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三国之大帝无双 > 第21部分

第21部分(1 / 2)

>  那蒙面人将马背后的口袋抛给迎面过来的黑衣人,随即调转马头对向张辽,拔出腰中的利剑,迎了过来。

那迎面过来的黑衣人接过口袋立即回头逃走。

张辽大怒,喝了一声“贼子找死!”,策马狂奔,手中的大刀划起一道凌厉的刀光砍向黑衣人的脖颈。

刀光快如闪电,破空而来。

那人却突然从马背上消失了。

张辽一刀砍空,往下一看,发现那人已跃落在地上。

张辽冷笑一声,翻身下马,舞起大刀,唰唰连续三刀向那人劈去。

那人又是连退几步,轻身如燕。

张辽挺刀逼近,长刀连劈带刺,狂风骤雨般的向那人攻去,那人却只是在刀光中闪展腾挪,并不格挡。

几刀下来,眼看刀式用老,张辽正待收回长刀继续进攻,一柄长剑闪着寒光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向他咽喉处刺来,惊得他往后连退几步。

那剑光如影随形的跟了过来,每一剑都是从匪夷所思的角度攻来,令他手忙脚乱,躲避不及。

终于他收回长刀,大喝一声,在面前舞起了一个巨大的光圈,护住身前,稳住身势,将那攻来的剑光终于逼退了回去。

张辽趁此空隙,长刀划起一道优美的弧线,斜斜的向那人肩膀处劈了过去,那人偏头侧身躲过。

张辽似乎预料到他会躲过,不等招式用老,刀身翻转又由下至上,刀刃寒光一闪向那人咽喉处撩了上去,快如奔雷。

这也是匪夷所思的一刀!

那人微微一笑,将长剑的背部击在张辽的刀身上,身子借这一击之力向上腾身而起,举剑向他头部刺来。

张辽大惊,急忙往后猛退了一步,那人却是虚刺一剑,双脚轻轻落下踩在他那长长的刀柄上,踩得刀柄一沉,借力又是腾身而起,凌空飞起一脚向他胸部踹来。

电光火石之间,张辽躲避不及,被一脚踹翻在地,被那人踩在脚下。

寒光一闪,一柄利刃抵在他胸前:“你败了!”

张辽目光闪动,突然看到剑身上的刻着的两个篆体字,哈哈笑道:“能败在泰阿剑的主人,天下第一剑客的手里,也算不冤,张某输的心悦诚服。”

王越冷哼一声,收起宝剑,一把扯下蒙面布,鄙夷的说道:“有一位大贵人说你是当世罕有的名将,今日一见,武艺不过不过尔尔。”

张辽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满脸不忿道:“张辽不过无名小卒,中郎将大人将我诓到此地,莫非就是为了证明张某在中郎将大人面前不堪一击?”

既然认出是王越,以他之缜密思维,自然知道所谓强抢民女不过是一个圈套。

王越哼哼一笑道:“王某不会无聊至此,出此下策不过是为了避人耳目。司徒王大人要见你。”

张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飞龙卫中郎将大人居然为司徒大人跑腿?”

王越眼中光芒一闪,低声喝道:“司徒大人府中有一位大贵人要见你。”

张辽心头一跳,低声问道:“我如今在董丞相麾下效力,那位贵人如何认定我会去见他?”

王越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机,冷冷的说道:“那位大贵人说张将军不但武艺高强,精通兵法,为当世罕有的名将,而且忠义双全。如果那位贵人真的看错了,我就送你上路。”

张辽全身一震,随即提起凤嘴刀,翻身上马,对王越说道:“我跟你去司徒府。”

两人继续呈一追一逃之势,一路寻僻静之道往司徒府后门奔驰而去。

两人将马停在司徒府后门,立即有几个家丁将两人的马和张辽的大刀收了进去。

一人对王越道:“司徒大人在后园中留香小榭,请随我来。”

穿过长长的曲廊,远远的看见一座水榭。

再走近时,看到一个瘦小的紫色的身影立在水榭当中。

那人也看到他们走近过来了,竟然迎了出来:“文远,是文远来了吗?”

明明从未相见,却似早已认识千年。

张辽心头狂跳,想起王越刚刚说的话“那位贵人说你不但是当世名将,而且还忠义无双。”立即向前狂奔几步,远远的跪了下来:“末将张辽,叩见陛下!”

……

一个时辰后,张辽拜别刘协而去。

刘协望着张辽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不禁想起他说的话。

“末将愿终生效忠大汉,效忠陛下。城中兵马,共分两部,一部由末将掌管,一部由胡车儿掌管。末将斩得董越,部下自然臣服;然那胡车儿与西凉兵士乃粗蛮之人,平生只好酒斗勇,无视王法,他等服董卓,不但畏服其勇力,更敬服其酒量,纵斩董越,他那一部恐难以服气。若能遣一武勇和酒量皆佳之人,必能令他等心服口服,誓死效忠。”

喝酒么?作为一个顶级杀手,既要滴酒不沾,又要千杯不醉,只是不知道这具儿童之躯是否能承受那等酒量。

第三十一章 送狼出户

雒阳城东旌旗连绵,遮天蔽日。

董卓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骑兵五万,其中西凉铁甲马军三万;步兵十五万,以南北军、西园军、并州军为主。

董卓居中,吕布在左,李儒在右,然后是樊稠和张济,李傕和郭汜依次左右排开。

大军前立七尺高坛,刘协率文武百官登坛,手执三柱香焚而拜之:

“永汉元年,天下太平。然贼臣袁绍、曹操,心怀叵测,图谋不轨,率众作乱,祸加汉室,虐流百姓,荼毒生灵。皇帝臣协,惧社稷沦丧,遣贤相董卓,纠合将士,并赴国难。皇天后土,祖宗明灵,乞佑炎汉,怜吾臣民,助吾驱贼平乱,兴吾大汉,正吾乾坤!”

言辞慷慨而激烈,不亚于当日袁绍之誓词。只是他要驱的贼并非袁曹等十八诸侯,而是面前的董卓。

祭拜之后,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启程直奔虎牢关。

刘协亲率文武百官送大军到城东三十里之外。

董卓回马一揖,满脸激动:“陛下请止步,再送就到虎牢关了。陛下圣恩浩荡,老臣不胜感激。”

刘协从车驾上站起,慷慨而大声说道:“董丞相为国出征,忠心可嘉。朕无以为赏,特令御匠打制护心金牌一块,送给丞相以佑丞相平安。”

说完便示意李逸飞捧出一块金制的圆形牌子,大声道:“来,朕给丞相戴上。”

纯金打制的狮头形圆牌,上刻篆文“平安”二个大字,边上刻上小篆“御赐大汉丞相董卓”。金牌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众军士纷纷喝彩,二十万大军一起喝彩,声入云霄,惊天动地。

关键时刻见真情啊,眼看老夫就要上战场厮杀了,这小冤家终于有点良心了,记挂着咱这个长辈。

董卓激动得眼眶都湿了,立刻驱马嘚嘚的跑到车驾前,翻身下马跪拜在地。

刘协小心翼翼的将护心牌挂到董卓脖子上,再沿着衣领塞入胸口处。刘协一边戴一边在董卓耳边耳语道:“朕年幼无知,汉室江山全赖丞相保全。丞相此去若大胜而回,朕当为丞相加九锡之礼,封护国王,以嘉奖丞相为我大汉所立不世之功。”

九锡之礼源于西周时期的九命之仪。是中国皇帝赐给诸侯和大臣的最高礼遇。所谓九锡之礼,就是允许臣子使用天子的仪仗礼器。锡同“赐”,九种赐用物分别为:车马、衣服、乐(乐器)、朱户(大门)、纳陛(阶梯)、虎贲(侍卫)、弓矢、斧钺、秬鬯(祭礼之香酒)。

历史上受过九锡之礼的几乎均改朝换代或者建国称帝的。如篡汉的王莽以及后来的曹操、孙权。

这可是位极人臣的礼遇,再高了就是禅让了。

董卓惊呆了,嘴巴张开的半天合拢不了。良久才反应过来,连连激动的说道:“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