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风斓一时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等她想起来时,面色爆红。
什么她经常说的话?
那不是在卫皇后的孝期,他们夜里在床榻上时,沈风斓才说的话吗?
“安全第一,国孝期间,要是弄出孩子来怎么办?殿下自重,自重……”
所以那段时间,采取物理方式避免怀疑,轩辕玦一直过得有点辛苦。
现在他拿出这话来揶揄沈风斓,着实恼人。
“听说城中有一个国公祠,我想去看看。”
轩辕玦意料之中地回答道:“好。”
建祠立碑素来是为故去之人,且在世之时有大功勋的。
国公祠却是一个生祠,是岭南的百姓自发集款,为定国公修建的一个生祠。
走到国公祠外,才发现此地位置僻静。
外围的院墙已经破旧,看起来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
然而院中的松柏还很青翠,笔挺地立着,恰如定国公此人的刚正。
沈风斓笑道:“不知道轼表哥来过没有?他近日来慢着复兴民间学堂之事,只怕没空出来逛逛。”
轩辕玦反问道:“他在这待的时间还长着呢,你还怕他没机会看见吗?说不准在岭南待两年,他就能娶到合意的妻子,像你我二人一样,携手来此处。”
沈风斓也希望如此,陈执轼的年纪已经堪称大龄剩男,这事再不能拖下去了。
护卫们在院中等候,他们俩一同朝着祠堂里头走去,便听见里头的说话声。
没想到国公祠这么久了,竟然还有人在里头拜祭。
只见穿着布衣单衫的两个背影,一大一小,正虔诚地跪在定国公像前。
那是一尊极其写实的人像,约莫当年雕刻人像的人,亲眼见过定国公,才能雕刻得如此栩栩如生。
大一些的背影,背上的补丁更多一些,整件衣裳已经不成样子。
小一些的那个背影,衣裳上的补丁倒不多。
只听大人道:“崽儿啊,快拜拜国公爷。你拜了国公爷啊,就能去学堂念书了,以后也考举人去!”
一口浓厚的岭南方言味道,从他话中听出来,那个小孩是他的儿子。
“爹,啥是举人?”
“你先拜!拜完了知道啥是举人了!”
那孩子约莫才六七岁,听了他爹的话,没有丝毫犹豫便拜了三拜。
那小小的身子跪在稻草上,动作似模似样,十分可爱。
“爹,你骗人!拜完了还是不知道!”
小孩子倒机灵,一抬起身来就质问他爹。
当爹的面不改色。
“你懂个啥?爹告诉你啊,要去学堂念书,念了书当童生,当了童生考秀才,考上秀才当举人……”
他如数家珍地说着这些,说到了举人之后,就不再说下去了。
小孩子机灵地反应过来,又问:“当了举人以后考啥?”
他怀疑他爹并不知道,举人后头是什么。
那个当爹的想了想,“举人后头,后头还有咧!小毛头,你问那么多干啥?你要是能考上秀才啊,咱们家就是祖坟上冒青烟咯……”
“爹,那咱们去学堂吧。”
“哪有那么容易哦?你快多拜拜国公爷,听说国公爷的世子在重新起办学堂。要是按着国公爷当年的例啊,咱们穷苦人家是能免费读书的。唉……也不知道,这回还是不是这个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的毛头也知道,不免费他可能就没书读了。
“小毛头啊,爹都想好了。只要让咱们读书,交钱就交钱吧。先生讲学问,孝敬他也是应该的。实在不行,爹就把家里的石磨卖了……”
小毛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清脆的声音哈哈哈的。
“爹,石磨卖了你拿什么磨豆腐?先前你把驴卖了,自己来拉磨。磨要是卖了,你还拉个啥?你想叫我饿着肚子读书哩!”
他爹听见他清脆的笑声,分明是件为难的事儿,却忍不住笑了出来。
“你懂个啥?把石磨卖了,爹就不卖豆腐了。听说城里近来有许多缴械下山的山匪,屯兵的数目多了许多,煮饭的人不够了。爹去煮饭,饿不着你!”
说着父子两个嘻嘻笑了起来,互相搀扶着从稻草上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
“定国公保佑,保佑您的儿子,能做得像您从前一样。也保佑我们小毛头有书读,他将来可不能卖豆腐啦!”
都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瞧这父子两的情状,此言不虚。
小毛头也学着他爹的样子,站着又朝定国公拜了拜,心中暗暗祈求。
却听得一个女子的声音,犹如天籁,轻轻柔柔地传过来。
“你们家住在哪?要去的是哪座学堂?”
那父子两个忽然听见这声音,吓了一跳,忙朝门外看来。
只见一男一女站在门外,身上穿着锦绣华服,面容似仙人一般不真实。
毛头的爹看愣了,机灵的小毛头连忙跪下,顺手扯了扯他爹的衣角,让他也跪下。
“定国公显灵啦,爹!”
“可……可是,定国公不长这样啊……”
“爹,你是不是傻?这一定是定国公派人的神仙,是来帮咱们上学堂读书的!”
------题外话------
晚点二更,大概八点~
第184章 勾魂的妖精(二更)
小毛头虔诚地拜在地上,却被一双纤细的手,轻轻扶了起来。
她的广袖拂过他身前,小毛头一脸惊讶地看着,对她的亲近格外欢喜。
“我不是什么神仙,我也是来拜国公祠的。”
小毛头的爹也站了起来,看着眼前的两人。
他们就算不是神仙,也是非富即贵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需要来拜国公祠呢?
小毛头也好奇起来,“姐姐,你来求什么?你也想上学堂读书吗?”
童言童语格外天真,听得沈风斓不由笑了起来。
轩辕玦见他机灵,便问道:“你还没说,你家住哪,要上哪个学堂呢。”
“我们家就住在国公祠后头两条大街,第二个胡同里第二户人家就是!这城里一共是有五个学堂的,爹说哪个学堂要咱,咱就去哪读书!”
他爹听见小毛头这话,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城里有五个学堂不假,但是哪个能收小毛头,他还真不肯定。
只要有一个,他就知足了……
这孩子说起话来的腔调,脆生生地格外好听,总是惹得沈风斓发笑。
轩辕玦便对他爹道:“你放心吧,定国公世子,会做得跟从前定国公一样,甚至比他更好。小毛头一定会有学堂上的。”
小毛头的爹一听这话,眼前一亮。
他一个平头老百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听见什么就是什么。
再看沈风斓和轩辕玦,他不由笑了起来。
“二位贵人是京里来的吧?近来城中京里来的人不少,小的卖豆腐的时候常看见,就是没看见二位这么好看的。”
小毛头也道:“我真的能上学堂了吗?姐姐,是不是中了举人,就能把我爹的毛驴买回来了?我爹天天驼石磨,驼得背都弯了。”
他爹惊讶地看着小毛头,没想到小毛头的心里,装的是这件事。
一时又是感动,又是心酸。
沈风斓摸了摸他的脑袋。
“能,不中举人也能买,你想给你爹买毛驴吗?”
“想啊,可想了!姐姐你快告诉我,怎么才能买毛驴?爹说要好多钱,我们买不起。”
沈风斓看了轩辕玦一眼,像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要给这孩子买毛驴,自然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可若给他养成了小小年纪,就知道依赖旁人施舍的习惯,那就不好了。
轩辕玦道:“这样吧,我们住在府衙里头,那里有很多荔枝树。你帮我们摘荔枝,我们就给你一头驴,好不好?”
摘荔枝?
这样轻松的活,就能得到一头驴吗?
小毛头悄声问道:“那是……是有多少荔枝树啊!”
沈风斓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不多不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五棵。”
小毛头欢喜地拉住他爹的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