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南宋不咳嗽 > 第179部分

第179部分(1 / 2)

>这里,洪涛觉得有必要和这位手腕强硬的皇帝学一学管理国家的技术了,大宋那一套他基本搞明白了,欧洲的方式他还不太清楚,多听听说不定就有可以借鉴到金河湾的方法。以后金河湾体系肯定会越来越大,搞不好驻外的总督满天飞,还靠目前这种大锅饭的方式肯定不成,但是改成哪种、如何改变就是个大问题了。

弗雷德里希二世对管理国家有什么秘诀吗?反正洪涛是没听出来,这个皇帝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和那些王侯贵族们博弈,在自己处于弱势时适当的降低税收取悦他们,在自己处于优势时再把税收提高起来。这些能伸能缩的本事是他从小就在西西里街头学到的,并不是可以言传身教的知识,而是生活的阅历和经验。

此时的欧洲和大宋完全不是一种状态,他们的人民多了一层宗教约束,还是很强力的约束,所以尽管剥削得比较严重,但并不用担心农民起义啥的,只要小心的维系好与领主们之间的关系,皇帝就基本完成任务了。更多的事情做为一个国王或者一个皇帝根本管不了,想管也不成,因为皇权并到不了普通百姓这一层。在老百姓眼里,皇帝或者国王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真正要直面百姓的是骑士、教士和各级领主,皇帝和他们的生活关系并不大。

在与弗雷德里希二世的详谈里,洪涛对十三世纪欧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时候的欧洲都是农业国,大部分人都住在农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并不多。而且住在城里的普通人并不值得人们尊敬,因为他们创造不出来什么价值,连教会都把城里人当做一种寄生虫。

这种偏见是有理论来源的,在十一世纪左右,教会提出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结构,它把世界上的所有人分成了三种。一种叫做祈祷的人,这种人用祷词来泽被众生,也就是教士和主教、教皇们。一种叫做战斗的人,他们用军事力量保护所有人,很明显是指的骑士阶层。还有一种人叫做劳动的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维系所有人的生存,这就是农民了。这个年代还没有工人的概念,在城里住着的人既不能种地又不能放羊,只是从事一些手工业和服务业,显然不是这三种人里的任何一种,所以不符合教会的理念,必须被歧视。

十三世纪的农村构成方式分为三种,村庄、采邑和教区,不管在北欧、西欧合适南欧都差不多。

村庄,一般是由一群自由民和佃农自发组成的。自由民有自己的土地,不需要付租金,只要交够教会的什一税就可以自给自足。佃农则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通常都是租种贵族的土地,交完什一税还得交地租。

采邑,贵族和佃农组成的基础社会模块,可大可小,主要看这个贵族拥有多大的领地。采邑有的时候可能包括好几个村庄,有时候就是一个小村子。

教区,牧师和教区居民组成的社会模块,一个教区可能同时包括几个村庄和几个采邑,也有可能一个教区里只有一个采邑,一般都是比较大的采邑。

在这三种模式里,采邑是最普遍也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可以没有村庄、没有教区,但不能没有采邑。因为每个采邑里都有很多公共设施,村庄里一般没有。比如说铁匠、木匠、屠夫、面包师和酿酒师,他们可以给所有居民提供修理农具、房屋、屠宰、制作面包和酿酒的服务。另外采邑里还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水源,也就是水井。这个玩意在中世纪的欧洲农村是最贵的设施,一般人挖不起,只有领主的采邑里才会有一眼,供所有人使用。要是赶上一个大领主比较富有,那可能会有两眼或者更多,领主使用的专门挖在城堡里,百姓使用的在城堡外面。

在这里有个很出乎洪涛意外的事情,就是酿酒师。中世纪的酿酒师都是女人,这个风俗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弗雷德里希二世也说不清楚。大概是在中世纪初吧,酿酒师还被称作(brewer),但是到了中世纪的中期,尾缀就变成了ster,叫做(brewster),这个ster是女性、阴性的词尾。

除了自由民、佃农、工匠、领主、教士之外,采邑里还会有一些外来户或者流民。他们全是从外地因为战乱、疫病跑过来的,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耕种,就一边种地一边给别人打长工,属于比佃农地位还低的阶层,生活最艰苦。放牛、放羊、砍柴的人一般都是这种长工,受人歧视。尤其是放羊的,由于羊会把草根啃光,所以在每个领地里都有规定的放羊地,不许乱放羊。林地也是属于领主的,不许放羊人随意通过,一般由放羊人走的路被叫做manades或bacades。

很多外国电影电视里都会演迷人的牧羊女和贵族的爱情故事,洪涛也看过,到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中世纪根本不可能有迷人的牧羊女,那种苦活儿女孩子根本干不了,全是糙老爷们干的。反正弗雷德里希二世活了四十多年,从来没见过一个年轻女性放羊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地狱使者

洪涛这边紧忙活,卡尔也没闲着,他嘴上说不喜欢这块儿天高皇帝远、荒凉无比的地方当封地,但真到手了,他比谁都看的紧,整天带着马六甲号在海湾里转悠,只要发现有人试图从北边靠近这里,就像刚下完卵的黑鱼一样,冲过去就是一顿乱咬,哦,不对,是乱打。伦巴底人没见识过大炮,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也照样没见过,但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的,骑兵都是玩命跑,步兵全是跪地上念经。区别就是一个念给上帝听,一个念给真主听。

缺人了、缺工具了、缺补给了,都是一个字儿,抢!洪涛和卡尔在海峡里待了两个月,然后就再也看不到这里有商船经过了。附近的港口,不管是欧洲人还是北非人都知道了,在海峡附近活跃着一支凶残的海盗,他们挂着老鼠旗、开着大帆船,见什么抢什么。

其实到了后来洪涛也不想抢了,有时候他是打算进入港口买点东西的,可惜名声搞得太臭了,只要他的帆船出现在北非任何一座港口附近,这座港口立马就没人了,全跑了或者藏了起来,你想给钱也没地方给。拿了东西就走,这是洪涛无奈的选择,于是就更坐实了他是海盗的传言。什么?拿完东西把钱留下?这不是有毛病嘛!难道说你把钱留下,人家就不说你是强盗啦?就会有人站出来为你平反?洪涛有功夫去做思想工作吗?问题是他也不懂阿拉伯语,想做都没机会。

二月底的时候,洪涛抽空回了一趟巴勒莫皇宫,主要是去看看江竹意、罗有德和洪鲵,顺便买一些铁质工具。他们几个在皇宫里待得到挺舒服,每天三饱两倒,除了骑着马在皇家卫队的护送下四处乱转之外,就是受到各种邀请,去附近的贵族家里做客。

洪涛不在没关系,还有江竹意和罗有德这两个奸商可以忽悠人,再加上洪鲵这个翻译官,整个一个挖坑三人组,把洪涛留下来那些餐具、化妆品、服饰、丝绸卖得快和黄金一个价格了。听说他们正在筹备一次盛大的服装晚宴,就仿照洪涛在船上让江竹意做模特的形式,专门找来一些身材合适的年轻女仆人,穿着洪涛做的那些服装进行走台训练,晚宴的举办地点就是弗雷德里希二世的皇宫,皇后也被他们拉下水了。

弗雷德里希二世在洪涛来之前回来过一次,只待了两天就又走了,据皇后说伦巴底人已经彻底投降,皇帝也没客气,把原来的开出来的税收价格提高了整整五成,也没人再敢说什么。那些被俘虏的贵族都关在那不勒斯的行宫里,谁家里把赎金支付完谁就先释放,这下皇帝不缺钱了,光是这些俘虏的赎金就够顶他好几年国家税收的。只是教皇那边有点较劲儿,非揪着皇帝的军队误伤教堂的茬儿不撒嘴,据说他正和法兰克国王勾勾搭搭,暗中收买德意志王国里几位皇帝的世仇家族,想联手把皇帝推翻。可是这个工作有点难度,对于一位刚刚打了胜仗、手中又有了钱、原本就不太怕打仗的皇帝来说,想通过武力推翻不太容易。皇帝也没拿这个事儿太当回事,他目前正在热那亚督建经济特区呢,如何让这个特区取消税收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得亲自去说服那些贵族,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要往前看……

“请把这张地图交给皇帝陛下,这是卡尔的封地,是他从异教徒手里抢回来的,不光皇帝得承认,教皇也得正式册封卡尔的爵位,这对基督徒很重要。”洪涛回来还有一件事儿,就是给卡尔要爵位和封地来了,这样卡尔堡才算是名正言顺的存在,然后卡尔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佃农和附庸,也就等于有了自己的势力。

“卡尔的封地?上帝啊……他疯了……不,是你们俩都疯了!”皇后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家庭妇女,只看了那张地图一眼,就瞪着眼珠子开始惊呼,一直到洪涛鞠躬离开,还没住嘴呢。在她这个基督徒眼中,异教徒的占领区全是地狱,可是卡尔占领的这个屁大点的地方,几乎就在地狱的中间了。虽然北面也有基督徒一直在向南进攻,但离卡尔的所谓封地还有老远呢,说不定这辈子都打不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