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致死率很低,胤禛放下心来,也没太多兴趣询问详情,恐怕是疟疾之类的,可能没那么严重,他暗想。
他已经顾不上普通病人了,眼下胤禛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丧尸病毒上。
这次出宫,弘历意犹未尽,他觉得自己还没玩够,不多久,又和胤禛说想出去。
“又去哪儿?”胤禛无奈,“前些时不是刚出去了嘛。”
“可是,我想去京城之外瞧瞧。”弘历眨眨眼睛,“外头比宫里好玩。而且上次的事情,还没来得及探查清楚……”
“是说底层的那种传染病?”胤禛摇摇头,“目前大清卫生条件不合格,像那种程度的传染病多得是。也没什么好查的,倒是你,总往外跑,不觉得累么?而且外头又没宫里伺候得好。”
“可是,外头好玩嘛。”弘历还要坚持,“阿玛总往那边跑,这儿留着一个假阿玛,我不想呆在宫里头。”
胤禛仍旧不同意,他眼下和胤祥忙于追捕突发丧尸病毒的那些受害者,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他劝弘历留在宫里,多少还可以帮他的忙。
弘历虽然不大乐意,最终还是依了他。
难怪乾隆要七下江南,胤禛暗想,看来外头真的比家里好玩得多。
虽然注射疫苗的工作一直没停,但仍旧阻止不了四处报来出现丧尸的消息。大清不比现代,能注射疫苗的医护人员本来就缺乏,胤禛培训了一天也才培训出四个太监,再者人口又分散,没有快捷的联络工具,百姓普遍对现代医学仪器抱有怀疑抵触……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疫苗的铺开,报上来的数据,仍旧让胤禛频频皱眉。他们倾尽全力,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不让丧尸灾难彻底泛滥开来。
胤祥已经放下了手头的各种公务,领着一只训练有素的队伍去各处捕杀丧尸,胤禛很不放心他,但又无法跟着胤祥一同出宫去猎捕丧尸。尤其,近期丧尸频频出现在军营里,中毒者往往是力大无穷的巨汉,通常好几个人都难以制服,不幸被咬伤的人则更多……
为此,安德烈制作出一种专门捕杀丧尸的工具。
“虽然看上去是个圆圈,但它里面藏着的仪器,可以准确定位丧尸。”他手抓着那个碗口大的塑料白圈,一面将里面的机关指点给胤禛他们看,“套上去之后,圆圈会将咽喉锁紧,然后这里面弹出锋利的刀具,直接把丧尸的脖子切断。”
胤禛打了个哆嗦:“如果误套到正常人的头上,怎么办?!”
“正常人身上没有丧尸的特殊气味,我用到了生物上的一些技术,所以不会发生误套——即便刻意套到活人头上,它也没反应。”
说着,安德烈就把那圆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你们看,没有任何动静。”
十阿哥胆战心惊地让他赶紧把那个圈拿下来:“但是圆圈怎么投掷到丧尸头顶呢?这玩意儿这么轻,恐怕扔不了多远……”
胤祥在一边仔细看着,忽然,心中一动,他说:“你们等一下!”
然后他飞奔出去,过不了一会儿,手里拿着一个红顶子回来。
“这是哪里拿来的?”胤禛愣住。
“李卫在外头等着呢,我叫他先把帽子给我用一下。”胤祥说着却乐了,“他吓坏了,以为我要摘了他的顶子。”
几个阿哥都笑起来。
然后胤祥就把那圆圈,小心翼翼放进官帽里,他用手颠了颠:“这个重量就不错了,如果是套马套得熟练的人,肯定能准确扔到丧尸的头上!”
安德烈也点了点头,他拿过官帽来:“用红顶子毕竟不妥,咱们不能拿官帽扔来扔去,那也太不严肃了。让我想想,可以换成普通的帽子,比如草帽什么的,不引人注意的那种……”
十阿哥在一旁,忽然微笑不已。
胤禛问:“你笑什么?”
“我想到了这个东西的名称。”十阿哥伸手一指那嵌着圆圈的官帽,“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血滴子’么?”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近一段时间,胤禛脑子里总是想着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
这念头是由“血滴子”引起来的。
在安德烈发明这个圆圈之前,谁也没想过血滴子这玩意儿会成为现实——之前那么多年,胤禛一直认为之所以坊间会出现这种流言,完全是因为世人想把他描绘成阿提拉一样的大魔头。
由此,胤禛想到了八阿哥,眼下,八阿哥已经把八福晋带了过去,因为他无论如何也不敢冒这个风险,让妻子继续留在大清,尤其是在出现丧尸的情况下。
八福晋是在全然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突然被丈夫给带去了现代社会,一时间她吓得不知所以,好几天反应不过来,差点害了重病。好在八阿哥寸步不离地陪伴在一旁,八福晋这才熬过了最初的适应期。
九阿哥曾经怪八阿哥,不该这样突兀地把妻子带过去,这太冒险了。八阿哥却坚持自己的做法,哪怕后来八福晋想回大清照看弘旺,八阿哥也坚决不许。
“咱们都知道历史这东西有多诡异,所以我是一丁点风险都不能冒的。就算我回去,她也不能回去。唯有把珍儿和大清彻底隔开,才能避免历史见缝插针把她往那个结局推!”
八福晋目前情况稳定下来了,而且在现代社会过得还不错,毕竟她比当年胤禛他们强,并非是从两手空空、一头雾水起步的,虽然适应得没有弘晸那么快,但也能使用日常的电器了。八阿哥甚至教她用通讯仪器和远在大清的胤禛他们通话。当胤禛坐在御书房里,从耳机中听见八福晋在那边小声小气地喊他“四哥”时,他不由微笑起来。
他觉得八阿哥这样做是对的。面对并非全然被掌控的历史,他们一丝一毫的懈怠都不能有。
正因为八福晋和弘晸过去之后的反馈都很令人欣慰,胤禛心里再度开始打起了算盘:别的人也就罢了,难道,他真的不能把弘时送过去么?
这些孩子里面,胤禛最牵挂的还是弘时,虽然这孩子如今和他关系这么冷淡,但胤禛总觉得,自己就这么放手不管,身为父亲,良心上终究是过不去的,他一想到弘时的结局就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走到那一步去。
他知道自己没法和孩子直接谈,于是胤禛想了两个晚上,最后找了九阿哥,问他,能不能让弘晸来帮忙劝劝弘时。
“我知道最近弘晸在备考,时间上很紧,但是除了他,我也想不出还有谁能跟弘时说上话了。”胤禛和弟弟说,“就让弘晸和弘时谈谈,不用太久,两三个钟头我估计就够了。”
九阿哥说:“时间上没问题,弘晸也不是成天埋头书本,可是四哥,你真觉得这么谈有用?”
胤禛苦笑:“我这不是没法子了嘛,长辈们讲话,那孩子戒备心太强,一点都听不进去,老八和他谈,他也觉得是受了我的威胁,言不由衷。只有弘晸跟他年龄差不多,而且又在那边生活过,可以现身说法。”
另外还有一个缘故,这几年胤禛虽然和九阿哥的副本交恶,但弘时一直和八阿哥关系不错,九阿哥的副本认为这是个可以撬动的缝隙,所以一向也很拉拢弘时。因此理论上,弘晸和弘时并非完全说不上话。
九阿哥接了这个任务,那天晚上回去之后,就和儿子说了这件事。
弘晸听了之后,想了半晌:“四伯干嘛非要让弘时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