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即厦鳌⒍济靼资澜缡歉鍪裁醋刺U庵盅酃庠炀土怂呛罄吹某晒Γ罄吹某晒σ哺又ち怂堑那罢靶裕窍喔ㄏ喑傻摹?br />
第八十章洪涛的战略
但南宋为什么很难攻打,即使在蒙古人全盛时期,依旧打了几十年才打下来呢?其中有蒙古人自己内部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其中就有一条,是因为南宋太富裕!因为南宋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大的消弱了蒙古骑兵的大范围运动战。
看看南宋的地图就清楚,它北面是淮河、汉水、秦岭一线,是一条天然的屏障。这两条河在十三世纪要比后世水量大很多,而且两岸支流密布,穿越的地区山区还很多,虽然不像黄河那么宽,但流域面积中的地形、地貌要比黄河流域复杂的多、险峻的多。尤其是对于蒙古人的大规模骑兵作战影响更大,很多山川、河流密布的地区,步行都很难,骑兵根本无法通行。
古代不像现代,各种铁路网遍布全国,没有铁路还有公路,实在不成弄个机场也能凑合补给。在古代,沟通南北的交通线总共也就那么几条,要想大规模调动兵力,你还找不到其它线路,只能沿着老路走,否则根本没法行军补给。蒙古人攻打南宋时,最西边是由陕西入川,想迂回包抄,结果路太难走了,包抄了半天也没包抄到位。东边是走江淮,也就是从安徽向南攻泸州,还在巢湖造船打算和南宋玩水战,结果手艺不精,无功而返。
最后打开突破口的,还是中路军,也就是从襄阳方向进攻的军队。襄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为啥兵家必争?还是要去看地图!用有等高线的地图或者卫星地图看过之后,你会发现,襄阳正好处于一个盆地的中间位置。这个盆地四面全是大山,无法通行,想南北贯通,你得路过襄阳,想东西贯通,你还得路过襄阳。如果要是玩游戏的话,在这里建个炮塔。估计是挣钱最多的。因为炮塔下面全是南来北往、东游西窜的怪,只要炮弹足够,你就打吧,金币哗啦哗啦的全落兜里了。
如果你占据了襄阳。我们先看南边。沿着荆山和大洪山之间的宜城通道,一路不用翻山越岭,你就到荆州了,也就是进入了江汉平原,一路小跑着就到了长江边上。舒服吧!不光舒服,还有战略意义呢,这里是四川水运出川的咽喉要地,占领了这里等于把整个四川给掐死了,出入都得听你的。如果你要是顺着汉水一直往东,那是走到哪儿杀到哪儿啊,用船沿江运送兵力和物资,在古代是最效率、最经济的。直接能杀到武汉去,再沿着长江往东捋吧,全是你的。只要你兵力够用。当年蒙古人就是攻破了襄阳,然后南宋的整个防御体系就崩溃了,到处都是漏洞,堵都堵不住,一溃千里。
再看东边,也是一条山区间的通道。走随州、大悟县、孝感县,还是直插武汉。把襄阳占了之后,长江天险基本就没啥用了,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太多,随便找个地方就能过河。你总不能用兵把整个长江南岸都站满了吧。
襄阳北面,是桐柏山和伏牛山之间的方城走廊,出去就是中原腹地,往正北是洛阳、东北是许昌。这条路上可是汇集了古代N多大牛人啊。他们削尖了脑袋要从这里往北跑,就是因为想带着兵去中原折腾,必须经过襄阳城,别无二路!同样,中原的兵力要想往南祸害,照样也离不开襄阳。
当年关羽在襄樊水淹七军。吓得曹操立马就要从许昌迁都,为啥?因为许昌和襄阳之间没遮没挡了,关羽啥时候想来许昌,出门就到,随时都能进攻,而曹操防御起来就太难了。
岳飞岳大官人当年从鄂州起兵北伐,干嘛非绕一个弯子,先把襄阳打下来,然后从这里继续北上呢?无它,这里是中原的门户所在,有了襄阳,就有了进入中原的门票了。没有襄阳,进去之后也得被打回来,因为你后勤补给全要路过襄阳送往北面。
最后来看西边,出了襄阳往北,沿着伏牛山和秦岭南麓的通道,从南阳西边路过,再往西走,过武关、商洛,一露头,到蓝田了。蓝田啥地方?关中啊,抬抬脑袋就是西安城了!当年秦国就是从关中坐船顺这汉江而下把楚国给灭了,不管你走陆路还是走水路,中间必须要经过襄阳。
沟通东南西北,还是唯一通道,襄阳在这个十字路口中间靠南一点,城北还有汉江天险帮着守城,它想不重要都不成。看看我们现在的地图,还能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襄阳和南阳这两座城市,明明在一个盆地里,为啥南阳归河南省、襄阳归湖北省了呢?放到一起不是更好管理吗?这个问题就要从政治上考量了,如果把南阳、襄阳都放到一个省里,万一这个省闹独立了咋办?它把大门一关,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很难受。现在把这个盆地分成两半,北面一个省、南边一个省。河南省想独立,南边的军队可以通过襄阳直接攻击南阳;湖北想独立,北面的军队随时可以通过南阳陈兵襄阳城下。
这就叫分省而治,在中国地图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种智慧。古人总结了几千年历史,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能把重要的东西都放到一个人手里!太不保险了!
蒙古攻、南宋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蒙古人自打进入中原地区,就玩不了打仗带着牛羊马群一起走的战术,他们的人吃马嚼需要大量粮食、草料,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呢?两个来源,一个是就地取材,抢!把当地老百姓的粮食全抢走当军粮;一个就是由当时的蒙古占领区,也就是原本金国的土地上征收粮草。
这次蒙古人不打算抢一圈就走了,他们想把中原腹地加上江南的繁华都占为己有,所以不能用第一种抢的办法。把老百姓都抢光了、杀光了,以后谁给他们种粮食吃啊?现在这些地方都是蒙古人自己的了,所以他们还是挺爱护的。那就只能征收,也就是说,蒙古人进攻南宋的后勤补给基地是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
那洪涛就找到上眼药的地方了,我不和你正面对抗,我到你后方祸害你家去,搅得你家过不了安稳日子,你还有功夫去进攻南宋吗?就算你心狠,不管家里了,那你后方不稳,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吗?
洪涛觉得显然不能!只要自己能拖住蒙古人一部分精力,那南宋防线上的压力就会少一部分;自己拖住的越多,南宋的压力就越小。在没有自己的情况下,南宋都能独力抗几十年,多了自己这么一个全世界最厉害的搅屎棍子给蒙古人添乱,没道理南宋不能再多抗个十年八年的。
只要能把战争时间拉长,洪涛就达到目的了。有了海上航线,南宋会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不光不会弱,说不定会越打越强。反观蒙古人,他们能得到的现在都得到了,剩下的全是消耗。这场战争最终会变成一场用国力互相比拼的消耗战。消耗战啊,打的就是经济和资源,这玩意洪涛最拿手了,至少比正面战场真刀真枪的比划拿手多了。能把敌人拖入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作战,这在大战略层面上,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在历史上,蒙古人崛起的非常快,崩溃的也非常快,西征最终成了大分家,整个蒙古帝国分崩离析成了好几块儿,不光谁也不管谁,还互相仇恨。所以洪涛觉得自己有资本和蒙古人长期耗下去,等他们一旦受挫,就会激发内部矛盾,然后就剩下内耗了。到那时南宋说不定还能反攻反攻呢,一个已经抬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经过几十年发展,再加上自己这个手拿针管没事乱捅的兽医,没理由打不过一个游牧民族啊。只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配合一些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就算用二比一的比例换,也能把蒙古人换没了。
而且洪涛还留有后手,这个招数更阴险。他会视情况而定,挑拨或者逼迫阿拉伯人、欧洲人从西线给蒙古人更大的压力。到时候蒙古人东西两边都进展不顺利,内部矛盾会激化得更厉害,说不定分崩离析的更早。这么干不光是消弱蒙古人,连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也一起消弱了,等于是驱狼吞虎,让他们打个两败俱伤。反观南宋倒成了最大的赢家,不仅能反推回去,还能顺势把社会变革完成,直接升级进入下一个新时代。而在这个新时代里,抢先一步的宋朝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世界领先者。
当然了,这个领先的时间、程度,完全取决于以后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洪涛只能为他们指一条路,并不能帮他们走。走多快、走多远全是宋人自己的事情,一旦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也就是洪涛功成身退的时候了。他会带着愿意和自己走的人,去大海的另一头,继续折磨印第安人去,那片地方必须占领,不能留给欧洲人,当然也不能留给宋人。
第八十一章交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金河海洋资源管理公司,洪涛打算最终把它毁掉。这玩意就是一个怪胎,是个时代的产物,留着它就是大祸害。不管是由谁掌管这个公司,他都会成为一个予取予夺的人物,除了自己之外,洪涛不相信有任何人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不动心,包括自己的孩子。人都是有贪念的,自己之所以不动心,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死不了,还会去另外一个时空继续折腾,自己只是一个过客、一个旁观者、一个游戏者,谁会拿游戏中的场景当真呢?那不是二傻子嘛!
“先生这个设想奇妙之极!文某肝脑涂地,也将为先生拾遗补漏。只是其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斟酌斟酌,不是很妥当。”洪涛这个庞大的计划并没全部藏于心中,他拿出了其中大部分告诉了董事会、卡尔、麦提尼、文南、罗有德还有他的一部分学生,只是在如何促使南宋发生变革、未来如何处理金河公司的问题上略过去了。这两个部分太诛心了,一旦被这些人知道自己的想法,他们必将离自己而去。谁愿意和一个打算从根本上颠覆自己国家、一个把自己这辈人毕生奋斗的基业全毁掉的疯子共事呢?
“哦,说来听听……”洪涛没有架子,心胸还算宽阔,平时很少因为吵架抬杠而急眼,所以不管是金河湾董事会、海峡公司董事会、还是麦提尼、慈禧、文南、罗有德这些人,包括学校里的孩子,都受他影响,喜欢辩论、喜欢抬杠。
“先生去北地把大宋子民接回来、抢夺蒙古人的粮食、毁掉他们的城市,这些文某都能理解,也很赞同,不过在实施手法上能不能怀柔一些,不要太激烈,否则怕是会在道德上落下亏欠。”文南很有点古人为了追求真理不顾一切的做派,他现在已经心服口服的把洪涛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人当成了老师。因为他真的能学到以前从未见识过的东西。
“太激烈?比如?”洪涛没觉得自己的手法有什么激烈的,两国交战,杀人放火不是很正常嘛,为了战争的最终结果。为了让自己减少损失,当然是敌人怎么难受怎么来了。
“比如炸开黄河堤岸这一条,万万不可啊,一旦黄河决口,泽国千里、民不聊生。会死无数人的。只此一条,就算先生把蒙古人全都赶走,也会被后人唾弃的,还望先生三思!”文南不光要直谏,还站起身恭恭敬敬的给洪涛行了一个大礼,脸上的表情很诚恳,也很焦虑。
“可是不炸开黄河,我就无法阻挡蒙古人南下啊,总不能让我的水手冒着生命危险,去用战舰封锁黄河吧?先不说能不能封锁住。即便能,也是要死人的!蒙古人有投石机和强弩,在大海上他们奈何不了我,但是在陆地上,我也奈何不了他们。假如我派一支舰队,从淮河入黄河(南宋时期,黄河入海口由天津改道,与淮河并流,叫做夺泗入淮),逆流而上。偷袭汴梁,把它烧成一片白地,再把黄河河堤炸开,让黄河以南成为一片黄泛区。至少三两年之内,蒙古人就无法从黄淮地区南侵。我还可以沿着黄河、淮河把沿途所有敌方城市、村庄、农田全都毁掉,甚至能想办法让那些地区几年之内都无法再种植粮食。如此一来,蒙古人还怎么南侵?如此省事、便捷的方法不用,非让我去用自己人的性命和蒙古人拼,这又是为何呢?”
在洪涛骚扰蒙古人的计划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炸开黄河、淮河河堤,然后把淮河以北的地区全淹了。这样一做,蒙古人狗屁补给也得不到,还得承担大批灾民的安置工作,南侵基本就没希望了。这还不算完,洪涛都打算好了,每过两三年,他就会带着舰队逆流而上,找个地方再炸一遍,让蒙古人就没闲工夫干别的,光救灾吧,要不就眼看着几十万、几百万流民饿死。问题是那些流民会自己眼睁睁饿死吗?他们肯定起来反抗啊,这么一折腾,蒙古人的统治全白忙,还会有很多流民进入南宋更富庶的地区,成为南宋人。就算他们不去,自己也得轰他们去,自古以来,人口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缺人口还谈什么打仗。
这个办法听上去确实比较恶毒,做起来也确实比较缺德,估计死的人会无计其数。可是这些人是敌人啊,不管他们是什么族,拿起武器来打你的,那不就是敌人嘛,杀敌人有啥可不忍心的?历史上南宋与其说是被蒙古人灭的,不如说是让北方汉人给灭的,张弘范会承认自己是宋朝人吗?他杀南宋人的时候想过民族这个问题吗?
“大丈夫做事,有可为,有可不为,此事万万不可为!”文南还是坚持他的意见,且态度更坚决,看样子洪涛要继续坚持己见,他就要翻脸似的。
“老麦啊,你说我这个事情做得做不得?”洪涛不怕任何人翻脸,不过他懂好坏,文南显然是怕自己以后被人骂。当然了,他也有他的私心,他都是自己的学生了,自己挨骂不就等于他挨骂差不多嘛。既然拿不定主意,多问问总没坏处。
“……我、我也觉得有点太厉害了,主人有真主保佑,如此天兵天将,稍微发发火儿就成了,火气太大,容易烧死很多无辜的人……”麦提尼说得很隐晦,洪涛的那些阴损毒辣招数他也看过,看一遍就心里凉一遍。这尼玛也太狠了,很难想象平时一个笑呵呵的人办事会这么毒辣,但是再想想在卡巴兰港被烧死的那些人,不也是他下令的嘛。这就没什么奇怪的了,自己这位主人就是这么狠,千万别惹他生气啊。
“你就是滑头,还天兵天将,真能吹!看你这个意思,也是觉得这件事儿太狠毒了是吧?慈禧,你说应不应该去炸开黄河,把和咱们作对的那些人都淹死、饿死?”洪涛把麦提尼扔过来的糖衣炮弹又扔了回去,转头去问慈禧。
“主人说炸就应该炸,我可以帮主人带着奴隶去挖坑埋炸药,就像炸矿山一样。没必要去可怜敌人,主人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人,一种是敌人,是敌人就该杀!”慈禧比麦提尼还痛快,但他还真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是真糊涂。他连黄河在哪儿都不太清楚,但是他清楚,洪涛说的,就是他想的,这一点不能更改!
“要是不炸黄河吧,作战任务就会很艰巨,需要更多的人手,死伤也更惨重,这些可都是咱们金河湾的子弟啊,我怕死人多了,董事会里会有意见啊。一旦得不到董事会的支持,那我就不能出手去帮助大宋了,这咋办?”洪涛半个字儿都没听慈禧的,他是个什么脑子自己十分清楚,其实自己也不想弄死那么多北地汉人,如果可能的话,连蒙古人也不想杀。问题是这件事不死人肯定是不可能的,自己做为金河湾的首领,那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金河湾人的利益,其他人先放一边儿。
“文某愿帮先生去说服北地宋人,让他们都追随先生,这样就不缺兵员了!”文南咬了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