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幻之盛唐 > 第453部分

第453部分(2 / 2)

盐啧海米,晒干的生鱼丁,烤青豆角,半只白切的猪鼻子,凑成四样下酒的小菜,半壶新酿的地瓜烧。佐味的是一声接一声的叹息

“那是谁啊怎么一份苦大仇深的脸子”

“你不知道么,那就是灰熊猫啊。他又死婆娘了

“这又是怎存回事

“说来话长”

原来谢翎文这一批将士,是从安东轮换下来修整的,正好赶上长公主殿下的征召,不吃劳苦奋勇冲杀在前,第一个突入洛阳城中,但是悲剧也是由此开始的。

本来老谢家又给他说了门亲事,对方是河东不得不小的将门也是个军头的女儿,众人之间了一面,却对这个新秀女婿很有些看对眼的味道。只是造化弄人。随着那些将门子的反乱,这家人也卷入逼宫的逆乱中,结果街巷的混战中,他亲手斩杀了自己的未来岳家和大舅子,消息传到家里,那个女子当场就疯了。

虽然老谢不顾物议,亲自上门去接人。却只得到对方砍刀他被惊吓的跑出去跳井而死的噩耗……

长安暗室刑房中,几个伤痕累累的人,被撕掉的袖标,领章昭示着他们曾经身为军人的身份。

“枢密大人一手创建这个体系才过了多久,就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自立门户了

站在黑暗中监刑的人,失声冷笑道。

“你们倒是好气魄

“我们只是想让枢密大人不再束手束脚而已,为什么让那些尸餐素位之辈,长久把持高位,我们空有巨大的能耐,却甘于平淡不作为……

其中一个人挣扎着抬起头来,翻开肿胀的眼皮道。

“你不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么

“只是不想牵连太多一切自己担待好了”

“放屁,枢密大人还用担心你们的牵连

“再说你说自己担待就能当代了,不管你走到哪里,生是龙武军的人死是龙武军的鬼“军中有人对我不满权位越高,越意气消磨。贪恋安逸,不愿作为”

听到这个消息,我楞了下苦笑起来,整顿内部情报系统,却得到这

上受降城信息拦截事件的背后。居然牵涉到军中的某些青年团体。

只能说,任何地方都有激进的少壮派。凡事都有两面,鼓励尚武精神的同时,军国主义教育,很容易培养出一些偏激的东西,比如对我作为这个体系领头人,性格方面的不满意,明明拥有强大力量和见底。却懒于作为的难以理解。

他们毕竟进入这个团体时间比较晚。又不象韦韬等高层一样和我的默契和了解,也不比刘伯周等中层骨干,对我有些近乎盲目的崇拜情结。年轻气盛,充满热情和冲动,见识了太多新生事物和先进的东西,有些人不免自我膨胀起来,不那么愿意安于现状。

这些年龙武军轮边的士官,被弹劾私刑边衅,以谋求战功和俘获的的例子也不少,事实上安禄山史思明之辈,也是这么起家的,不过好歹受害者是外族,遇到投诉也是轻描淡写淡化处理算了,显然也带来另一些负面效果。

其中一些,被皇帝身边的新兴势力吸引。结合在一起想做点什么改变现状的事情,于是被敌对阵营某些有心人,反过来利用之下,变成一场临时危机下的推波助澜的力量。

“有多少人牵涉进去

我叹了口气说道。

第五百一十三章 在路上

第五百一十三章在路上……

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中

我已经在急匆匆赶往洛阳的路上。厚厚的狐裘大氅和羽绒夹衣,挂壁和地板上的柔软的金毛驼绒织毯,足有一寸厚,再加上烧的热熔融的水汽暖炉,但还是挡不住丝丝渗进来的寒冷气息,

雕花漆才的案几上摆着热烘烘的甜酒啧梅子泡饭,碳炉上是汤滚滚的羔子火锅,羔子是夏末出生,用甘草,芦根喂养的三月乳羊,只选最肥瘦相宜的肋下,切成薄片。经红油高汤一滚,入口即化,就像鲜美的味道在口腔中绽放开来。

我要赶在过年前到达洛阳与小丫头、阿蛮她们会合,参加除夕正月的大朝拜,然后参加春晚一样场面宏大却淡然无味的会宴和歌舞献艺,站在文武百官领头人群中,说一些皇帝陛下万寿无疆,太上皇永远健康之类的官样套话。

之前还要给皇帝献俘献表,祭告太庙,好歹是在草原上打了一战。虽然打得有些莫名其妙,告捷的露布已经先行一步快马加急送出去了,也算是对动乱后的朝廷的一种变相力挺。

没办法,我不在的时候,皇帝小白好像搞了一堆大动作啊,结果前些天洛阳又生一次大规模反乱,乘各路军帅汇集洛阳朝揭天子的机会,洛阳的部分驻军勾结外军队皇帝进行逼宫,连皇城都被人给打了进去,这件事情闹的很大,牵连的人太多,于是为了帮衬善后事宜,我还得赶过去给他压阵镇场子。

虽然我接到消息立马出,这一路上各种消息,还是象流水一样的汇集而来,

西北路没有司马太大的变化,但已经可以确定,河西泾州刺史高晖,陇右鄯州长史魏继,相继叛投了吐蕃。

河北方面,皇帝小白,封鲁王适为雍王,另一方面又训诫朝臣不得妄议皇嗣。赐内外官、勋、爵、职,重新厘定功臣等阶,头等给赐铁卷,藏名于太庙,绘图于凌烟阁。初定大概有七个人,据说我也有一份。其他的待遇还有,三品以上给除受官一子,五品以上勋、爵受两转不等。

转任散骑常侍张休为广州市蕃使,放起居舍人杜穗为道州司马,另有秘书郎卢景亮、集贤殿校理归崇敬、左庶子马有麟、司农少卿张光奇扥美国一大批天子提拔的近臣,被外放各地。

略减河北、都畿道民负,户三丁免一庸,回纥寇略的丰州、九原诸边,免今岁租,战死的丰州防御使马望等一干军民,追封官爵赠赏不等。

但最关键的一条是,通政司已经明旨布,接着这次清算的机会,继续推行削减门荫,改变承荫袭爵制度,以国家过于宽待,某些人德行败坏为由,提高承袭的门槛和要求……说实话,当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我楞了一下。第一反应是,皇帝这是不惜代价,对某些人痛下狠手了。

随后又有些明白,那些军帅为什么要作乱了,如果皇帝一开始就有这个动议,再加上先前重修氏族志的消息,简直是要把河北的传统势力一扫而空啊。再加上这些这些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施行时间不算长的新科举法,开始显露出其后续的影响,科举取士的规模和层次都增加了,但是这个庞大的国家,每年因为告老病退调任罢黜乃至以外身死等缘故,空出来的职位增加有限,站在起跑线上的人更多了,竞争也更加激烈了。

难怪这些人会破天荒的联手玩兵谏逼宫……

但反过来说,因为这次作乱的多是那些多少有点背景的将门子,

他们依靠父辈的功劳,轻易在军中占据不少位置,有人脉帮衬,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让他们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平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甚至波澜不扬,但在关键的时刻,一些人的立场转变,却是在内部给了,满腔抱负和雄心壮志的新朝要命的一击。

反而是那些科班武举出身的,因为多数人根基太浅。反而没多少人卷入逼宫的逆谋中,反而是最危急的局面下,在皇帝身边战死到最后一刻。

因此这次门荫改制,只增加了一条就够了,凡中外军将士铨选,武举优于学进,又优先于门荫。对将门世家的冲击,可想而知。

皇帝还下令重新选拔军中孤儿,放宽年龄和出身标准,并将内六营的龙骧营的旗号,给予那些表现英勇的幸存者,又将虎贲营的旗号给予那些护驾出了大力的藩姓质子,

另外,

卫王泌被赐死了,他是肃宗的第五子,因为小丫头的缘故,我见过一面,只记得他矮矮胖胖,有点过早福的味道,一个存在感很低的嗣王,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对方,新君登基后。为了体现皇帝优待兄弟,才由新昌王转封卫王的,这或许是那些人找上他的理由。本来他可以混吃等死舒服的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所谓天家容不下套多亲情?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