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混在东吴吃软饭 > 第64部分

第64部分(1 / 2)

>

法正也不知道这些谣言是怎么样传出来的,总之,民众们对于来自于东吴的事物格外的关心,依然关心到了只要是有关东吴的,那众人就围着去听。

若再让这些有谣言传下去,只怕成都城内会生事端的,法正认为,与其让民众们胡乱去传,倒不如让他们见识到真物的好。

于是法正就找上了吴湘。毕竟这是从东吴带过来的东西,若成都城内想要推广,必须要经过东吴方面的同意。

吴湘道:“东吴风的曲子和舞蹈,都是民间自我创作的,实在是见不得台面,难登大雅之堂,不过,若是民众们都学得了那样的舞步,日夜都跳的话,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倒是可以的,因此,将东吴风的曲子和舞步推广出去,倒也不难;至于东吴的国宴,实不相瞒,这是我东吴之物,若要推广,必须知会东吴的主公才行,而且法大人想让每一位成都城的民众都品尝到百鸟宴的味道。只怕不太可能。”

法正道:“关于这一点,吴先生,我的意思是在成都城内,开一家东吴的餐馆。餐馆里的菜品,则是来自以东吴的菜品,至于这压轴之菜,自然就是百鸟汤。当然,也不是每一位百姓都能够品尝到,百鸟汤既然煮制耗时。那么自然就价格不菲,想要吃到并不容易。

如此一来,东吴商人便能够从中得到不少的报酬,可谓一举两得,不知道吴先生意下如何?若是吴先生同意了,还请吴先生致信给孙将军,向她请示一下。”

吴湘想了想,道:“既然是法大人所求,我自然却之不恭。”

于是吴湘便致信孙仁,将法正的话原封不动的转告,而孙仁的回信则是在一月之后,在信中,孙仁说,目前吴蜀是属于联盟的关系,因此东吴的国宴,应当是蜀中的国宴,对于法正的要求,自己非常的赞同,并劳烦吴先生,将东吴的舞步和国宴在蜀中之地推广下去。

既然有了主公的首肯,东吴的舞步和国宴便开始在成都城流行了开来。

吴湘特意请了熟悉东吴风舞步的舞女,来教授成都城的民众们跳舞,选一处开阔之地,舞女在现场领舞,跟着跳的,往往有数百人之众。

东吴风的音乐节奏感极强,而舞步简单,非常容易上手,民众们趋之若鹜。

在强烈的音乐声的伴奏下,民众们跳一个时辰的舞,往往累得满头大汗,不过回家休息却非常的好,第二天精神抖擞。

在成都城内所居住的人,多是蜀中一带的富人,富人们衣食无忧,却非常怕是,一听说跳东吴风的舞步能够延年益寿,自然都蜂拥而至了。

这就是所谓的流行!

当然,东吴风的舞步跳着简单,却也非常的单调,但是吴湘所派遣的舞女们所教的舞步,却不仅仅是东吴风的舞步那么简单,吴湘还让舞女们教给民众们另一些强身健体的操法,有了变化,民众们自然不觉得枯燥了。

舞女们教授民众们的舞步,除了东吴风之外,还有第七套广播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九套广播体操等……

每日一到酉时,成都城的民众们就济济一堂,开始跳操,最初的时候只有几十人,后来这跳操的人数越来越多,竟然达到了数千人之众!

如此数量的民众聚集,成都城的官员们却毫不在意,一方面与东吴通商的关系,使得成都城内民众聚集的次数越来越多;第二方面则是关于东吴舞步的推广,法正早已经知会了各部门,因为跳操并不会滋生祸端,而民众们也乐在其中,又有哪个不长眼睛的去阻止民众们的行为呢?

至于东吴的两件宝物的第二件百鸟宴,其发展却不似东吴风的传播那么迅速,虽然民众们对于东吴的国宴非常的好奇,但是要想让民众们品尝到百鸟宴的滋味,却没有那么容易。

吴湘命人铸鼎,铸鼎的钱,东吴商会出一半,另一半,这是由成都城的府衙出,两家共同负担。

吴湘还在成都城内又找了一处风水宝地,用于建造东吴餐馆,东吴餐馆的建设,虽然不如东吴会馆那么奢华,但是也相当耗时间。

东吴餐馆的建造完毕,是在动工之后的一月之后,不过在东吴餐馆竣工的时候,东吴风的舞步早已经在成都城内流行开来了。

现如今,就算是成都城内的民众,只要有钱,也都能够吃到来自于千里之外的东吴柴桑城的正宗菜品了,如果他们的钱足够多的话,他们就有幸能够吃到由一百只麻雀放在鼎中所煮的百鸟宴。

第六章农人

赵四是蜀中一位普通的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日辛苦,却终日吃不饱。

不仅是赵四一人吃不饱饭,赵四的老婆孩子,也天天饿着肚子。

自都江堰建成之后,蜀中一直被称为“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粮食产量极高。

但是这也仅仅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蜀中一带的农人,日子却并不好过。

刘璋骄奢淫逸,在他的治理下,农人的赋税极高,农人们自己要吃的粮食,也被迫上缴官府。

而刘备以仁义之师,讨伐刘璋,最终得到了蜀中之地。

农人们以为刘备仁义,并将会减免农人们的赋税,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自刘备当上了益州牧之后,农人们的赋税不仅没有减少,还多收了一成。

在官面上,刘备对农人们说,为了兴复汉室,必须要征兵,而为了豢养军队,有需要粮食和钱。

刘备以大义为前,对农人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可是兴复汉室,又与这些农人们有什么关系?

然而纵然是极度不愿意,农人们也还是乖乖的将自己手里的粮食交出去,而只留下了少量的粮食度日。

赵四的家中,存粮已不是很多,他必须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家中的妻子孩子,连同他自己,一天也只能吃一顿饭。

许多的时候,赵四和家人就算是再饿,也会忍住不吃的,因为他知道,若是一天多吃了一点,那么很可能明天就没有饭吃了。

在理想的情况下,赵四还能够支持到月末,到了月末,田里的稻谷就有收成了,到时候。要藏起来一点,不能让官兵看见。

赵四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过,他的邻居王五的日子,近日却过得不错。

王五和赵四同为农人,所必须缴纳的税钱,和赵四都是同样的,而王五的地,甚至比赵四还小。

可是王五近日家中却颇为富足,不仅每天能吃两顿饭。而且在他家的餐桌上,还能够看见鱼肉。

难道说,王五的家中发财了?

赵四非常的不可理解,看着自己的家中妻子孩子还在饿着肚子,赵四决定去问一问王五,王五是邻居,若是有财路,是一定会告诉自己的,就算他不肯。赵四决定去求他。

一日,赵四买了一只鸡,到王五家中拜访。

王五见赵四带了礼物而来,知道他一定有所求。便道:“赵四,你这又是何必呢?你家中揭不开锅,哪里还需要破费来瞧我?”

赵四一见王五客气,顿时也不再顾虑。便道:“王五,你可要给我指条明路,这日子。根本就没法过了!官府征粮,根本就不管我们农人的死活,平日的赋税已然很重,若是打起仗来,就连家中藏起来的粮食都会被收刮一空,我家中的妻子孩子,都快饿得走不动了,王五,你倒是说说,我应当怎么办?”

因为是邻居,所以王五对赵四也是非常友好的,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王五虽然近段日子过得不错,但是他也是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些穷兄弟的。

于是王五道:“赵四,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路就在前面,肯不肯走,全在于自己。我知道你为什么找我,因为你瞧我家近日过得比较富庶,家中妻子孩子能吃饱饭,能穿好的衣服,能有肉吃。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