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说嘛,一惊一乍的。敢情是那武老爷年轻时死了正妻,又娶了一个来续弦咯?这也没什么好稀奇的嘛,在朝为官的人大多都是这样子的家庭。
我喝了两口汤,还在等那农妇细说,可是等我将汤水完全咽下去以后,那农妇的话令人再也难以下咽了。
原来,武氏老爷年轻的时候就已有赫赫功名,在北魏朝堂上很吃得香。他的第一房正妻,名唤柴靖文,乃是西周国主的亲妹妹,靖文公主。
那时候,北魏国和西周国多有政治联姻,像他们这样的联姻皆由两国国主赐婚,意义十分之重大,代表着两国世代交好。
算起来,那个靖文公主还是柴绍的亲姑姑呢。
可是到了元和四年的时候,大燕国一举歼灭了西周、东唐两个大国,唯独北魏和它能够分庭抗礼。
西周的灭亡意味着靖文公主的失势,她这个正妻自然而然在家中没了地位。北魏皇帝重新赐婚,将名门世家的女儿也就是现在的老夫人下嫁给武氏做正妻,而原先的柴靖文被贬为了妾室。
一年以后,武氏老爷的一妻一妾同时怀有身孕。按照家族的传统,祖宗基业只能传给长子,除非长子死了,才会传给次子。
这一妻一妾都想早日产下灵儿,谋得大少爷的地位,二人暗中争斗了十月之久,最后还是现在的老夫人肚子比较争气,抢先一步生下了武家的大少爷,武承嗣。
老夫人当年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无人知晓。只是我看着老夫人那样慈祥亲切的笑容时,就会忍不住毛骨悚然起来。看样子辨别一个人的好坏是绝不能光打量表面的。
再后来,那柴靖文自然是生下了二少爷,也就是我先前见过的武攸暨。
武氏老爷死的早,柴靖文是被逼着跟丈夫一起殉葬的。也有人说她是自愿的,说什么和老爷鹣鲽情深,愿化为双蝶齐飞云云。
其实在我看来,当时的柴靖文身后早已没了西周国主这个强大的靠山,娘家可以说是一个亲人都没有,夫家又一边倒的支持现在的主母,因此柴靖文死的十分蹊跷。
武家二少爷跟着大少爷一起被主母带大,两个儿子自然不可能同等对待。据那些农妇们的小道消息,武家大少爷武承嗣从小就娇生惯养,被主母宠到天上去了,最爱撒泼打诨。现今已娶了大*奶和三房姨太太,【www。87book。com】最是个风流货色。
而那武家二少爷武攸暨,年纪比大少爷才小几天,却是一房夫人都没有娶。他喜爱读书作诗,心地纯良,对待下人奴仆们也是极好的,从来不端架子,每每和哥哥站在一块儿的时候,兄弟两个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我问那农妇,为何二少爷迟迟不娶亲,她却说,本打算今年就要找媒婆来搜罗了的,可是后来武氏举家搬到我们这村里,一来老夫人最近忙着药田的活计,撒不开手,二来二少爷自己说还没找到合心意的姑娘,不愿意早娶,这才淡了下来。
农妇说的是期期艾艾,充满惋惜,仿佛她悔死了嫁给自家那个,想要改嫁给武攸暨似的。
牛嫂子看着,也是一愣一愣的,憨厚极了。
我却掩嘴在一旁偷笑。这些村妇们没见过世面,饶是个模样长得稍俊俏些的富家子弟,脾气好点儿的,读了些书的,都能把他们迷得晕头转向吧。
“你笑什么。”那农妇见我笑的岔了气,倒是有些害羞起来。
我摆摆手,连忙夹了一筷子菜塞进嘴巴里,好转移她的注意力。我实在不好意思说她挺像个花痴的,一把年纪了还学小女孩做春秋梦呢。这话不礼貌,自个儿憋在心里想想也就是了,绝不能随随便便说出来。
“你可知道,武承嗣大人家里的几个妻妾是什么来历?”农妇卖弄似的问我道。想必她那里的小道消息特别多,正愁着没处倾诉呢
“我怎么会知道”
那农妇叹了口气:“哎,这可就一言难尽了”
那农妇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我惊觉,她一介乡野村妇,居然什么内幕都了解的这么透彻,要说她对那尚未娶亲的武二少爷没心思,我是打死也不信的。要不,她干嘛把人家家底打听的清清楚楚了呢?
“当今皇太子司马殇十分专情,到目前为止还只娶了一位妃子,也就是太子妃梅氏。这武家的大*奶来头可不小,她就是太子妃梅氏的同胞妹妹。二人长得一模一样,就连脖子上那颗痣都长在同样的地方,有时候甚至连皇太子和咱们东家武大少爷也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呢”
她了解的东西可真多……真是细致入微啊惭愧,惭愧
“武承嗣为什么能娶到太子妃的妹妹?他的官衔很大么?”我疑惑的问道。
据我所知,武承嗣好像也就是个出兵打仗的吧,官衔最高顶多是个大将军,他还能怎么地?
那农妇狠狠瞅了我一眼,一副“你这没见识的丫头”的表情。一问才知,原来武承嗣和当今皇太子司马殇竟是表兄弟
武家还真是财大气粗啊,又握着兵权,又圈地经商,还是皇亲国戚,这太子爷登基以后,武承嗣的地位不是更显赫了么,那武家将来“钱途”不可限量了。
难怪他娶了那么多的老婆……
“这个大*奶是挺厉害的,那另外三个姨太太呢?也有很大来头么?”我问道。
不知为何,我那天居然会对武承嗣的妻妾们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可。
卷一【盛唐篇】 第092章 妻妾个个有来头
第092章 妻妾个个有来头
那农妇原想一本正经的给我一一道来,可话还没说出口,只见一伶俐小丫环走到老夫人面前,福了下身子、甩了下帕子,轻声说道:“老夫人,祭祀用的物事都准备齐全啦,就等您下令了。”
老夫人听后点点头,道:“嗯,你先退下吧,叫大少奶奶过来伺候。”
那丫环又机灵的一笑,福身道了句“是”便退下去了。
我还在瞻望着大少奶奶长得什么样,就见她前拥后簇像朵鲜花儿似的被拱了出来。
“给婆婆请安,婆婆吃的可好?”温声细语,我见犹怜。
再看那相貌,果真是水灵灵的像一串葡萄,白皙的肌肤里都透着灵气,看上去年纪也不大,顶多就二十岁,这样年轻的女子就当了大少奶奶,真不好说是武家人有眼光,还是这个梅氏有福气。
老夫人连忙客气的伸出手来接住她的胳膊,不让她太过拘于礼节,又命小厮搬了一张新凳,拿了一副新碗筷,那梅氏大少奶奶便依命坐在一旁,十分开心的享用着晚膳。明明是很朴实、稀松平常的菜式,这婆媳两个倒吃的十分尽兴似的。我的心中又不由的纳闷儿起来。
按说太子妃的胞妹,好歹也该是名门贵胄之后,什么大场面没见识过,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怎地跟一群村妇如此谈得来,莫不是这个梅氏是个十分好客且好说话的人物?
每一次目光投向老夫人和梅氏的背影,我就感觉自己身上窜起一道寒气。
“小月姑娘,你瞅什么呢?那大少奶奶长得如何?是不是跟天仙一样?”坐在我身旁的农妇见我半天不说话,一直盯着她们婆媳看,于是又打开了话匣子。
“我没瞅什么,就觉得大少奶奶长得挺眼熟的。对了,你方才说武大爷的三位姨太太也来头不小,此话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