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468部分

第468部分(1 / 2)

>    崔岩摇摇头,惨笑道:“不过,鞑虏败得极惨是确定无疑了,从大同经过的火筛算是实力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了,也是死伤过半,而小王子那边,嘿嘿,说是十不存三四也不为过啊,从应州到杀虎口,一路上全是脱力坠马的鞑子尸体,要不是杀虎口的守军不知究里,说不定……”

这消息已经被反复证实过很多遍了,可众人每次听到,依然是坐立不安,震怖不已。鞑虏骑射无敌,开始的时候是鞑虏自己吹嘘,后来由于成祖数度北征,以军功造就了无数新贵,所以,士人们也开始争相传颂鞑虏的强大。

这样可以让君王对鞑虏感到惧怕,达到减少边衅,压制军功阶层的目的,等到士人们掌控了军权之后,也可以借此来掩饰自己的无能,敌人越强,他们的失败就越能得到原谅。

久而久之,就像鞑虏的自我催眠一样,不管别人信不信,他们自己先信了。

所以,他们定计时,都完全没有想到失败的可能,当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他们也都是彻底傻了眼。

鞑靼、瓦剌联手,聚集的草原菁华,居然就这么完蛋了,这让人情何以堪呐。

崔岩再次提起这茬,也不是为了吓唬旁人,他只是在回答问题。鞑虏败得如此之惨,说是惊弓之鸟都不为过,很显然,近卫军就算伤亡惨重,也一定还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

而鞑虏惨败的景象,已经被很多人看到了,想封锁消息也来不及,军心已经动摇,据城以守的主意就不要打了。

“呃”韩文何等老辣,如何听不出崔岩的言外之意?最后一个希望落了空,他的脸上也流露出了失望的神情,迟疑半响,他终于还是长叹一声:“那,就只有弃城而走才能逃出生天了,问题是要往那边走?”

“我等家业尽在大同,走,又能走去哪里?”

“是啊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就算我等走了,家人又怎么办,就算能带同家人同走可若是韩大人你说的后手是骗人的,那以天下之大,又哪里有我等容身之处?”

士狒们当即哗然一片,对韩文的称呼愈发的不客气了。

韩文面色铁青,跟风众就是这样,得势的时候恭恭敬敬,只等着时候多分润些功劳;一旦事败立刻变成一盘散沙。若不是这样,以在场众人在大同城的势力,又何尝不能聚起万余兵马,镇压右卫兵马的同时,守御城池,以静候江南事变呢?

崔岩也是满嘴苦涩,他觉得这里面就属他最为无辜了。他不是当地人,边贸什么的只是稍有耳闻罢了除了例行的那一份之外,他从未从边贸中有所分润,以大明官场的惯例来说他清白的不能再清白了。

至于湖广老家,新政终究还没波及到那里,他也没什么切肤之痛。就算波及到了,若是转向的足够及时的话,也未尝没有出路,自己怎么就一时糊涂,站到了前台呢?这种时候明明就应该对两边都虚与委蛇,做个合格的墙头草么。

他悔啊,这时候能往哪里跑?

往北出关去草原?他打了个寒颤,草原的日子那是人过的吗?鞑子从来就不讲信义翻脸无情是常有的事儿,自己这些人要是真去了,不被当成肥羊才怪呢。

往东?回京城,然后下江南自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中间却要通过宣府,那里是皇上的地盘皇上都不需派追兵,只要一道手谕,就可以将所有人一网成擒了。

往南?那不是送货上门么?还不如自己了断呢,好歹还能痛快点。

往西崔岩抬眼看着韩文,见对方也正望着那个方向。西边确实有一线生机,杨一清总制三边,统帅数万大军,而且,西陲还有几个没奉召的藩王,若是他有心一搏的话,倒是具备了足够的条件。

可是,他敢么?感受到了崔岩的眼神,韩文只是冷笑。

崔岩在外已久,对杨一清不是很了解,可韩文久居朝堂,杨一清这种重要角色他哪里会忽略?尽管也是江南士党的中坚,可杨一清的老家却在镇江,离海较远,所以并没有被谢宏的屠杀行动波及,对谢宏仇恨值不算足够高。

此外,杨一清也不是刘大夏那样以刚烈著称的人,反而和李东阳有些相似,是个老狐狸,他会在没什么成算的情况下,不顾家人的安危行此殊死一搏之举吗?

“各位,或者齐心合力,背水一战,要么各寻出路,早做打算,在大同干挺着,只有死路一条,老夫言尽于此,众位好自为之罢。”说罢,韩文拂袖而去,不知为何,崔岩却觉得对方似乎恢复了以往的从容镇定,好像是有了什么把握十足的对应之策似的。

不迂,他也打定了主意,不再理会大堂内的纷纷扰扰,起身离

两个为首的走了,剩下的人更加彷徨,可偏偏谁都不肯散去,仿佛聚在一起就能壮胆似的。就这样又吵嚷了一阵子,突然听到外间一阵喧阄,依稀又听到了阵阵欢呼声,众人都是勃然色变,急忙遣人探询。

“南面,南面来了一支骑兵,打的是龙旗,是皇上,皇上的禁军来了。”不多时,探询的人就回来了,带来的也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

“我等愿意出人出力,全力守城,崔大人呢?”大难临头,终于有人鼓起了勇气。

“有人看见崔大人轻骑出了西门,不知往何处去了”

“韩文呢?他是罪魁祸首,我们都是受他蒙蔽的!”更多的人想到了用韩文顶罪,试图把自己摘出来。

“…报,韩部堂回府之后,便关了门,小人去探询时,发现他已经…已经悬梁自尽了!”

“啊?”所有人都傻眼了,没等他们再转过下一个念头,便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马蹄声,不用问也知道,守城将士已经打开了城门,禁军已经入城了。

死的死,跑的跑,大难临头时,结党营派的把戏,实在是不堪一击。纟

明朝第一弄臣716_第716章大难临头各自飞更新完毕!''

'  '

第717章 圈起来待宰

第717章圈起来待宰

喧嚣过后是平静,大同城如此,京城也是如此。''

自圣驾出京,冠军侯紧随其后开始,京城人便一直有些动不安。鞑虏入侵对大明人来说是常有的事,可这一战,却因为交战双方的身份,以及从前的故事,再加上战争的规模,变得有些不同了,涉及天下之大势,并牵动天下人之心。

不过,谢宏离开前的布置还是相当有效的,或是情愿或是不情愿,各个衙门却都运作如初,效率还更高了些,各种物质源源不断的向宣府输送了过去,再没有正德离开之初的混。

衙门运作井井有条,人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等前线的战报接连传来的时候,京城就更加平静了。

百姓们满足于鞑虏见到圣驾,便望风而逃的事实,皇权至上,读书人并非尽信,可在普通人心中却是深信不疑的,皇帝代表的就是华夏正统,能以威势吓退鞑虏自是理所应当,令人自豪的。

官员们的心思就要复杂得多了,小王子在诱敌深入,皇上毫不犹豫的中计,这件事让他们很是松了口气,缓解了天津迟迟不见动静,给他们带来的焦虑,也让陆完少挨了几句骂。

只是中计归中计,正德中计的过于果断,却也让不少人有些不安,若是正德自行做的决断,事情倒也在情理之中,少年天子本来就是这么个子。可是,谢宏既然已经和皇上汇合了,那小王子的计谋就不应该这么顺利才对啊?

可疑虑归疑虑,赌注已经推出去了,赌局也开始了,除了前线那些人之外,其他人都只能看着等结果。在这一刻,位高权重的大臣和寻寻常常的百姓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都左右不了事态的发展,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大臣们很烦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