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主意确实不错,只可惜那二少爷已经相中了其他家的小姐,说是过些日子就要上门去提亲,眼下再向刺史夫人提起书倩的事儿,怕是有些不妥吧……”
“这有什么关系?”何氏似乎并无以为意,“只要还没定亲,这事儿就还有转圜的余地我这就去打听打听刺史府二少爷相中的是哪家姑娘,看看对方到底是个什么人。”
颜氏想了想:“那就依你所言,若是他家相中的姑娘不如书倩,咱们就把这事儿再说给三堂弟妹听听。假若她也觉得这事儿可行,咱们再做打算。”
“成,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没过多久,何氏就打听到了刺史府相中的那家姑娘,正是城北孟家的三小姐。孟家与沈家一样,也是苏州本地的世家大族,他家擅长经商,与漕运有相当密切的往来,每年还会派遣一些年轻的子弟出海,在海上开拓出了一片市场。只是孟家没有像沈家出了个开国公,每年都有人出仕,但从未出过四品以上的官员。
论钱,孟家不输给沈家;但若论势,孟家必定比不上沈家,
何氏与颜氏合计一番,觉得书倩与刺史府的婚事还算可行,就由何氏出面,找到了朱氏。
何氏与朱氏东拉西扯地闲聊了许久,之后随口找了个理由,扯到了刺史府,说是刺史府有两个少爷正在托人寻亲,想要找个相貌、品性还有家世都配得上的小姐。
朱氏一听这话,立时就来了兴趣:“那个刺史府是个什么背景?两位少爷的年龄多大?品貌如何?”
何氏见到鱼儿上钩,顺势将刺史府的背景大略说了一遍,然后又将两位少爷好生夸了一夸。尤其是二少爷,虽然她并未见过他,却还是不遗余力地为他所造相当光辉的形象,听得朱氏嘴角都快笑歪了。
朱氏在开心之余,还不忘问道:“不知那两个少爷可有寻到合适的小姐?”
何氏继续道:“听说是二少爷相中了城北孟家的三姑娘,但两家都没定亲……”
朱氏赶忙道:“还没定亲就说明这事儿还有转机,不过是个小小的孟家,我就不信了,这个苏州城里,还有哪户人家能比得过咱们沈家”
何氏面上笑着附和了两句,等到这事儿说得差不多了,她就起身离开了。
刺史虽不是大官,但在这苏州城里却也算得上是厉害的人物了,若能与刺史府结为亲家,日后自己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在沈家,都能让人不敢轻视。朱氏暗自窃喜,正好自己这儿也有两个女儿,书倩嫁给刺史府的二少爷,书梦就嫁给刺史府的三少爷,两姐妹全部嫁入官宦之家,等到日后分了家,必定能讨得极大的便宜。
她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太妙了,当天晚上,等到三伯回来,她立刻将自己的打算说给了三伯听。
听到自己可与刺史府做亲家,三伯似乎也觉得挺高兴的,他又细细地问了些细节,在得知刺史府相中了城北孟家之后,他亦是表示得很不以为然:“那个孟家不过是个商贾之家,祖上毫无功绩可言,哪里比得上咱们沈家?从前就出了个开国公,现在还有才倌儿这个大学士在前头顶着,当今太子爷就是咱们的靠山先不论那孟家是否知趣,就说那刺史府,也必定要给我们几分薄面。”
朱氏听完,脸上笑得更加灿烂了:“那我赶明儿就去一趟刺史府,与那刺史夫人谈一谈这件事儿。”
第二日,朱氏果真就带着一大堆礼物,亲自拜访了刺史府。朱氏说话从来不爱拐弯抹角,一见到刺史夫人,就开门见山地道明了来意,顺带还不忘将自家两位女儿狠狠夸赞了一番,唾沫横飞之际,完全没给刺史夫人留下插嘴的余地。
直到刺史夫人的一盏茶喝完了,朱氏这才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停下来喝口水润了润喉咙。
听完朱氏的话,刺史夫人联想到颜氏为侄女儿说亲的事情,难道那颜氏就是为眼前这位夫人的女儿说亲?可是那颜氏不是说大侄女儿已经出嫁了么?怎地眼下还来说亲?
刺史夫人带着疑惑问道:“你家大女儿不是已经许配了人家吗?眼下又为何还要来说她说亲?”
朱氏以为她说的是之前那两门失败的定亲事件,当即摆手道:“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家倩姐儿是个可怜的孩子,碰上了那样的事情,先不管别人怎么说,最无辜的还是她啊,不过你可以放一百个心,我家倩姐儿绝对是个很乖的好孩子,女红厨艺样样都行,待人也很诚实,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难道是被男方给休了?刺史夫人稍稍皱眉,似有疑虑:“这事儿且容我考虑考虑,回头还得跟我家老爷商量一下,其他的事情之后再说吧。”
朱氏以为她动心了,当即欢天喜地与她告辞,然后奔回家去了。
想到今后自家女儿就能嫁入官宦之家了,朱氏这心里就像是见到金子一般高兴,逢人就说自己马上就要与刺史府做亲家了,没过两天,就将这事儿传遍了整个苏州城。
当颜氏与何氏听到这件事儿时候,都赶忙上门来寻朱氏,确认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朱氏得意地说道:“那刺史夫人说是要与刺史大人商量一番,但你们想想啊,若不是她心里已经认可了这件事情,又何须去向刺史大人说明此事?直接拒绝了我不更好?”
颜氏与何氏互望一眼,虽然觉得她的话有些不大靠谱,但又找不到什么错漏的地方,只能姑且信了她的话:“如此看来,你家倩姐儿与刺史府二少爷的婚事是十拿九稳咯?”
“岂止是我家倩姐儿的婚事,就连梦姐儿的婚事我也一并办成了”
颜氏与何氏俱是一愣:“这话怎么说?”
“那刺史府不是有两个少爷都未娶亲么?正好我家也有两个女儿尚未定亲,这事儿正好撞到了一起,你们说说看,这不叫天赐良缘叫什么?”
见到朱氏兴奋的样子,何氏只觉得越听越糊涂:“你该不会是……将梦姐儿说给了刺史府的三少爷吧?”
“倩姐儿配给二少爷,梦姐儿配给三少爷,这不是刚刚好嘛”
何氏被气得眼前一黑,差点昏倒过去,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几分:“你做什么将梦姐儿都扯了进来?那刺史府的三少爷……”
颜氏急忙拉了一下何氏,随即朝朱氏说道:“三堂弟妹,你真是好生糊涂啊,那梦姐儿并非你亲生,你却要让她和倩姐儿一起嫁入刺史府,嫡庶并列,这事儿要是传了出去,日后你让倩姐儿如何在刺史府立足?”
听到这话,原本高兴不已的朱氏立时就收住了笑容,脸色稍稍变黑:“梦姐儿这些年一直养在我身边,知冷知热,待我胜过亲生母亲,如今我为她寻门好亲事又有什么错?”
“她对你再好,可始终是与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的身份只是庶出,嫡庶有别,这是族规上清楚写明了的。倘若让她与倩姐儿一并嫁入刺史府,日后两人平起平坐,你让倩姐儿心里怎么想?你别忘了,她才是你的亲生女儿,是你十月怀胎辛苦生下来的嫡亲骨肉,你当真要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梦姐儿,而委屈了自己亲生亲养的倩姐儿?”。
第87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一想到那个不争气的书倩,朱氏这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若非她是自己亲生,朱氏老早就将她随便配给别人做个填房或妾室什么的。如今自己特意给她找了一门这么好的亲事,到时候还有书梦一并嫁过去帮衬着,朱氏自认为已经仁至义尽了。
面对颜氏的指责,朱氏非但不理解,反倒愈加的生气,指着颜氏就骂道:“这是我自家的事儿,与你们有什么关系?我好不容易给倩姐儿和梦姐儿说了这么好的一门婚事,你们如今却到我家里来闹,难不成你们是在眼红?看不得我为女儿选了这么一门好亲事?”
何氏亦是有些恼了,自己明明是一番好意,如今却被人指着鼻子数落,这还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你自己养了一条狼在身边,还硬要将她当成一只羊,你自己识人不清,倒还说我们是在眼红?你可别忘了,这门亲事当初还是我给你提的,假若我要真是眼红,又何必与你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