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轻声道:“谢谢你们,在玉陵城这些日子,我过得很开心。只有你们是真的尊重我的,哪怕并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我的父亲。”
她仰起头来,看着那一轮明月的清辉。
“晋王哥哥,你说这北疆的月色好。我便留在这里,年年月月替你看着,好不好?”
“我会托梦给你,告诉你今夕明月是圆还是缺,好不好?”
“请帮我告诉母亲,我要留在玉陵城,陪伴父亲的英魂……”
当初她的父亲,是不是也死在漫天的星辰下,死在一众将士的哀伤中?
她渐渐觉得乏力,捂着他耳朵的手,垂落到身侧。
随后,她带着甜蜜的笑意,慢慢僵住了嘴角,控制不住地合起了眼。
在挚爱的人怀中,就连死去,也是最幸福的死法。
她的灵魂,从此在关山之间飘摇,在北疆月色下长存……
玉陵城,挂起了白幡。
因为那个以守卫玉陵城为名的小郡主,同她英勇的父亲一起,殒身与此城。
十多年前,卫大将军战死沙场,百里哀鸿,千里嚎哭。
而今似乎又再度出现。
卫家军人人胳膊上挂着白布,祭奠卫玉陵之死。
在他们眼中,她的死,不仅是为了保护晋王殿下,更是为了玉陵城的安危。
她的尸身停在将军府中,那个用来商议战局的前厅。
因为从今日起,他们不再需要商议布兵了。
“父亲,玉面城城楼上已经挂起了白旗,邸家的少将军邸铮亲自送来了降书。为今之计,是否该接这降书?”
陈执轼背着众人,压低声音对定国公问道。
他不能当着卫家军参将的面,问定国公这话。
否则,那些哭红了眼的汉子们,必定要杀了邸铮为卫玉陵报仇。
定国公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说。
“小郡主的死讯和楼兰的降书,都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回京中了。受不受降,那是圣上的决议,你我干涉不得。”
虽然他心中明白,圣上一定会接受的。
在此战开始之前,朝中还有那么多的大臣,希望大周主动求和。
无非是贪生怕死,不愿意打仗。
现在楼兰人主动投降,朝中必定是欢呼一片,怎么可能不受降呢?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京中的圣旨传来,而后将玉面城收回手中。
而最棘手的是,这些卫家军之人……
楼兰的将军来拜降,他们会不会一怒之下,杀人报仇?
玉陵城下,邸铮送来楼兰盛产的珍宝,作为求和的礼物。
他低着头,脸沉在一片阴影之中,看不清面色。
而他身后跟随的小队楼兰士兵,同样垂着头无精打采。
邸铮的心中,回想起邸老将军的话。
“原是要借夜间偷袭,夺下玉陵城城门,来扳回一局的!没想到你这么糊涂,竟然想射杀晋王?!”
邸老将军暴怒不已,竟然给了他一巴掌。
“要是晋王真的死在你手上,别说我们的计划会彻底失败。玉陵城那十万大周军队,拼死也会要了你我的性命,你信不信?”
晋王身为大周皇子,身份贵重,深得圣宠。
如果他死在楼兰人手中,大周皇帝为了颜面,也会不惜派重病踏平楼兰。
小小的楼兰在北疆,和犬戎等小国比起来,的确算是一个大国。
跟幅原广阔的大周相比,犹如蚍蜉撼大树。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不就是想杀了晋王,让宁王顺利登基,就不用把兰公主嫁给他了吗?现在倒好,你杀的是卫家的小郡主!”
幸好死的是卫玉陵,只是一个死人的遗孤,他们尚且有退路。
只不过计划改变,从用战胜国的身份嫁公主,变成用战败国的身份请求和亲。
他们只能如此,否则,疯狂的卫家军会不惜性命,和他们殊死搏斗。
这不是他们要的结果。
“你自己做下的蠢事,你自己去面对!不论卫家军如何讥讽谩骂,乃至是打你,你都得受着!”
……
邸老将军的这些话,比城楼底下空旷的风,还要令他觉得寒冷。
“呸!”
城楼之上,一个胳膊上戴着白布的士兵,朝底下吐了一口痰。
那口痰正正落在邸铮手捧的珍宝上,格外刺眼。
见他吐得准,站在他身旁的士兵,不由得笑了起来。
那个吐痰的士兵,冷冷地朝底下道:“快滚吧,你们这群胡狗!害死了我们的小郡主,就想用这些金银来赎罪吗?”
邸铮双手捧着珍宝,慢慢地抬起头来,盯住那个吐痰的士兵。
他眼中发狠,惹得城楼上又是一声冷笑。
随后,一口浓痰径直落在了他的脸上。
“少将军!”
随行的楼兰士兵连忙拥上去,递过帕子给他擦脸。
“你们怎么能如此无礼?我们少将军特意带着楼兰的珍宝来求和,这就是你们大周对待来使的礼节吗?”
一个士兵愤愤地朝着城楼上,指责那些吐痰的士兵。
嗖的一声,他话音刚落,胸口便中了一箭。
他身体僵直地仰倒在地,口吐鲜血。
邸铮见状,连忙带着几个士兵往后退,一面退,一面朝城楼上看。
只见方才吐痰的那个士兵,手里执着弓箭。
“这不是我们大周对来使的礼节,而是我们卫家军对仇人的态度!你们要是再不滚,下一个杀的就是你们少将军!”
果然如邸老将军所言,这些卫家军的人,都已经疯魔了。
照此情形,就算大周的皇帝接受投降,他们能不能在卫家军眼皮底下完成仪式,都很难说。
“走,我们先回去!”
他只得带着人离开,甚至来不及收拾,城楼下被射死的那个楼兰士兵的尸体。
定国公得知此事,当堂大怒。
“糊涂!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举世不变的规矩!你们杀的只是一个楼兰士兵,却让大周从此背上违背道义的污名,你们担待得起吗!”
当时在城楼站岗的士兵,齐刷刷跪了一地,低头不语。
而这些士兵的参将,连忙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国公爷息怒!楼兰人趁夜偷袭,杀了小郡主,这股气,叫我们怎么咽得下去?!他们只是杀了一个士兵,并没有伤到那个少将军,已经很客气了!”
定国公冷冷地瞪他一眼,吓得他不敢再开口。
一向儒雅的定国公,几乎从来没有露出过这种神情。
也正因如此,他骤然发怒,才让人知道有多可怕。
“不管咽得下去还是咽不下去,圣上有旨,接受楼兰人的投降。你是想违抗军令,还是想抗旨?!”
那个参将连忙跪下,“末将岂敢!”
圣旨已下,他们再不想接受投降,也必须接受。
天知道,他们有多想冲出城,直接将玉面城攻下,将楼兰人杀个片甲不留!
“上一回,本将已经说过了。如果士兵再犯错,那就不是责罚小队长,而是责罚更高一级的将领。”
他看向跪在地上的那个参将,眉头紧蹙。
“来人,将吴参将拖下去,重打四十军棍!至于你们——”
他看向低头不敢言语的士兵,迟疑了片刻,最终开了口。
“射杀楼兰士兵之人,违反军令,斩立决!”
“国公爷,国公爷三思啊!您要打末将四十军棍,末将能够承受!可这兵,他是末将手底下最好的兵啊!难道就因为他杀了一个楼兰人,就要赔命不成?”
定国公看他一眼,面上尽是杀伐决断的冷酷。
仿佛回到了他从前,带兵四处征战时的模样。
“军人的第一要义,就是服从军令!一个连军令都不服从的兵,算什么好兵?!违反军令者斩,无需多言!”
说罢冷冷一挥袖,站在厅外的士兵走进来,将那个跪地的士兵拖出去。
被罚四十军棍的参将还要说什么,却被陈执轼死死地捂住了嘴,往外头拖去。
“不想死就别再说了,你久在军中,难道违抗军令是多严重的事,你还不如我知道吗?”
陈执轼压低了声音,在他耳畔悄声劝阻。
只有他这个亲儿子,看得出定国公此刻,有多么震怒。
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再违抗他的好。
------题外话------
卫玉陵的宿命是晋王,喜欢了他一生,最终为他而死,死在他怀中。
卫玉陵的宿命,同样也是玉陵城。
她以此为名,在此度过快乐的时光,最终死在这里,陪伴自己父亲的英魂。
她死了,落笔时,心中不禁有些酸楚。
第147章 蓝衣锦绣,红唇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