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时与其结好,将来必定会自讨苦吃。
傅长官自己,亲眼见到了学生军的强悍战斗力,纵使亲自带兵上阵,也未必能够讨好,何况鬼子尚在晋北虎视眈眈,等着看咱自个儿闹窝里斗!张野之前对鬼子撤军的分析,确实是入木三分!
傅长官没有与学生军兵戎相见的想法。在他地心里,不论是张牧野还是阎长官,究竟都是中国人,而自己和张牧野都清醒知道,日本人才是晋绥军和学生军的头号大敌,在没有赶跑日本人之前,一切的内斗都不利于国人。再说,晋绥军就算真的要打,也未必打得过!
所以傅长官对张野的衣着视若不见,只呵呵笑着拉手说道:
“呵呵呵,牧野老弟,这才刚刚分手不久,老弟就来约傅某啦!”
张野也呵呵笑道:
“傅长官说笑了。算上这一回,小弟也只到过省城两次,呵呵,人生地不熟,省城又那么大,比小弟出生的南平镇大太多了!小弟生怕不小心迷路,闹出笑话来,所以才早早赶到长官府上,想跟长官结个伴走。呵呵。”
傅长官闻言,哭笑不得,心说这张牧野也会耍无赖啊。只得将对方迎进屋内。
张野见傅长官打哈哈装糊涂,就直截了当地摊牌说:
“傅长官见谅!阎长官盛情邀请,虽为一番美意,但是小弟却实感为难啊!”
傅长官糊涂装不成,只得明知故问地接茬问:
“牧野老弟此话怎讲啊?”
“说来话长啊,傅长官!当初我学生军是从属于省府麾下,可是省城大战之后,阎长官避至临汾,省府不知所踪。其时日军势大,我部粮饷断绝,苦苦支撑。若不是陪都委员长和军统戴长官及时施以援手,慷慨解囊,不但供给粮草弹药,还将我部全体换装美德新式装备,我学生军这才没有被逆境压倒,反而愈战愈强。承蒙委员长提拔,亲赠军旗,又先后为我部授勋授衔,并从全国各地输送优良兵源,我学生军才有终于今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委员长不但雪中送炭,甚至还调军统沈长官和忠义救国军来协同作战。深情厚意,小弟一直铭记在心,不敢忘怀。如今阎长官庆功舞会,特地着人送来中将军服一套,小弟虽然感激,却愧不敢领,盖因委员长赐装在先,阎长官馈赠在后啊。”
“然而长者赐,不敢辞,所以小弟特意提前拜请傅长官,从中斡旋,转呈阎长官座下!张牧野和学生军均为三晋子弟,绝对不会忘却根本!守土抗日,是为本职,一旦将日寇驱逐出境,学生军自当解甲归校,恢复我学生本色。至于抗日之外的事情,就非小弟所能思虑周全的了。”
话已挑明,傅长官不能再假装不知。他沉吟良久,才徐徐说道:
“牧野老弟多虑了!不论老弟身着国军将服,还是穿我晋绥军装,都一样是我三晋子弟嘛!傅某一贯认为,不论何等身份,只要举旗抗日,就是友军,更何况你我同出一脉!今日之事,傅某自会向阎长官解释清楚,绝不令老弟为难,请老弟放心。”
张野拱手笑道:
“傅长官盛情,小弟心领!刚才泉阳来电,十家庄之敌,又在蠢蠢欲动。军务紧急,小弟参加完舞会之后,就要直接返回部队了。日后傅长官有暇,还请大驾光临,让小弟一尽地主之谊!”
两人相视一笑。
晚上地舞会,果然金碧辉煌,笙歌艳舞,极尽奢侈能事。
作为地主的阎长官,在看到张野一行均身着国军制服之后,果然沉下脸来,颇不高兴。而张野不卑不亢,从容应对,处处不落下风。不过舞会里均是晋省头面人物,傅长官又从中解释斡旋,总算应付过去。
张野见阎长官兴致不高,只好打消了与其面谈的想法,而是将自己的来意明白告诉了傅长官,请他向阎长官转达。傅长官当然知道学生军割据一方已民是既成事实,阎长官也无力改变,何况学生军还有陪都方面支持。所以他一力承担此事,答应劝说阎长官。
张野目的达到,生怕夜长梦多,也不管舞会尚未结束,便匆匆带人连夜离开省城。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二十七章 厉兵秣马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匆匆地过去了。
水深火热的中华大地上,战事如火如荼。
受挫于晋省的日本侵略军,并未停下罪恶的脚步。在花费巨大代价攻下徐州之后,华中日军沿陇海铁路西进,占领开封,意图沿长江而上,迂回包抄武汉。
委员长为了阻止日军前进,打乱日军两路进攻的计划,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河水经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泛。中原百姓,受灾者不计其数!昔日繁华的中原大地,变成了泥泽滔滔的黄泛区,千里无人烟,路有饿死骨,幸存的百姓,不得不拖家带口向内地逃荒。
而来势汹汹的日军,也被迫向黄泛区以东地区撤退。由日军华中方面军改编的华中派遣军,因此中止了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华中派遣军烟俊六司令官,调遣第师团从合肥南下,波田支队在安庆登陆,沿江西进。持续四个月,波澜壮阔的武汉会战,拉开了帷幕。
由于日军集中兵力进行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在晋省举步维艰的华北方面军,也抽调了部分主力南下,晋省的战局,出现了难得的平静。
晋绥军收复省城后,沿铁路北上,开始进攻忻州、定襄。因为部队装备落后,缺乏重武器,在拚死防守的日军面前,损失惨重而收效甚微。
从太杭山上下来的八路军,活跃于十家庄一带,并北上占领了五台山,进逼平型关灵丘一带,侧面威胁忻州、定襄的日军守卫部队。迫使日军不得不经宁武退守大同。而十家庄日军得到了增援,死守不退。八路军缺乏攻坚作战的经验,尚不能对十家庄构成威胁。
就在全中国都弥温着滚滚硝烟的时刻,学生军控制下地广大晋东南地区,却是一片和平繁荣的景象。
自从向东占领娘子关、井陉关,歼灭第师团和向西光复省城之后。学生军停止了用兵,全心全意整顿扩编部队,努力发展辖区内的经济。
由于黄河泛滥和内地战乱,无数难民慕名涌入相对和平安定的晋省,为战乱后的三晋大地带来兴旺的人气。
学生军趁机大量招收人手,用于开设工厂、耕作田地和壮大部队。难民中亦有不少经过一定军事训练地预备学生后备人员,他们成为了学生军各师炙手可热的争抢对象。
沈最率领“忠义救国军”主力,在顺利接收卫长官留在中条山的装备的防务后,也终于返回了榆次。张野则正好顺水推舟。将学生军主力从榆次调回泉阳,把“忠义救国军”放在了晋绥军和学生军中间,榆次城因此变成了两军之间的缓冲地带,从而缓和了学生军和晋绥军针锋相对的紧张局面。
对于沈最来说,并不介意张野将他和“忠义救国军”当做两大势力之间的“维和部队”。做为陪都委员长留在晋省的唯一一支部队,又是令人谈虎色变的军统武装,沈最压根就不担心阎长官敢对自己怎么样!
年经轻轻就手握重兵、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地沈最,目前最渴望的事情,就是战斗!不断地战斗、大规模地战斗。接连不断的胜利给他带来了名望,带来了地位。他渴望着,未来的战斗能够给他带来更大的收获和期望。
他很清楚自己的战功是怎么来的。
如果不是紧紧依靠学生军,也许“忠义救国军”早就被鬼子打垮了,根本不可能发展到现有的规模!所以他今后的方针,仍将是紧紧跟随在学生军左右,与之协同作战。他相信张野的能力,只要张野肯帮忙,他未来地前途将一片光明。
作为张野的结拜兄弟。他的命运早已经跟张野密不可分了。尽管他仍在竭力地保持着“忠义救国军”的独立性和正统性,可是这支戴长官呕心沥血打造的精锐武装,却仍然不可避免地被学生军同化了。
首先是兵源补充方面。
“忠义救国军”自从北上进入晋省之后,接连几场大战。人员损失并不小。之后,为了增强部队作战能力,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编。补充进来的兵员,当然几乎全都是晋省本地的青壮,而这些人对于同根同源地学生军具有本能的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