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三国志X > 第28部分

第28部分(1 / 2)

>    紫虚上人叹道:“道友当头棒喝,老衲如梦初醒!道友胸襟,亦使老纳十分钦佩!既然如此,老纳就留此残躯。”说罢,宝剑入鞘,却又问道:“尘世之上,苦难无边。佛道均为超脱修行,而道友方才说到,竟有一个根本点不同,不知却是何处?”

冯菁道:“我试说来,请上人和诸位道友指正:佛道两家都已看穿尘世苦海,想要拯救众生。但是,佛家崇拜偶像,主张必有一个跨越仙凡两界的救世主以万能之力拯救世人;而道家则不崇拜偶像,道法自然,主张天地人间自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来平衡世界,善也罢,恶也罢,终将逃脱不了‘天道’!”

冯菁话一说完,全场震动,无论僧道,尽皆交头结耳……

紫虚上人道:“细想起来,真是如此!不过,女道友口中的‘天道’,其意过于深奥,仍使老纳不尽明白……”

冯菁笑道:“其实我可以一语道破这一‘天道’的含义,只是不知诸位能否理解?”

“说来听听!”“说来听听……”全场顿时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呼声。

冯菁挥起双手说道:“好!那就请拿两条横幅过来,我把它写下,挂在两幅对联之上,权作一种特殊的横批吧!”话音刚落,便有道徒送上横幅,冯菁挥笔疾书,一呵而就,然后,让徒众将它分为两行挂了出来。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第一行写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第二行写着:“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众人静默了片刻,忽然会场大哗!冯菁细听起来,竟是支持者居多!她不由得暗自赞叹,这次的与会者,大部份是道教精英,看来理解能力极强!早期的道教,虽然有不少人研究超能力,但是基本上不迷信。即便张角起义,也只是号召大家“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以天下形势作为口号,并不把自己打扮成神,仅仅自称“将军”而已。至于后世道教的演变,渐行脱离了“道家”理论,实在是不无遗憾……

这时,紫虚上人过来赞叹道:“真是令人顿开茅塞!千古名句,千古名句啊!老纳此行,大开眼界!既然辩论已有结果,老纳就不再打扰,就此告辞了!”

冯菁由于辩赢了紫虚上人,名声大噪,使她主持的全真派人数激增,最后成为道教大派,那是后话。

此时冯菁送走紫虚上人,回到杨华身边问道:“怎么样?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了?”杨华道:“真是精彩!我差点都要被你说服,去做革命者了!”

冯菁笑道:“你?首先得让女孩子们来革你的命才行……好啦,不开玩笑了,我觉得会场里都是精英人才,所以一说就能理解,普通民众则不一定。好象应该把话说得缓和一些,不如就用‘物先自朽,而后人摧之;人必自救,而后人助之’这样两句话,更能适应这个时代。你是总教主了,如何号召民众就看你的了!”

“好!”杨华走上台去说道:“各位!今日四教合一大会圆满成功。尤其是通过与佛教辩论,使得我教的教义更加明确,更加发扬光大!今后,我们道教将归于一统!道教的统一,预示着将来全国的统一!只要我们齐心合力,必能拯救万民,创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民富国强的华夏新天地!”

全场欢声雷动……

三十五章 法与侠

小乔和祝融正在崇山峻岭之间行进。小乔道:“祝融妹子啊!这两天吃干粮吃腻了,能不能换换口味?”祝融道:“那好吧!让我们找一家比较安全的民居,去打打尖!……哎,那边一户人家看上去比较顺眼!”

二人上前叩门。小乔这时是一副书生打扮,祝融仍是女装。开门的是一位农妇:“哦,这位公子,不知何事造访?”小乔落落大方道:“我们二人饿了,想来打扰一顿……”“既然如此,读书人是稀客,请进!”农妇遂请二人进屋。

一进屋便闻到了一股正在炖鸡的香味,小乔可爱地笑道:“哦!我们好像来得正好耶!”农妇浅笑一下说道:“请二位稍待!”不一会,农妇果然端上一锅原汤炖土鸡,好香!小乔与祝融大快垛頣,不一会儿,便风卷残云,吃去大半。正在这时,忽听里屋传来隐隐哭声!

祝融较为敏感,连忙运功细听,只闻得里面一少女说道:“娘!我不愿意啊!”而农妇的声音则答道:“没法子!你爹去世前欠了他们不少债,你若不去,怎么还啊……唉!本来,临行前,娘想让你吃顿好的,没想到偏巧在这时候来了一位读书的客人,咱们家没别的可招待,你要理解娘啊……”

祝融连忙把所听之事转告小乔,小乔一愣,说道:“以前杨大哥一再告戒我们不要在百姓家里吃霸王餐,今天这一家人暗地里哭泣,只怕是我们两人不小心做错事了……怎么办?”祝融道:“那农妇又没说,我们也想不到会这样啊……不如直接问问她们怎么回事吧!”于是祝融立即喊来农妇问道:“大娘啊!我们公子吃了你家可能另有用处的一锅炖鸡,十分抱歉!但我们也不是不给钱啊,何至于哭成这样呢?”

那农妇答道:“根本不关公子与小姐的事,屋内是我女儿,哭泣之事另有原因,也不是二位所能管得了的,二位只管吃完之后,上路便是!希望这位公子爷学问通达之后,能够多行善事便可。”

小乔一听,便道:“你们这里还属梓潼地界吧?我认得官场的人,大娘若有难处和冤情,不妨说来听听,或许便有解决之道?”

农妇叹口气道:“哪是什么冤情啊?无非是我那男人临终前久病不起,欠了亭长不少债,如今家穷还不起,那亭长便要我将女儿作价给他抵债……我女儿原本喜欢上外埠一个小伙子,这一下死活不同意,可家里穷,没办法啊!我们这事,官场上管不了,女儿我会慢慢劝她的……真是打扰公子雅兴了!”

正说之时,外面来了一声公鸭嗓子的叫唤:“阿姜婆!你女儿劝得怎么样啦?我可等不了那么久了!”

农妇赶紧对小乔说道:“公子失陪了,亭长已到,我得赶紧去招呼。”说罢,立即前去,迎接亭长进来。

小乔这时上前,向亭长施了一礼道:“阁下便是本地亭长?久仰!”

那亭长也客气道:“我们这里很少来读书人,不知公子有何见教?”

小乔道:“不敢!不知阁下可知梓潼已被张杨联军所占领?”

“不错,这事我知道。不过,我这地方小,不会有大军光顾,不论梓潼归谁,我这十里之内,铁打不动,总还是由我说了算。公子提这些干什么?”

小乔道:“不同的上级,政令和法令就有所不同。阁下既是亭长,想必应有行文接到了吧?”

“哦!那些个行文,到了我这里,岂非如同废纸一张?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没受到过影响!”那亭长自豪地说。

这时祝融插口道:“这样只怕不行吧?常言道:‘上行下效’。政令的变化,如果到了你这里便毫无反应,百姓那里能得着好处呢?”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