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龙起苍茫 > 第285部分

第285部分(2 / 2)

他怀抱着美好的愿望坐上了回上海的邮轮,他明确表示反对与袁世凯议和,强调“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主张“运用革命武力统一全国。彻底扫除北方的**余孽”。

当时还在南洋的李秉衡是赞同的,这是正确的意见,可是孙中山的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其他同盟会领导人尤其是武汉方面的认可,这也是他提前从南洋感到国内的原因所在。

要是再不出手,只怕大好形势要被投降派与立宪派搅黄了。

孙中山实际上是与同盟会左派一体的,所以他放任左派支持李秉衡,自己则只当了个虚名无实权的总统,反而黄兴没有认识到同盟会右派与其他党派勾结,对民国政府的危害。

现在两人都支持改组同盟会,那么首先同盟会大半力量就能握在手中,光是统合这部分力量,就很可观,譬如真实历史上的国民党。

同盟会的分化是有其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的,说到底,则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一身而二任”的两面性所决定的。

它既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革命性,又有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李秉衡当初读过毛选,对老毛关于领导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分析论断相当推崇,“即使在革命时,也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李秉衡不仅致力于扶持民族资产阶级,也在致力于改造民族资产阶级,在使得农村地租不再那么重要的同时,他也希望民族资产阶级能够看到打击列强在华特权与势力对他们本身的好处。

目前。他也在忙着制定相关的经济法,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保障,也作为打击列强在华的经济影响。

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要求营造一种合适的经济环境,迫切需要政府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法律上承认和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合法权益,支持和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甲午以前,民间资本企业始终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甲午战后,民族资本在新式工矿企业和近代交通、通讯以及金融保险等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但工商业者仍然未能在法律上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和有利于从事近代工商业的权利。

加之社会上各种传统陋习的桎梏与层层封建势力的刁难,都使得工商业者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实力薄弱的工商业者在与外国的竞争中,既得不到本国法律的保护,又无法洞悉世界各国律法通例为自己辩护,只得忍受外商欺诈侵吞之苦。

因而提高商人即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通过经济立法来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

目前大规模的投资实业浪潮也使得经济法制必须健全,否则将拖累良好的经济形势。

至于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中小商人等为基础的劳动群众,其对地主、坊主、行帮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也要求更多的民事平等权利。

可以说整个社会无论是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是原有的农、工、商阶层都迫切要求确认和保护他们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成为了推动目前修律的强大社会动力。

也就是说。很重要的一点,保护私有财产不被侵犯,这条几千年来与中国绝缘的优秀法律,要到了真正在中国实现的时候。

任重而道远啊,即便在李秉衡的那个时代,依然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

李秉衡清楚自己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私有财产不被侵犯”是多么的渴望与渴求,也深深地能够体会到这个时代想要富强中国的实业家们内心的期盼。

这段时间以来,相关的法律接连出台,并且更加规范与详细的经济法也在紧张筹备中,正是这一点使得李秉衡推迟了对北方袁世凯的回应。

他相信能够凭借自己的一系列善政,吸引各方势力选择支持他,而不是跟随袁世凯反动集团。

12月6日,李秉衡、孙中山、黄兴以及章炳麟四人共同出面宣布,将会改组同盟会,准备不日召开同盟会大会,并且邀请了其他与同盟会有关的革命党派共同参与讨论。

共进会以及从同盟会分离出去的一些政党势力则立即给与回应,宣布不出席同盟会改组大会,首先开始了对李秉衡等人的打击。

这些政党的主要社会基础是那些幻想在袁世凯的军阀统治下获得发展机会的中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和指望在袁世凯脚下分取一杯羹的腐烂政客。

这样一个“只图党势之扩张,不求主义之贯彻”的投机党,不但完全抛弃了同盟会秘密时期的民主革命精神,而且实在是一个大的倒退。

绝大多数党员根本不知“革命”为何物,而是一群在官场中追名逐利的政治掮客。

章炳麟立即在《民报》上给与还击“纯粹的革命党,现亦变成官僚派了”。

“只要能够捞取金钱和官职,他们可以出卖灵魂,出卖一切。”

“我们政治上的人,不讲做官讲什么呢?”

袁世凯则在北方大笑,“我本不知政党政治为何物,刚开始朱尔典给我出了这个主意,我还恐惧的很。以为搞政党可不是他们的对手。没想到我还没说要组建政党,就有多少政治人物跑来替我出力,看来南方内部斗争激烈,可不是白白便宜我么。”

他的确得意,在他的逼迫下,南方终于同意实行政党政治,这是胜利的第一步。

武汉革命集团半数倒向了他,立宪派部分也选择支持他,而且同盟会内部的矛盾斗争也使得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他,号称孙中山接替人的汪精卫都成为了他的走狗,为他通风报信,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目前的局势完全倒向了他。

更何况李秉衡不顾众议,大肆扩军,借款,挑衅列强国家,包括禁绝鸦片等,都使得他的政府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

嘿嘿,他们反对么,那么明显是支持我的,只要再推一把。

袁大头对朱尔典给他出的这个主意满意至极,更加相信朱尔典的判断,南京政府越争权夺利,对他越有利。

不过他也有大麻烦。之前列强借款给他出了清偿债务与赔款,以及专门的军费,其余的大部要用于改革币制,英国人给他出的主意是用货币来争夺各省的经济地位,目前各省还没有在南京中央的绝对掌控之下,首先在金融上予以控制,打击南京政府。

之前的大清银行被改组为中央银行,与南方的中国银行对立,居然也大模大样的按照英国提供的设备与技术印起钞来。

英国的这一招着实狠毒,想在货币发行上卡住袁世凯的七寸,将来更是可以扩大到中国全国。不知有多少好处。

新发行的货币与英镑挂钩,完全依赖于英镑,这使得英国遭到了沙俄与日本的抨击。

对于袁世凯来说,这些都与他无关,但是让他头痛的是,目前他所控制的直隶、河南、小半个山东、半个内蒙古地区,竟然广为流通中华元。

依之前交通币打下的基础,北方有大批的交通币需要兑换为中华元,这使得中华元在北方大为流行,完全取代了原来的各种币种。

加上中国各省的经济往来,中华元成为了唯一选择,袁世凯私自发行的货币大败亏输,一再贬值,加上强行增发,使得民间骂声一片。

这场闹剧只怕三个月都维持不了,李秉衡制作了大量的伪钞投放到了北方,主要还是针对列强银行以及外国投资家、大买办阶级,套取对方的大量财富。

居然有人白白的送上大笔的金钱,实在是天降财神,李秉衡可真想好好感谢袁世凯跟那帮送财来的英国佬。

李秉衡想要致力于中华元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