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三国之刘备复汉 > 第187部分

第187部分(1 / 2)

>  “哼!”曹仁冷哼一声,别过脸去。

看到曹仁无礼,张飞暴喝道:“曹子孝,如今你成为阶下之囚,竟然还如此猖狂!看我打断你的腿!”

“哎!三弟切莫急躁。他已然成为阶下之囚,你若那样,岂不是趁了他的意愿?”刘备拦住了张飞,一副看透一切的样子说道。

张飞这才退下,朝着刘备施了一礼,告罪道:“皇兄英明,弟过于急躁了!”言毕,退到刘备身侧。

刘备看着曹仁,色历言辞的斥责道:“自朕登基以来,你主曹操便挑拨天下诸侯,大行叛逆之事!你等更是助纣为虐,你可知罪否?”

“哼!成王败寇,如今你势大,自然怎么说都是你的道理!再言之,我等所尊的天子乃是孝丰皇帝,乃是孝献皇帝之子!你自立天子,反才是叛逆!”曹仁出言反击道。

“哈哈!孝丰皇帝?你主曹操暗中下药毒害孝献皇帝,然后霍乱宫闱,与那淫妇结下孽种,你等倒是信服了?”刘备说着,“啪”的一声将一副锦缎甩在了曹仁面前,“侍卫,给他看看!”

那一旁的士兵拿起那锦缎摆在了曹仁面前。

曹仁看罢多时,只感觉到头昏脑花,脑袋翁翁直响

半晌,他才恢复正常,喃喃的说道:“这,这不是真的”

刘备不屑地说道:“朕知汝曹家向来忠义,唯曹孟德野心作祟!汝若不信,朕可放汝前往长安,割肉滴血以示真伪!”

说完,他示意那士兵将曹仁带下去放了!

刘备为何要这样做?

这一招乃是败坏曹操名声一步好棋!

只要曹仁回去向曹操取证,曹操不管认还是不认,都给他蒙上一个黑锅!

而刘备手中的圣旨乃是孝献皇帝亲笔所写!

曹操身边的这些亲近战将几乎都见过孝献皇帝的笔迹,曹仁认得,李典自然也认得!

对于这些将领,刘备到没有想着说降他们,留为己用!

他就想着把他们放回去,帮自己做事!

李典看着曹仁看完那锦缎上的字后变成了那样,心里也猜到了一些。

难道传说的事情是真的?

他是在曹操起兵之初开始跟随曹操的。

这些年,他确实是只忠心曹操,而不是汉朝!

但是,他和曹仁一样,虽然效忠的是曹操,但是对于曹操做出这种事情,还是有些无法接受的!

只是,他不知道刘备将如何处置他?

看到曹仁离开,他便问道:“两国交兵,各为其主!陛下即登九五,而孝丰皇帝亦是登了九五!那便是两国,我李曼成效忠于孝丰皇帝而已!作为臣下,我又何必在意他是哪个呢?更何况,我效忠的是曹丞相,而非那个小皇帝!”

刘备抬头看着他,面露不悦,竟然一反对曹仁的态度,斥责道:“久闻李曼成通晓大义,却没成想到竟然如此?也罢,你对曹孟德忠心不二,朕留你又有何用?来人,拖出去,斩了,以示三军!”

第313章 天子惜才留李典,丞相腹黑唬荀彧

第313章天子惜才留李典,丞相腹黑唬荀彧

上文书中讲到刘备放过了曹仁,却被李典一番话热的不悦,竟然下旨要将他午门处斩,以示三军。

面对死亡,李典面无惧色,亦无多言,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使得刘备殿前的文武无不钦佩。

右将军张辽曾与李典有过一面之缘,看到李典如此,心中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眼看李典便要被到外面,他终于有些忍不住了,上前一步言道:“陛下,此人虽然有些愚昧,但是也算是忠贞不二,也是条汉子!还望陛下开恩,以全陛下惜才爱贤之名!”

没想到张辽会给李典求情,刘备问答:“爱卿此言何意?”

张辽扫了一眼旁边的庞统,回答道:“陛下爱才之名,天下士子皆知。今日李曼成虽然傲慢无礼,却也说明此人乃是忠义之士,只不过跟错了主公而已!孝献皇帝暗弱无能,致使曹阿瞒仗势欺凌,也是后期之事!当初曹孟德举义兵讨伐董卓,亦是贤良之举!还请陛下暂留他的性命吧!”

看着刘备脸上有些迟疑,庞统知道刘备动了恻隐之心,也出班进谏:“陛下,还请暂留他一条性命,或许日后大有用途!”

刘备静静地思考了一番,便说道:“两位爱卿所言极是。或许李曼成会明白过来,为朕尽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呀!文远呀,汝当常与此人沟通!朕素闻此人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若为朕所用,自然是好!”

这样,刘备便留下了李典的一条性命。

李典,《三国演义》、《三国志》中的记载相对一致,其他书中记载出入之处不是很大,都是早卒。

《辞海》:李典(174……209),三国山阳钜野(今属山东);字曼成;初招集宗族宾客数千家,从曹操镇压黄巾起义军(约191……193年,李典生年正确,当不足二十岁),任中朗将,迁破虏将军。后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击破孙权的进攻。

《资治通鉴》:(215年)八月,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时张辽、李典、乐进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三国志》:(215年)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

《辞海》《资治通鉴》《三国志》至少有其一错误。逍遥津之战在215年,应无疑,李典应该也参加此战。初平中(190……193)年,李典随曹操,192年正式出场。若李典殁于215年,他当生于180年(《三国志。李典传》:年36薨),192年李典13岁,而在此之前,典从父干,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似不合理。209年,孙权第一次进攻合肥,不利,撤退。当时张辽,李典,乐进应该也在。

他的生平可以概括如下:

李典,字曼成,曹操麾下将领。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

在我国历史上,各名家对李典多是褒奖之词:

陈寿:”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曹丕:”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苏籀:”错捐金带子舆台,李典张辽安在哉。济溺我应知大略,摧锋人自得高才。”

黄道周:”魏击谭、尚,兵至黎阳。命典与晃,船运军粮。高藩绝水,船不得行。藩军少甲,恃水而强。典窥懈怠,**杀伤。既通水道,功不可量。刘皇伐邺,惇、典守疆。忽烧屯去,惇欲追亡。典曰不可,设伏需防。惇不肯听,被劫始忙。赖典救援,方两相当。宗都甚重,散往招张。徒诣魏郡,彼此安康。辽欲击贼,悉典仇方。典为国家,私愤久忘。尽力破贼,忠勇名扬。”

赵翼:”其以少击众,战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兵十万。”

当然,咖啡对他的印象还好吧,只是对他英年早逝有些不甘,故此没有让他死去,方才有了这么一段,还望大家不要喷我。

再说曹仁。

一路上都在纠结着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小天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同刘备所言,是孟德的骨肉呢?

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够让刘备知道呢?

这可是是件大事呀!

想到这里,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竟然接受了这件事。

虽然在刘备那里,他感觉到这件事十分荒唐,十分让人难以理解。但是,他现在却想明白了,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便将刘汉王朝变成了曹家的天下了!

可是,这件事已经被刘备得知!

我必须马上禀明孟德,好早一些想个对策!

看来,我就不去弘农了,直接去长安好了!

曹仁打定主意,精神一改刚才的颓废,御马直冲,直奔长安而去。

他必须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曹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