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南宋不咳嗽 > 第2部分

第2部分(1 / 2)

>这尼玛三个地名,洪涛是一个都不记得在哪儿了,只有最后一个琼州他大概知道,这不是海|南岛吗?

听了这三个地名和陈名恩讲话的方式,洪涛基本可以确认了,自己被天上那个孙子扔到了古代。那孙子算是找到一个好玩意了,就是自己,这就和小时候自己玩蚂蚁一样,把它扔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着它爬来爬去找不到家就傻乐。你说一个天上的神仙,怎么这个素质就这么低呢!没事和自己这只蚂蚁置什么气啊,骂你两句你就听着呗,又不是没挨过骂,每天全世界得有多少人在骂你啊!

“澳洲离此万里有余,坐大海船需百日不止,我也是第一次离家贩货,就遭了海难。泉州我就不去了,货物和行李都没了,去了也得饿死,不知陈先生您这里需要不需要帮手?我会打渔,我家也住在海边,每日能管饭就可以。”现在别的都是瞎扯,赶紧给自己找个吃饭睡觉的地方是真的,眼看天色就暗了,如果没人收留自己,这两眼一抹黑的,上哪儿睡觉去啊?浑身湿漉漉,就算天气不冷,晚上睡沙滩也够呛吧。

“你会打渔?你不是僧人?”还没等陈名恩回答,一旁的那个叫版主还是半猪的女孩就插话了。她一直都在陈名恩身边听着两个人的谈话,也不知道回避,两只大眼睛瞪的溜圆,上下左右把洪涛看了一个通透,好像是在看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动物。

“僧人?不是,我们那边都留这种短头发……”洪涛听到僧人这个词儿,确实动了一下心。其实到古代当个和尚还是不错的,据说在古代和尚可以经商、当地主,不用交税,甚至还能娶妻生子,这尼玛是特权阶级啊。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连句佛经都不会念,古人又非常迷信,一旦知道自己是冒充的,还不把自己绑上大石头沉了海,老老实实当渔民吧,保住命要紧。

第四章蹭了一顿海鲜锅

“小哥确实会打渔?”陈名恩看样子还真上了心。

“明天就可以试试!”其实洪涛也不敢保证这个年代的南海还和上辈子的南海一样,但是事已至此,先混一晚上再说吧。至于明天的事情嘛,明天再说,反正编瞎话是随时的,找借口也不难,混上三五天,搞清楚自己到底在那个朝代、那块地方之后,再想其它办法不迟。说不定倒时候还有更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求着自己打渔都不伺候了。

“呵呵呵,那就……试试,阿珠,去告诉你阿爷,晚上来咱船上吃饭,有酒喝!小哥你跟我来,先给你找一身干衣服换上。”陈名恩看到洪涛这么有把握,非常高兴,也学着洪涛的口吻说了个试试,感觉不错,招呼洪涛向他的船走去。

疍家人的生活真的很简单,一条十米左右的木船,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居室房。船头是客厅、起居室、神龛,船尾是厨房、卫生间,船的中部有一个用草席、布帘、木棍、木板搭起来的小棚子,餐厅、卧室就都是这里了,不管男女老少,全都睡在这里面。而且这艘船还充当了家庭的仓库,船舱的前半部一般是养鱼的地方,捕捞上来的鱼虾卖不出去就先养在里面。后半部放着一些被褥衣物之类的生活用品,这就是疍家人一家人的全部家当。

陈名恩中年丧妻,只有一个儿子,叫陈琪鸿,做晚饭的时候才驾着一艘小船回来,是个大小伙子,看着有25、6了。可是相互一介绍,他才19岁,常年的风吹日晒和劳作,让他显得格外老成。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壮年男人、一个少年,长得和摇橹那个中年人很像,具陈名恩介绍,他们是那个中年人的弟弟和儿子,叫半小三和半蛟。

随着男人们出海归来,三艘船上立马就热闹了起来。从拉着布帘的船篷里又钻出两个中年妇女,还有两个6、7岁左右的小男孩,大人喊小孩闹的,漆黑的海面上好像突然活了起来。

对于船上多了洪涛这么一个外人,所有人都感到很意外或者说很好奇,尤其是两个孩子,总蹲在洪涛身边,眨巴着眼睛盯着洪涛看,但不管问他们什么,他们都是傻笑不说话。虽然洪涛已经换上一身疍家人的黑衣裤,但他的个子太高,裤子刚过膝盖、衣服露着肚脐、袖子也就到胳膊肘,再加上皮肤比其他人都要白一些,还留着一个寸头,所以不用仔细看,他也像是鸡群里的鸭子,藏都藏不住,明显不是一群儿的。

不光衣着相貌有很大不同,就连说话也是格格不入。洪涛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除非他们刻意放慢语速,才能勉强听懂几个词儿。可是洪涛说话他们都能听懂,只是经常笑场,估计他们觉得洪涛的口音也很特别、也很好玩。尤其是那个叫半猪的女孩子,笑起来肆无忌惮,声音能在海面上传出老远。

好在还有一个陈名恩在,否则洪涛会憋闷死,经过他的简单介绍,洪涛总算搞明白了,合算这三条船不是一家人,而是两家。救自己的老头叫泊福,这个泊字不念(bo)而是念(ban),和半同音。船尾摇橹的那个中年汉子是他二儿子,叫泊小二;笑声清脆的也不是版主或者半猪,她是泊福的小女儿,叫泊珠。晚上回来的那个壮年男人,是泊福的三儿子叫泊小三,跟他一起在船上的是泊小二的大儿子,叫泊蛟。从船舱里出来那两个妇人则是泊小二和泊小三的妻子,一个布氏一个翁氏。两个小孩子一个叫泊鱼,是泊小二的二儿子,一个叫泊虾,是泊小三的儿子。

他们住在东侧的两艘船上,而陈名恩、陈琪鸿父子两人则住在西侧这艘船上。要说泊家和陈家,并没有太近的亲属关系,但也不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陈琪鸿的未婚妻就是泊福妻弟的小女儿,只是此时泊福妻弟家的船还没过来。疍家人没有固定的村寨,平时就是以这种亲属关系互相船靠着船的生活在一起,而且疍家人基本不和土人联姻,生活环境比较封闭,一家人往往应付不过来所有事情,多凑几家人才好过活。

土人这个词儿,洪涛也是到现在才明白,那个泊珠叫自己土人,并不是说自己是蛮夷,而是疍家人对住在岸上的所有人的一种称呼。大体上说,这个称呼也不是什么好词儿,岸上的人看不起疍家人,疍家人也不喜欢他们,所以就弄出土人这么一个词儿来统称。

疍家人不光是贫困,而且还无法接受教育,不管是私塾还是公学,都不会接受疍家人去上学的,所以疍家人没有文字,只有一种口口相传的疍家话。陈名恩是个例外,他爷爷那一辈儿才逃难过来当了疍家人,而且是读过书的,所以他家祖传会读书认字儿,不光是他,和他接触时间长了的人多少也学会了一些汉话,说可能说不好,但是听没问题。

这顿晚饭很对洪涛口味,大米饭+海鲜火锅,虽然没有任何调料只有粗盐,但一锅海鱼、贝类、虾蟹、海菜的味道还是很好的,主要就是食材鲜,就算白水煮吃起来也很棒。洪涛被船在海里拖了十多公里,饿了一下午,早就饿了,刚开始还不太放得开,生怕自己吃太多把别人的饭食给抢了,但是看到泊珠端来那个木盆里装的都是收拾好的海鲜之后,立马就不客气。里面有大半盆海鱼、贝类和螃蟹,随吃随加,足够了,甩开腮帮子吃吧!

喝酒?不喝!这哪儿叫酒啊,和发酸的米汤差不多,还是专心致志的对付手中的大青蟹吧。这玩意在后世花钱都买不到,全是3、5年上的深海蟹,个个肉质饱满,吃什么蟹黄啊,那都是傻子,真正的大海蟹要吃肉,甜丝丝、咸丝丝的蟹肉,根本就不用沾作料,天天吃洪涛都不腻。

第五章心眼太多了

聊天?不聊,光自己一个人说,那叫讲故事,他们说的自己又听不懂,有啥可聊的?女人和孩子们都在船篷的尾部单独用餐,洪涛和泊家、陈家父子坐在船篷当中,算是主桌了吧。他们吃饭也没桌子,就是光着脚坐在船板上,这一点洪涛很痛恨,因为他个子高,所以就得和个大虾米一样,弯着腰,幸好小时候上体校练过几年跪坐,否则吃一顿饭能把腰累断。

“小哥读过书?”其他人都没洪涛这么好胃口,他们好像更喜欢吃那些籼米饭,对海鲜之类的兴趣不大,光看着洪涛一个人表演了。陈名恩端起酒碗,看着正和一直螃蟹腿奋战的洪涛,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读过,我在澳洲上过10年学堂,不过我们那边的汉字和这边不太一样,大多数我都能认识,只是连起来,意思不见得理解得对。”洪涛还是无法适应此时的说话习惯,幸好这些疍家人也没有什么讲究,听到有太古怪的词汇,笑一笑了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