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三国之刘备复汉 > 第118部分

第118部分(1 / 2)

>  “周公瑾妙计安天下,聪慧之极!吾岂能不知?此乃孙膑赛马,避其锋芒之策,又曰扬长避短之计。”诸葛亮卖弄一番,手下战书,“汝回去告诉汝主,明日寅时一刻,两军阵前比武较量!”

“好!”虞翻遂告辞而去。

次日寅时,诸葛亮端坐在小车上,缓缓而出,身后战将群集,重兵列阵,琴童、剑童分立两旁。一侧八名鼓手抱槌而立,八驾鼓车竖立相停,静候相待。

黄忠、赵云、魏延等将领刀枪明亮,战马抖擞精神跃跃欲试。

须臾,孙策、周瑜也率众而出。

见到诸葛亮,孙策言道:“孔明,何不遣将来战?”

诸葛亮笑着说道:“比武较量,又非抵死拼杀,何来如此急躁?文长,汝打头阵,切记莫要力战,点到为止!”

“诺!”魏延答应一声,提刀纵马而出。

来到两军阵前,他高声喊道:“周泰何在,还不速速应战!?”

好嘛,上来就是点将?!

周泰跃马绰枪,飞驰上场,大叫一声:“周泰在此!”

见周泰飞驰而来,魏延挥刀而上,便与他战在一起。

这一交手,魏延却未尽全力,多是格挡,少于进攻。

周泰一轮紧攻,却是毫无建功。

这一场周瑜有所交代,必须要取胜,不然越到后面越难以取胜了。毕竟最后一场,对付黄忠,恐怕无人能敌!

然而,他却不知道,人家诸葛亮已经打算将这一局让给他们。

战罢三十余合,魏延虚晃一招,叫了一声:“哎呀!不好。”言毕,拨马便往本阵逃回。

周泰心中纳闷,却又感到对付似有力弱,单手拖刀而逃,不似诈败,遂灿灿的拨马而回。

诸葛亮十分赞赏的看了看魏延,低声言道:“文长,此战为你记一功,做的不错!”

魏延面露尴尬的说道:“多谢军师。”不过,心中却是有了疑问:打了败仗还有功劳?

回过头来,诸葛亮大声对孙策言道:“伯符,此阵汝胜。且看下一阵!”

赵云纵马而出。

孙策一看这小伙,真的好棒!白衣白甲,白龙马,亮银枪,粉嘟嘟的面孔,怎么看怎么好看,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战场上争杀的猛将?

他提枪一指,问道:“汝便是赵云否?”

“正是!请将军赐教。”赵云彬彬有礼的说道。

“人不可貌相!”孙策心中想到,遂拍马挥枪,直取赵云。

赵云摆枪相迎,便与孙策战在一起。

两人一交手,两方阵中顿时鼓声大作,士兵欢呼声震天而起。

再看场上,孙策一身紫绸缎,身着百叶金锁甲,紫里面透着黄,坐下一匹胭脂红,就像一团火上面缀着一对紫炎。

那赵云就好似一团百花在红紫之中穿插。

战马快速换位,钢枪紧紧相咬,两人竟然打得难解难分。

倒是赵云枪法快了一分,战罢五十余合,挑开了孙策的长枪,击中了他的手臂。这是第一次带彩,看样子,孙策落了下风。

小伤岂能是孙策退缩?反倒是激起了他的斗志,更加不要命的拼了起来。

奈何此时的赵云已经摸透了他的枪法,接连十个照面,竟然连点二十余枪。孙策身上又出现了二十余个伤口,虽然不深,却是痛彻心扉,痛的连连惨叫。

见如此情景,周瑜知道孙策已败,遂吩咐鸣金。

孙策犹如都红了眼的公鸡,竟不肯退后,被赵云挑飞了长枪,拍于马下,方才罢了。

孙策被士兵抬回,身上衣甲全部被鲜血染红了。

周瑜言道:“主公,此番是我们失策,退兵吧!”

孙策恨恨的说道:“没想到这小白脸如此厉害,也罢,退兵!”

说完,他强忍着疼痛,站起身,对诸葛亮说道:“孔明,技不如人,我孙伯符认栽!汝回去告诉汝主刘备,今日之事,日后定要说法!”言毕,遂与周瑜等人退去。

诸葛亮目送他们离去。

这时,魏延过来问道:“军师,因何先输阵于敌?|”

“汝若胜了周泰,孙伯符便直接退兵去了,绝不再战二场。因为他们自知无人能敌黄老将军。但是,若是孙伯符为子龙所伤,势必形成阴影在他心中,短期内,他不敢进犯我方边境!”诸葛亮说道。

“原来是这样!”魏延这才明白,遂言道。

见孙策退兵,刘勋才缓缓的引着内城中的官员和将领来见诸葛亮。

刘勋言道:“多谢诸葛先生和诸位将军,还请诸葛先生代为向左将军转达我等意愿。勋愿意举全郡之力,投靠左将军。”

诸葛亮笑着说道:“汝可所我前往徐州,亲见左将军。城中守卫,自有黄老将军安顿。”

就这样,庐江太守刘勋举郡相投。

第200章 夺射犬袁曹角力,出徐州玄德领旨

第200章夺射犬袁曹角力,出徐州玄德领旨

诸葛亮巧施妙计,退了孙策,开始得到众将的认可。

待刘勋投靠,他早请示了刘备,便与黄忠商议:“黄老将军,此城与江东相望,当以兵镇之,汝看何人坐镇更为合适?”

当初刘备将韩浩、韩荣调往扬州,黄忠便知韩浩可为一方守将,遂言道:“韩元嗣忠勇可嘉,可当此任。”

“韩浩韩元嗣,前袁公路麾下四良将之一,据守弋阳郡的大将?”诸葛亮问道。

“正是。主公讨袁,雷薄说降之!”黄忠答曰。

闻听此言,诸葛亮笑着说道:“主公德布天下,袁公路麾下四良将半数归降,如此天下可望也!公使之守庐江,甚善!”

黄忠遂召韩浩、韩荣父子,言道:“今刘太守欲往徐州见主公,而庐江新平,兵力微薄,军师请汝父子守于此。不知贤父子意下如何?”

“军师吩咐,在所不辞。”韩浩应道。

韩浩父子遂留守庐江。

黄忠引兵马退回扬州寿春,诸葛亮则带着刘勋、赵云返回徐州。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