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1 / 1)

去过安老师家,李秋玲心情好了很多。

她和苏瓷离开安老师家,也没有立即各回各家,两人随处走了走,吹着冬日的冷风,随便聊了聊天。

苏瓷知道她心里还是郁闷,所以特意陪了她一下午。

到傍晚的时候还把她送回了家,在她进院门之前,又耐心劝了她几句,让她不要多想。

李秋玲都点头应了,说她相信安老师。

就算实在不行,大队那边就是不让她过,她也谁都不怪,毕竟是她自己的家庭成分有问题。

苏瓷拍拍她的肩,“肯定能行的,乐观点。”

刘秋玲点点头,笑一下,再次给自己鼓士气,“嗯!”

苏瓷看着她进院子,自己才转身回家。

她自己倒是没什么可愁的,报名表盖了章,拿去公社初中报个名这事就搞定了。

回去的路上,她吹着风在心里想。

吴巧艳家这一门姓吴的,怕不是祖上就跟她家犯冲。

这次吴有金这样为难李秋玲,不知道吴巧艳在里面起了多少作用。

这一大家子还真是都一个调性,一个个都是良心被狗吃了的。

仿佛不让人不痛快,他们心里就不痛快似的。

只要自己过得好心里舒服,那就丝毫不管别人的死活,好不好还犯贱踩你一脚。

也就这时代特殊,不能逆势而行。

但凡换个不把阶级斗争挂嘴边的时代,苏瓷非跟那个吴有金死磕到底。

这个吴有金,之前就在叶安国应征入伍的事情中坑了他家一次。

要不是他靠关系让吴大山顶替了叶安国的名额,叶安国现在也该是有出息的人,说不定能靠能力直接留在部队里呢。

吴大山有什么用,当兵混两年就复员回来了。

也就是靠当兵两年的履历,才能在县城里找那么一份工作。

想到这里,苏瓷下意识掐了掐手指。

她忍不住想,不知道时隔这么多年,再去追究这个事,还能不能追究出结果来。

当然了,就算不过这么多年,追究的过程也是非常的难。

吴有金有本事让吴大山顶替叶安国,那自然有本事让你有苦难言。

但凡是有一点硬关系的人家,吴有金也不敢这么做。

敢这么做,不就是看他们叶家好欺负,没有人能出头,所以才肆无忌惮么?

这事又没别人知道,只有他们叶家人知道。

叶家能去哪告状?到大队部面对的就是吴有金,到公社县城,那更是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

这样想了一会,苏瓷决定下次去县城的时候,找秦老爷子问问这个事情。

他是城里人,家里条件好,年龄大见的世面也多,或许能给她点好的指点和建议。

第039章

因为天气冷,伸不出手做事,苏瓷近来都没有出去赚钱。

她也没有因为大哥的事特意去县城,毕竟这事都耽搁多少年了,不急在这一时。

学校放假以后,她就每天手插棉衣口袋,吹着干燥的冷风,在村子周边用脚扒拉碎瓷片。

看到稍微入眼的,才会伸出手来,捡起来迎着太阳光仔细看一看。

像其他类型的古董,诸如金石玉器书画,甚至木器杂项,那都是非常少见的。

要么就是被损毁干净了,要么就是被当作钱财没收了。

唯有这些碎瓷片,被毁了还留些残骸。

新的旧的全都混杂在一起,极其考验人的眼力。

今天天气还算不错,吃完午饭以后,苏瓷没在家呆着,跟家里的丫头们一起出门去。

她身上也背个竹编背篓,路上看到柴禾就弯腰捡起来放进去。

捡了一捆树枝,用细麻绳捆起来放在叶苏芳捡的柴堆一起,叫她放眼看着,自己背着背篓继续往别处去,仍然去碰运气找她想找的东西。

运气好的时候,能捡个一片两片旧瓷。

大部分运气不咋好,就是半片也捡不到。

放下柴禾后,苏瓷背着背篓去到附近的河滩上。

冬天大部分的草都枯了,河滩上有什么更是能一眼就看到。

远远瞧见一个青色瓷片插在泥地里,苏瓷走过去,用棉鞋尖扒拉一下周围的泥土干草枝,又蹲下来看一看。不是什么很有价值的玩意儿,但好歹算得上是老物件,她便伸出手给瓷片捏出来,放到背篓里去。

苏瓷放好瓷片,背上背篓正准备走的时候,转过身来忽瞧见,四五个男孩女孩坐在河岸上。

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和苏瓷同龄同岁的吴巧艳,其他是真正的儿童,且都姓吴。

四五个小孩成排坐在岸边。

其中一个小女孩眯着眼看着苏瓷说:“叶四丫,你又出来捡垃圾啦?”

因为苏瓷经常在村子周围转悠,有时背着背篓,有时背着书包,捡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往背篓书包里放,不干正事只捡些没用的垃圾,所以好多人都知道了。

大人不拿小孩的事当回事,小孩上对小孩,难免就会有人把她当作笑话看。

苏瓷哪会拿这些毛头小孩当回事,只简单回一句:“怎么?碍你事了?”

这些小孩现在都不会冲她吐口水刻薄她,说话都是笑嘻嘻的。

每晚还指望着听一会叶家的收音机呢,再是关系不好,也都会收敛着一些。

--

最新小说: [咒回] 沉入深渊 反派他坐等被甩 尾巴给你玩 南北长歌之南北乱世缘 贵妃种田日常(清穿) 七零大佬的美艳作精(七零年代漂亮作精) 路人嫁给龙傲天后修罗场了 花瓶美人的炮灰之路[快穿] 我给小可怜当靠山[快穿] 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