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三国志X > 第13部分

第13部分(1 / 2)

>?我不服!”

冯菁听了,不禁心潮起伏!她大声说道:“好吧!我在此发誓,我要还给天下穷人一个清平世界,让他们再也不受欺凌,再也不会为了一顿饭而卖儿卖女、易子而食,当然也不会因为无肉而杀妻!如果我做不到,有如此案!”说罢,奋起小蛮靴,照准那饮酒案桌,一脚踩下!只听哗啦一声,案桌竟被踩得粉碎!

冯菁喝道:“这下你该服了吧?好,现在我代表全天下的女子,向你讨还公道!刘安!你纳——命——来——”冯菁利剑一挥,刘安人头落地,一腔恶血直射屋顶。

冯菁总算出了口恶气。她退开一边,奇怪地看着那粉碎的案桌道:“我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

徐庶笑道:“我知道你要踏碎饮酒案桌,所以事先在桌底划了几剑。”

冯菁暗道:“想不到徐庶心思如此绵密。”于是由衷感谢道:“多亏了徐大哥,才让我威风八面,谢谢你!”

徐庶道:“作为大哥,理应帮助妹子!”说完,转身把刚才那张“圣旨”贴到墙上,以警醒世人,然后说道:“我们走吧!”

太阳已经下山,冯菁跟着徐庶,溶入渐渐来临的夜色当中,她的身影,不再有丝毫怯懦,而是那么的矫健……

第十五章 不死神仙之迷

当冯菁重新回到曹操书房工作的时候,曹操却一眼就看出了表现在冯菁身上的变化。以前冯菁的眼神是清彻、天真而略带羞涩的,而现在清彻依然,但天真已经消失,代之以果敢坚毅。短短几天怎么会有这种变化?曹操生性多疑,于是张口便问道:“菁儿啊,你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没有啊?”“啊……没有。”冯菁心虚,一阵紧张。“是吗?有什么事是不能跟伯父说的吗?”曹操看着冯菁笑道,“要知道,眼睛是心灵的一扇窗户,伯父可是看出来了呀!”其实曹操并没有那么神,可冯菁却不知道曹操到底看出了什么漏洞,一阵慌乱:“这……我……”正在这时,有人来报:“文姬来访。”万幸!总算暂时解了围。

看来蔡文姬与曹操关系非同一般,她竟然可以直入曹操书房。进来之后,先叫了一声“孟德……”一看有菁儿在场,又改口道:“承相!我正有一些……曲谱,想给你过目,以便请教!”“哦?”曹操很有兴趣地接过打开看了看,却又马上合上道:“这一路上你可是辛苦了!”文姬道:“本来我还想继续游历下去,可周边一些城市发生了瘟疫,不得不赶紧折了回来。”“哦?这倒是值得注意的事,瘟疫一来,比敌**队还厉害……”

趁他们两人正谈论的时候,冯菁偷眼看了一下曹操手中的文卷,发现似乎并不是什么曲谱,上面隐约有一些人名,边上还有一大段文字不知道记的什么。要在以前,冯菁对这种事是一概忽略而过的,但自从徐庶给她解说了“明暗两面”的理论以后,今天她便留了意,心想:“文姬出去‘游历’,为什么要给曹操带回上面载有人名的文卷,而且又不直说?莫非是……”

正当她继续往下想的时候,文姬却与曹操说完了话,转过身来捧住她的脸蛋说道:“来,让姐姐看看,我们的小美人是不是越长越漂亮啦?”说罢,仔细端详了一会,忽然惊讶道:“哟!姐姐要向你道喜啊!”曹操一边奇怪道:“是什么喜事?”文姬笑道:“承相你怎么啥都问!这是我们女孩子的私房话。”说完就拉着冯菁来到花园,问道:“你怎么直到现在才和杨大哥同房呀?他对你好吗?”冯菁羞道:“别问了!”文姬道:“姐姐是从你眼眉上看出来的,别瞒我!”“是吗?我比以前丑了?”“不!青春焕发,比以前更美!”冯菁暗道,如果文姬真的是在暗里是替曹操做情报工作的,那么正好借题发挥,用这件事去消除曹操的疑虑。于是就向文姬说了,由于家乡规矩,年龄过小同房会影响发育,必须满十五岁,云云。文姬听了笑道:“你说的是有些道理,不过,你那位杨大哥竟能忍得住,把一个天生尤物保存那么久才开封,是不是有一点惧内啊?”冯菁脸红道:“别瞎说,那会影响杨大哥声誉的!”“哈哈哈哈……”

冯菁故意在花园里游荡很久才回书房。曹操却象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地工作。冯菁主动提道:“伯父,刚才你问我的事……”曹操却连忙回避:“菁儿不用再说了,你大了,也成熟了,是该保留一些女孩子自己的秘密,不用什么都对人讲。”冯菁心里一阵高兴,可又有些伤心:文姬姐姐竟是间谍,自己对她的印象要大打折扣了……唉,可又一想,自己何尝不是照样有暗的一面?今天文姬不管有意无意,总是帮了自己的忙啊。如此一想,多少又有些释然了。

回家路上,腰间忽然“BB”一响,冯菁奇怪,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计分器竟开始工作了,上面写道:“冯菁借题发挥,用计成功,加分10”,再往前翻过去看,还有一条:“冯菁与刘安单挑获胜,加分10”。冯菁心里一阵高兴:自己终于获得认可,将在三国时代大展宏图了……

……

曹操已经对冯菁和杨华完全消除了疑虑:菁儿原来是因为新近合房才发生的气质变化,而杨华又是“惧内”,那么这一对儿应该没啥问题。

倒是即将来临的瘟疫令他绞尽脑汁。这种瘟疫一旦发作起来,对国家的损伤能超过一场巨大的战争。本来北方平定之后,就可以南下了,至少该先对付一下刘备,可现在看来是要延后了……眼下能做的,只是将军营由整化零,不在一个地方集中过多的人,并且控制水源,不饮脏水。其它也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这次的瘟疫被医者称之为“春瘟”,发作极快,许都城内已经有不少人得病了。杨华原本劝冯菁小心,这一段时间不要每天去工作,但冯菁掂记着即将完工的《孟德新书》,在出门时就带上了自制的一个大口罩。曹操少见多怪,见到冯菁的样子大笑不止,气得冯菁朝他直瞪眼睛。

曹操倒也是不恼,笑够了之后,便来问她这其中的道理。冯菁简略讲了一下“细菌学”知识,曹操听了将信将疑,却也有些胆战心惊:“空气中真会有那么多看不见的小虫吗?”于是下令制造一些口罩,他自己行走在路上的时候也戴,不过却是坐在车里,外面看不到,而且一进屋就摘下。曹操建议文武百官也戴,但是很少有人响应,因为大家认为口罩样子如同“马笼套”,人怎么能戴?冯菁没办法,只好对国人的这种劣根性深表遗憾:“真是死要面子不要命!”

冯菁推销口罩基本失败。但另外一个人的防病方法却大获成功,那就是左慈。

左慈字元放,安徽潜山人。少时,曾在安徽天柱山隐居学道,而后四处云游,时常采药炼丹,治病救人。据说左慈已过百龄,可看上去却是黑须黑发,只在三四十之间,故而人称“左神仙”。

这时恰好左慈带着一干弟子“云游”到达许都。他见到遍地瘟疫,立刻让弟子们在路边放置一口大锅,取一些马兰、贯众等随处可见的草药熬成大锅药汤,有人路过则饮之代茶,不收分文。同时,用一些所谓“符水”,以火加温形成“仙雾”,挨家挨户施放。冯菁闻了一下,感到里面好象有醋的成份。

更奇怪的是,左慈还教授那些信奉他的人,练习一种“五气护身法”:“心中冥想:先想青气出于肝;次想赤气出于心;次想黄气出于脾;次想白气出于肺;后想皂气出于肾。五气周流全身,生生不息,加以导引运动,则疫病不侵。”他这一套,行之简便,几乎不用花钱,于是几乎人人都奉左慈为师,学习这种“功法”,连朝中官员也不例外。于是,许都城内,每逢清晨,四处可见三五成群的练功之人;即便早朝大殿之上,当汉献帝和曹操未到之时,百官也是一片“群魔乱舞”。

不管是什么措施发生了作用,总之瘟疫是被控制住了。可左慈却还不走,反而在许都城中设起卦摊,为人算命。却又不算一般百姓,只算达官贵人,收取极高的费用。尽管这样,百官还是趋之若鹜,都说左慈推断极准,非神仙莫及。于是,前后两件事情,使左慈声望如日中天。个别官员甚至想要弃官前去作他弟子。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