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这!某正是益州张松!只是公子从何处听过张松的名号?”
旁边的郭嘉周瑜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王奇,眼前的丑人难道那么有名吗,至于激动成这个样子吗。
“哈哈!永年乃益州大才!王奇久闻大名了!”王奇知道自己这样肯定引起了诸人的怀疑,解释的十分尴尬。
“呵呵!贱名有污尊耳矣!诸位快进屋坐吧!”张松听了却十分高兴,他这次出来,就是因为自己在蜀中时,外人只传其兄长张肃之名,而不知其张松之名,所以想来京师讨个官职,将来也能回乡涨涨名声。想不到前几天在袁绍那儿吃了个闭门羹,今天却在这位有才子之名的小侯爷这儿听到了称赞,一时也管不得他到底为什么会听说过自己,忙热情的将几人引进屋里。
王奇和他谦让了一番,带着郭嘉和周瑜进了屋子。许褚和张飞不喜欢和他们文绉绉的说话,两人并没有跟进去,反而像两尊铁塔一样守在门外。
众人落座已定,王奇向张松介绍了周瑜和郭嘉,又好奇的问张松:
“永年兄昨天要找王奇是所为何事呀?”
张松闻言,并没有直接作答。
反而站起来对王奇作了一揖,笑道:
“呵呵!张松不才之人,闻公子爱才之名,特来投效!”
“什么!”王奇惊的站了起来,张松竟然主动要求投效自己!他刚刚还觉得自己的名声还不够响亮,不然就可以吸引众多的贤人来投靠自己了。所以他可不会简单的认为张松投靠自己是为自己的名声吸引。遂疑问道:
“王奇不才之人,怎敢当永年兄如此谬赞!若永年兄真想择一人投效,我到可以向你推荐一人,现任大将军椽的袁绍袁本初。袁家四世三公,本初亦以好士而名闻天下,若公去投效,必得重用!”
王奇越想越觉得张松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投效自己,说话的态度也开始有点变化,从刚开始称永年兄,到后来变成称公。
要知道,像王奇这样还没什么功名的世家子弟,在京师大量招募门客是十分忌讳的,当初袁绍以好客闻名,手下门客众多,但他的叔父袁隗知道后却狠狠的斥责了他一顿,认为他这是在给袁家招祸。
以袁家这样的身份,尚且不敢随便招募门客,他王奇就更不敢了。原来收郭嘉,那还是因为他年纪小,不会引人注意,至于徐庶和许靖等人,则是挂名在他老爹王允那儿。而后来收的许褚张飞,在外人面前基本上都是称他为公子的,并不称主公。尤其是在王奇收留了关羽和张飞之后,王奇爱才好客的名声就在洛阳传开了,但王奇对此类事情十分顾忌,生怕被“十常侍”察觉了,借机除掉自己。所以此时听了张松的话,难免就有点猜疑。
第三十三章 白马有贤(下)
那张松见王奇如此说话,却并没有怎么生气,反而苦笑道:
“张松早闻袁本初之名,所以来京师后第一个找的就是他,只是他见我面容张的丑陋,不但没有收留我,连袁府的大门都不让我进去!”
张松说得很直接,并没有隐瞒自己曾找过袁绍,连自己在袁绍那儿吃了闭门羹这样的丑事,也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至于那样说是不是给王奇面子,他到是没考虑。
王奇看他说的直爽,心中有几分相信。对张松第一个找的不是自己并没有介意,只是仍犹疑道:
“即便如此,京师中好客之人颇多,而王奇之名声并不张显,永年兄为何会来找王奇呢?”
“呵呵!张松来京师已有几日了,拜访了各位好客之人,实在是因为张松张的太过丑陋,竟然无人愿意收留。刚好前几天听闻公子义收关羽张飞之事,昨日又见公子见了张松的丑陋面貌并不嫌弃,反而对张松执礼有加,公子可是多年来第一个在刚见面时就如此对张松之人。张松遂起了投效之心!”
原来如此,王奇心道,这张松看来是因为张的丑,自小没少受别人歧视,所以在昨天自己对他微笑点头后,就对自己产生了知遇之感,才起了投效之心。想想古代的奇人异士也真是特别,他们往往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恩惠而舍身相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更是至死不渝。想不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就引起了眼前这位奇才的知遇之感。不过想想张松真的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名而投效,心中又觉得有点失落。
“哈哈!若真如此,能得永年兄相助,王奇如虎添翼矣!”王奇既然消除了心中的怀疑,对能得到张松投效一事当然十分高兴了。
“如此!张松拜见主公!”张松听见王奇答应,忙对王奇作了一揖。
“快快免礼!”王奇忙扶住张松,又道:“今后在外人面前不必称王奇为主公,直呼王奇表字即可!”
“呵呵!张松既为家臣,怎可失了礼数,外人面前称主公为公子即可!”张松却并不是一个愿意轻易妥协的人。
王奇无奈,只得答应了。
旁边的周瑜刚见张松那丑陋的面容时,到是有三分不喜,后来听自己的结义大哥王奇称赞他是一位大贤,知道这位大哥看人一般都不会错的,马上收起了轻视之心。此时见张松已经认了王奇为主,还是小孩脾气的周瑜,忙拉着张松的手就道:
“刚才我大哥说永年兄是益州大才,不知有何大的本事?”
张松知道这位主公的结拜兄弟时要考较自己,刚好他也有心在王奇面前现实一下自己的才能,就笑着答道:
“区区不才,尚能过目不忘!”
“哦!有何为证?”周瑜有点惊讶,他自负才高,但想要过目不忘却是绝对作不到的,不过他接受王奇教育,已经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并没有表现的失态。
旁边的郭嘉听了也是一惊,过目不忘他自认为也做不到,不过他知道要是能过目不忘,那在学习时就能占很大优势,光这一点,就能显示出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的才能了。刚好他因为爱看书,袖中还带着一本从王奇书房中带来的原版《六经正义》,这还是用老式的蔡侯纸做的呢。虽然在王奇造出白纸后,《六经正义》已经被抄写了很多部,但是在市面上并没有流传。对方从益州远道而来,想来应该没读过这本书,就取出来道:
“这儿有《六经正义》一本,永年兄能否看一边就背出来?”
张松也并不答话,只是微微一笑就接了过来,一业一业的开始翻看起来。
等把书翻看完了,随手就又递还给郭嘉,也不等他诸人开口相问,张嘴就开始背诵书中的内容,郭嘉和周瑜连忙翻开书对照,王奇却并没有动作,因为他知道,张松确实是有这么个本事。但郭嘉和周瑜却不信邪的一字一句对照着,直到张松背诵完最后最后一句话,才对张松大声赞道:
“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王奇亦微笑着对张松点头,虽然当他真的看到过目不忘的本领时,也是十分惊讶的,但他知道有时候为人主上,就的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在臣下心目中高深莫测的形象。
“此乃小技耳!”张松谦虚道。
“好了!永年之才确实不同凡响,我看永年住在寺中多有不便,还是随我搬到府中去住吧!”王奇见识到了张松的才能,就不放心他一个人住在外面。
“主公若不想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