哥杀了。梁山王就杀不了他,不给个大将军称号能行吗?”
皇帝陪笑:“母后的好珍玩多赏给他们也就是了。”
“我的是我的,你赏的是你的。”太后愈发的怒目。
太上皇见皇帝劝不上来,暗暗的使个眼色,打个哈哈:“是啊,想当年忠毅侯也不是他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