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黄粱三国 > 第75部分

第75部分(2 / 2)

当初王奇的意思是让韩遂来洛阳和自己会面,但是韩遂怕死,说什么也不敢来。对于王奇提出的自己去他的军中见他,也不是十分同意,最后只好选定在黄河畔的孟津渡口会面。

双方随行的人员不多,王奇只带了许褚、典韦近卫的三千弓骑。韩遂也只带了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四个部将,和五千兵马。(这里不根据历史,根据演义。)

“听闻王豫州三万弓骑攻虎牢,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呀!”

“久闻韩并州麾下八部军马纵横西凉,近日见了果然是军容鼎盛呀!”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刚一见面就开始较劲了。

王奇当初以为韩遂能想那个差点让自己上党的计策,肯定是有什么能人给他出的计,后来听成宜的口风,竟然还是韩遂自己的计谋。王奇也不由暗自叹伏,人家能纵横西凉这么多年,他的盟友死了一个又一个,就他自己一点事情都没有,果然还是有点真本事的呀。

“听成宜说,王豫州有意和我结盟呀?”还是老狐狸先开口。

“呵呵呵!韩大人恐怕听错了,我是有意和西凉军结盟!”王奇笑道。

哼!别以为我就只能和你结盟,只要多花点时间,我还是可以和马腾联络上的。按照历史,现在的马腾也应该在准备讨伐李郭等人呢。

“哦!这样呀!呵呵!你看我老糊涂了不是!”韩遂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不过凉州刺史乃是我的结义兄弟,他的事情我也可以帮他决定,只是不知道王豫州准备拿出什么样的诚意呢?”

“什么样的诚意当然要看两位大人能拿出什么样的帮助了!”王奇不动声色的道。

“哈哈哈!西凉男儿人人善战,随时可以出动二十万兵马!”韩遂笑道。

王奇听了眼睛一亮。

二十万兵马,自己的豫州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不一定能随时出动二十万兵马呢。以前看到演义中说到西凉兵,动则就是十万,几十万的。现在听了韩遂的话,才有点明白过来,原来凉州的男儿,就像匈奴,乌桓这样的游牧民族一样,也是全民皆兵的。心中也暗自庆幸,幸好现在凉州已经不是由李郭控制,不然自己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若两位大人愿意出动二十万兵马助我,我愿意让出长安,以潼关为界,和两位大人结盟!”王奇欣然道。

长安虽然是一座大城,但是现在的繁华程度是远远比不上原来的洛阳的,而在面对凉州时,几乎无险可守。得了她,反而会让自己用大量的兵力来守卫她,收获可能还不如付出的多。不如只占了潼关,以潼关的险要,只要有少量的士兵,就能阻挡不善攻城的西凉军了。

“哈哈哈!长安是不错!但却不是我想要的!”韩遂突然说道。

他也看出王奇不是好相与的人,与其模棱两可的猜谜,还不如打开天窗直接说了的好。

王奇听了并不说话,只是拿眼睛看着韩遂,等他提出条件。

老狐狸估计是想让自己帮忙迎汉帝,只不过真要这样提出来,那联盟恐怕就谈不成了。王奇内心并非不乐意这样做,只是考虑到手下几个人的感情,王奇还是不会答应的。而让自己欺骗韩遂,他为父报仇就是为了一个名声,可不想因此把名声搞臭。

“唉!”韩遂叹了一口气,神色黯然的道:“我虽然和寿成情如兄弟,但是俗话说的好,一闪难容二虎。凉州也容不下韩马两个人呀!”

王奇听了一愣,他当然知道韩遂和马腾是面和心不和的,此时听了韩遂的口气,似乎是马腾的不是。

“所以我想让王豫州在杀了李郭四人后,帮我一起攻下并州!在此之前,我的四万士卒愿意和王豫州一起攻略长安!”韩遂突然精神大振的说道。

原来如此!王奇心中叹道。原来是想让我把他攻略并州呀。只是很奇怪,虽然他的实力想要拿下并州有点困难,但是也根本不一定要找上自己呀,如果袁绍得了他的相助,应该是很乐意任命他为并州牧的呀。

而他的这个提议还真是让他有点为难,并州现在被张辽控制了大部分,如果帮助韩遂打并州,那不是帮别人打自己吗。虽然自己可以先在名义上答应他,但王奇知道那绝对会对自己今后的名声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韩大人!并非王奇不想和你结盟,实在是因为在下早就和匈奴中郎将张辽大人有盟约,互为攻守,所以恕王奇不能答应这个要求!”

王奇如果想不计较名声的统一中原,他早就成功了。而且现在韩遂也不是一个很好糊弄的人,谁知道他刚才说的是不是真的。因为前几次都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把几位军师定的好的计策都给弄砸了,这次就特地一个人前来,想顺便锻炼锻炼自己。

王奇细细的思考起韩遂在历史上的事件,想尽可能的从中了解到他的为人。

“哈哈哈!好!爽快!”韩遂听到王奇拒绝,不由得愣了一下。在他认为,这是对王奇很合算的事情,王奇这样的聪明人,应该是回答应的呀。但此时反而突然开口称赞王奇起来。

“王豫州愿意将自己这么重要的秘密都透露出来,那韩某人也不能再瞒你了。我其实是想攻下上党,迎天子到长安,所以还请王豫州不要见外呢!”

王奇此时正想到了韩遂的另一个身份,就是西凉铁枪盟的盟主,马腾只是铁枪盟中的一个小角色而已。如果刚才他不说一山难容二虎这件事情,自己恐怕还真被他唬弄过去了。虽然马腾在西凉的实力不弱,但现在西凉还是由韩虽说了算的。所以刚才韩遂露出一副不想兄弟相残,黯然离开的表情,完全就是装出来的。

他这个铁枪盟盟主可从来没想过安逸的待在一块地方,估计应该是看董卓的二十万西凉兵就能把持朝政,所以想学他的样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偏偏李郭占据了长安和潼关,让他们没有了进入中原的门户,所以才不得不绕道派了四万兵过来打探。

本来估计是想用这四万兵马来个里应外合攻下潼关的,只是等他们到了这边,洛阳的政局已经发生了变化,想不到自己也要打长安,就想找自己来当炮灰。等到双方打下了长安,消灭了李郭等人后,估计他和马腾应该会合起来消灭自己这个敌人吧。

哼!既然如此,那也不要说我欺骗你们了,只要到时候你们先攻击我,名声搞臭而得不到好处的就是你们了。看到时候谁消灭谁吧。

“好!既然如此,我们就击掌为誓!你们把我杀李郭诸贼,我帮你们迎天子去长安!”王奇道。

“啪!啪!啪!”

三声完毕,一个各怀鬼胎的临时盟约就签订了。

第九十一章 初战潼关

潼关,是连接洛阳和长安的重要关口,在黄河大曲部东端南岸,古时为桃林塞地。汉末年间才开始设关,原称冲关。后因为关的西面就是潼水,才改名为潼关的。

潼关地踞山河狭谷之间,南倚东西绵亘之华山,北濒黄河天险,隔河与风陵渡相对,东连函谷,西南有禁谷(禁坑)天堑,地势险要,扼控风陵津渡要冲,束禁东西通衢,故而有“潼关固则全秦固”之说。

在汉代之前,保护长安的历来是函谷关,但是在汉武帝年间,新安县有位楼船将军叫杨仆,因“屡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而“武帝意亦好广阔”,把函谷关迁建到新安。这么一迁,函谷关保护长安的作用就减小了,反而成为了保护洛阳的一座重要关卡。当初黄巾之乱时,汉灵帝就曾设立过以函谷都尉为首的八关都尉保护京师洛阳。

为了不让长安没了保护,汉末年间就又设了潼关。在现在的人眼中,想要强攻下潼关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韩遂认为王奇肯定会答应自己的原因。但实际上,王奇对潼关并不是太在意,读过后世历史的他,早就知道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