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下摄像机被固定在无人潜水器的舱体内,开始缓缓跟着下水。 “低一点,再低一点!” “好嘞!” 哗——! 大片蔚蓝色覆盖镜头全屏幕。 世界仿佛突然安静。 全球网友呼吸一滞,也跟着满屏幕的蔚蓝色屏住呼吸。进入深海的蔚蓝世界。 无人潜水器检测深度的面板,开始跳跃数字。 水下300米。 …… 水下1200米。 …… 水下3500米。 出奇快速的下降速度,让大海从蔚蓝色,变成深蓝色,黑蓝色,全黑…… 屏幕全黑! 只有潜水器内不断跃动的红色数字。 水下3800米。 …… 水下4600米。 …… 水下5000米! 出奇快速的深海数字,像是警铃般在网友们脑中轰然炸响! 深海5千米! 他们好像也紧跟着无人潜水器,进入深海五千米! 深海很安静。 死寂一般的安静,满屏幕的黑暗,浓郁的化不开,挑起人内心最原始的恐惧。 所有粉丝紧张地屏住呼吸,心跳提到嗓子眼,直勾勾盯住屏幕。 因为他们知道,这不是黑屏,不是手机,电脑坏,而是实打实的,最真实的海底影像! 咔。 潜水器探照灯打开,进入夜视模式。 在昏暗的夜视模式中,网友们还没来得及看清,已经有粉丝激动畅想深海5千米的动人风景。 “肯定是非常美丽的!有细沙,也有海草,还有各种各种美丽的深海鱼!” “我觉得没有细沙、海草,更没有森林,一眼望去,应该是各式各样美丽的珊瑚丛!绝对是一片难得的珊瑚王国。” “我觉得会有各种奇妙的小鱼!奇异可爱的贝类、海星、水母以及各种颜色的海草,在波浪涌动下翩翩起舞。” “真是美丽的画。” “绝对美丽!” …… 粉丝们畅想中的五千米海底,会有极致美丽的风景。就算没有,应该也是空落落的一片细沙。 但是,事实中的五千米深海影像,真实的让所有人害怕。 夜视模式亮起。 画面中,5000米深的海底不是空空如也,也没有美轮美奂的画面,而是充斥着大量的塑料品垃圾。 水草中,水藻中,缠绕沉底各种各样的塑料垃圾。 年份很久,久到塑料垃圾里还能钻出一条丑丑的鱼。 影像传回,梁军眉头紧锁。 李队也锁紧眉头。 全网粉丝震惊! 老谭一边掌舵,一边倒是很平静。 “老李啊,海底有垃圾也不少见了,别看是北冰洋,但环流大啊。” “这么大一圈环流,都是从各大洋走来的垃圾。” “每年各国约有85%的塑料制品没有被回收。我在2010年出海探测的时候,那时候就有研究统计,当年有600万吨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入大海中。” “还有很多金属物品,其中的铝制品又占了30%。” 早在雪龙2号出海前,各国就有不少深海探测器,探测到了海洋的垃圾。 虽然已经有好多人在呼吁,并且在为清除海洋垃圾而行动着,可是现在这些垃圾依然在以极高的速度不停的堆积着。 梁军沉默。 直播间粉丝们沉默。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深海5000米以下的海底,竟然不是美丽的海底世界,竟然是一片垃圾的环流汪洋? 这…… 这……… 虽然惊悚,但是真实。 越来越多的新闻被粉丝调取,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2018年“蛟龙”南海下潜,深海4000米垃圾触目惊心。# #东方发现海底异常,矛头直指西方国家,联合组织对美洲进行调查# #美洲申请全球各国都接受调查,不愿做背锅侠# #各国重新商议,再签订著名的《黎巴协定》,将为今后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行动安排# …… 这不是深海垃圾第一次浮现在全国视野。 但这是最轰动的一次。 各国社科院都眉头紧锁,承认工业化时代,给海洋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海洋拯救计划同时展开。 梁军仔细观察画面,终于在海底垃圾堆里,找到他预想中的长毛怪异生物。 他惊喜地跑上甲板大喊。 “王队!您看看,这是不是南极独有的雪人蟹?” 第417章 雪人蟹带来的启示 雪人蟹,是新发现的甲壳类动物,科学家给这种动物命名为“基瓦多毛怪”。 梁军盯着画面,把这头上下无比奇怪的毛家伙,来回打量,最后得出个结论。 “这小家伙。” “长相很有进步的空间。” 弹幕区微微安静,粉丝们都笑了。 “低情商:长得丑。” “高情商:有进步空间。” 主播向来是很温柔,爱赞美小动物的性格。但他这么爱夸的人,都词穷,雪人蟹确实不太好看。 画面中,雪人蟹白里泛黄,螯上覆盖着头发般细细的绒毛,身上布满了黄色的细菌群落。 看起来像是大龙虾,但又让人本能地不敢吃。 雪狼崽嗷嗷对着画面咬下嘴,大嘴咬空气,被梁军弹了个鼻尖爆栗。 “这小东西可不兴吃。” “基瓦多毛怪的毛螯上含有许多丝状细菌。” “不是细菌有毒,是这些细菌能消除热泉水的有毒矿物质,让基瓦多毛怪能在危险重重的热泉区存活下来。” “所以,咱们脚踩的这片海沟,同之前黑色河流区域一样,拥有热地涌。” 梁军说完,和科考队们得出的结论一致。 “检测数据海底温度十分高!” “是地涌!” “李队,有地涌!” 索夫海岭周围出现地涌,这是板块变化的前兆。 梁军相信,在不远处,他能找到长鳍领航鲸赶路的原因。 有粉丝问。 “主播,基瓦多毛怪又叫南极雪人蟹,不是住在南极的么!怎么会出现在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