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门外吐了个天昏地暗,勉强的平复了心情的李素,一手扶墙,一手拍胸的走进良医坊的前铺。 不曾想,才刚进了门来,未及与翎钧致歉,就又听到了柳轻心的这番,关于“口条”的说辞。 胃里,一阵风起云涌。 李素夺门而出,直奔街角墙边而去。 这一次,却是连酸水,都吐了出来! 他最爱吃的食物,是鹿rou,刚才,已被柳轻心和翎钧的“唱和”,毁得“体无完肤”。 现如今,连仅次于鹿rou的牛舌,也遭了柳轻心“祸害”! “蛇儿口中信。” “黄蜂尾后针。” “两者皆不毒。” “最毒妇人心。” 李素咬牙切齿,一字一顿的,念出了昔日里,他姨娘薛氏,曾跟他说过的告诫。 枉他还以为,柳轻心是个纯良干净的女人。 可如今看来…… 若说的好听些,可当她是单纯的过了头,把人命,当成了能挥之即来,拂之即去的玩物。 若说的难听些,便是把她说成是,视人命如草芥的魔头,都毫不为过。 这种女人,远比生活在燕京的那些,自以为是,只知宅院争斗的女人,要难控制的多,可怕的多。 想来,以三皇子朱翎钧的脾性,也只有这种,会让他觉得邪性又与众不同的女人,才值得征服一番的才是! 想到这里,李素缓缓的站直了身子,往墙角里,又吐了一口唾沫。 嘴里又酸又涩。 距离这种,让他难受至极的感觉出现,已有许多年了罢? 上一次,是在燕京,他亲眼目睹的,他姨娘薛氏,被狼群分食之后…… 仰起头,看了一眼,颇有些暗沉的天空。 李素抬起手臂,用衣袖,揩干了眼里的晶莹,然后,深吸了几口气,转身,往良医坊前铺走去。 战争尚未结束。 他这将领,岂能提先离场! 重新进了良医坊前铺,李素便见到了已经起身,准备跟翎钧告辞的李虎跃。 他的左手,被两块儿木板夹着,除了拇指还能活动,其他四指,都被固定的死死的,仿佛,一条垂死的鱼。 见李素回来,李虎跃忙快步走到了他身边,面露关切。 “你可觉得好些了,素儿?” “若着实难受的厉害,便烦王妃帮你看看罢!” 本想如往日般,用左手拍李素肩膀,奈何抬起胳膊来,却见到了,自己被包成了粽子的左手。 李虎跃尴尬的笑了一下,放下了胳膊。 他从没觉得,柳轻心如此儿戏的治疗方法,能治好自己断了的手骨。 只是,现在的他,并不敢当面翻脸,扯了这布条和木板罢了。 他原本想着,以废掉一只手为代价,与翎钧搭上关系,不曾想,偷鸡不成蚀把米,手没得到正经治疗,翎钧,也没对他留下好印象! “应是因见到兄长,高兴过度,早饭多吃了一碗米的缘故。” “已经无妨了。” 面对李虎跃的关切,李素憨厚的笑了笑。 虽然,这附近的人都在传,说这位准王妃医术精妙,能连咽了气的人,都救活过来,但,他一个半点儿毛病都没有的人,让她瞧个什么劲儿? 万一让三皇子朱翎钧觉得,自己矫情或对王妃不敬,他之前的那些个努力,岂不是全废了! “无妨,自然最好。” 搭上了翎钧的李素,身价已不同于往日。 只勉强算是在翎钧面前,混了个脸熟的李虎跃,哪里还敢与他为难? 想到之后,自己将要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仰仗他跟德平伯李铭美言,从未遭过如此“耻辱”的李虎跃,用力的咬紧了后槽牙。 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 他李虎跃又不是傻子,怎可能,拿自己的脑袋,去撞又冷又硬的屋檐! …… 离了良医坊,两人便乘马车,回返江南大营。 李虎跃是文官,早已习惯了乘坐马车,而李素,这本就不喜乘车,如今,又不得不面对李虎跃“胁迫”的人,坐的,可谓如临针毡。 “素儿可用过,王妃调配的这种药膏?” 李虎跃本想,一上马车,就动手拆解左手上的束缚。 然临到要动手了,才突然发现,之前的钻心剧痛,已然消弥。 他不是没受过骨伤,但像这种,刚刚涂上,就能彻底止痛的药膏,他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就算治愈不了断指,能临时止痛,也是好的。 待回了燕京,找到大医馆的大夫面前,再拆解也不迟。 李虎跃这般想着,便收了准备拆解束缚的右手,向后,倚在了马车的软垫上。 “近期,素未受骨伤,不曾有幸得王妃妙手。” “然营中将士,倒是有去跟她求过的,据说是,只消遵照她的交待,忍耐上天工夫,便可痊愈。” “大到骑马摔断腿,小到支灶折了手,无一留下残疾。” 柳轻心的医术如何,李素不敢妄言。 若说好,万一,李虎跃的手废了,自己定会变成撒气对象。 若说不好,保不准,李虎跃会跑去三皇子朱翎钧那里,告自己一顿刁状,踩着自己肩膀,与其建立亲密关系。 所以,他只说,自己从旁人那里听闻的和亲见的。 这样,纵是李虎跃的手当真废了,他也能拎的出几只替罪羊来,而不用“亲自”倒霉。 “旁人都是天,为何,我却要七天?” 听李素说,已有不少人,被柳轻心治愈,李虎跃对自己的手,是否只经历这般粗糙的治疗,就能痊愈这事儿,仿佛又多了些期待。 如果可以,他还是不想废掉这只手,被人于暗地里讥笑。 毕竟,纵观大明朝史籍所载,还没有哪位宰相,身有残疾。 他不似德平伯府里的那些,没出息的兄弟,只盼着能入六部为官,就心满意足。 为臣当似曹阿满,怒携天子令诸侯。 这话,是他年幼时候,偶然自他父亲,德平伯李铭那里听到的,至今,仍记忆犹新。 他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人。 不,如果可以,他希望,那个万万人之上的人,也对他恭敬垂首,顺耳仰仗,一如彼时,被称为乱世枭雄,以一人之力,搅动天下风云的,曹孟德! “许是哥哥的伤,治得有些晚了,王妃为使哥哥不留后患,谨慎更胜往日所致。” 面对李虎跃的问询,李素谨慎非常。 之前,他讲营中之人,断骨再续,用了天,已是保守说法。 其实,据他所知,所有去良医坊接骨的人,都是三天,就卸了板子,而且,卸了板子之后,立刻就能骑马射箭,还从未有过哪个,是像李虎跃这样,要绑上七天这么久的! “哥哥放心。” “王妃医者仁心,所嘱定有因由,断不会胡来。” 说到柳轻心“医者仁心”,李素本能的抿了下唇角。 这话,应是他这辈子,说的最违心的一句,绝无“之一”。 “听说,三皇子殿下的命,也是王妃救回来的?” 身在燕京,李虎跃的消息来源,自然比李素宽泛。 昔日,翎钧于江南遭伏,他也是参与了谋划的人之一,对翎钧当时,到底受了多重的伤,他远比旁人,要了解的多。 “据素所知,治好三皇子殿下的人,是王妃的师父。” 初往良医坊拜访时,李素曾“不慎”听到,柳轻心搬她师父对翎钧的“救命之恩”出来,迫翎钧答应她的无理要求。 之后,与他同往的李铭亲信,携暗账抄本返京禀报见闻,想必,也将此事,一并告知给了李铭知道。 李素不敢赌,李虎跃的这番问询,是不是明知故问的试探,所以,便干脆的对他如实以告,以防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听说,王妃的师父,是位世外高人?” 姜如松吃了世外高人送给隆庆皇帝的秘药,与蓬莱公主和四个宫女大战三千回合的“故事”,早已在燕京传开。 如今,许多世家王侯,都在不惜重金,找寻那位“世外高人”下落,只求能跟他买下秘药,讨隆庆皇帝欢心。 奈何,那位“世外高人”行踪成谜,连摄天门,都不愿接这种麻烦生意,更遑论,其他杀手门派? “素曾听王妃提起过,那位仙师。” 想起柳轻心刚才说的,他师父爱吃聒噪之人的舌头,且蒸煮煎炸,样样儿不拒,李素顿时觉得,胃里又是一阵翻涌。 这种人,哪里能算仙师? 叫他一声魔头,都是抬举了他去! 只是,这话儿,李素只敢在心里念叨一下,并不敢,光明正大的诉之于口。 若他敢肆无忌惮的,称柳轻心的师父为魔头……呵怕是不出三天,他就得人头落地! 莫说德平伯府不会饶他,单是燕京的那些,一心盼着讨那人好,以跟其求取秘药的世家王侯,就能让他,死出一百个花样儿来! “哦?” “王妃可说起过,如何与那位仙师联系?” 听李素说,知晓那位“世外高人”,李虎跃的眸子,不易令人察觉的,闪烁了一下。 若李素,能知晓那位“世外高人”所在,他岂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听柳轻心说的,那位“世外高人”应喜食人舌。 届时,他使些银子,让人去刑部大牢割上一圈,带去给他做礼物,讨他欢心…… “这……倒是未听王妃说起……” 李素本想直言拒绝,然话刚出口,就见坐在他对面的李虎跃脸色骤变,忙改口,补充了一句,不至令李虎跃彻底变脸的说辞。 “不过,之前时候,素曾偶听王妃提起,那位仙师,只收了她一个徒弟,自幼,便将她当自家女儿疼爱。” “素以为,如今,殿下与王妃婚期已近,王妃的那位,将她视若己出的师父,总该赶在沈家为她封箱之前,来为她添妆,才合乎常理。” 至今,翎钧也没公开表示,柳轻心是从周庄沈家上辇,还是往燕京待嫁。 要验证李素说的,柳轻心师父会来给她添妆一事,已是分身乏术,更遑论,趁机跟她师父讨喜? 若换了别人,至多赌上一把,输赢全凭天命,然李虎跃,却并不是个肯轻易放过机会的人。 他低头沉吟半晌,突然抬头,看向了坐在他对面的李素。 “索性,都不是远地,策马急行,半日便可到达。” 李虎跃一边说着,一边抬起自己被包成了粽子的左手,朝他露出了一个,危险至极的和善笑容。 “我遣人,在燕京打听,看王妃母族,是否有在彼处购置宅子的意向。” “周庄那边,我也遣人,去守在镇外。” “我手有骨伤,遵王妃嘱咐,需静养七日,这七日,你委屈下,与我共用一个营帐,如何?” 跟李素说这话时,李虎跃用了商议的口气,但李素知道,他,只是在跟他“客气”一下,并非真的,要征求他意见。 他不能拒绝。 或者说,无权拒绝。 “哥哥这是说的什么话!” “素儿的命,都是哥哥给的,素儿的什么,不能是哥哥的!” 李素忙不迭的开口应承,生怕回答的晚了,惹了李虎跃不悦。 “待回了大营,素马上命人往营帐里再支张大床,给哥哥铺上软和的新被褥!” “只是,营中艰苦,这几日,怕是要在饭食上,委屈哥哥了……” 面对李素的“热情”相邀,李虎跃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一副全心全意为他打算的好哥哥模样。 “我没有军籍。” “借你营帐居住,已是极大不妥,若再与其他兵将们同食,岂不惹人诟病?” “你还年轻。” “如今,又与殿下成了挚友。” “将来前程,必不可限量。” 说到这里,李虎跃稍稍停顿了一下,深深的吸了口气,像是思索再三,才下了决心,要把“某些”事情,告知李素。 “来之前,我刚跟父亲提议,恳请他拟个书函,跟家族,为你姨娘,讨个平妻身份。” “若此事能成,你也能得个嫡出身份,将来入仕娶亲,也能少诸多阻碍。” 出发之前,李虎跃已得了,李铭向家族提议,抬李素姨娘薛氏身份的消息。 虽然,他并不觉得此事能成,但无论成与不成,他于此时,将这人情记到自己头上,送给李素,都于他无损。 若成,李素定记他提携,日后更与他走动亲近。 不成,也可把罪过,推到其他兄弟身上,让李素与他,同仇敌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