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大舅无奈地叹了口气,“道理我也是懂的,只是……只是他毕竟是我的亲弟弟,手足之情不可断,看见他受苦我这心里也跟着难受啊”
书才又好生安慰了他几句,至于曹氏的事情……他没有去问,也不想去问。大舅是个性子宽厚的人,只要曹氏稍微有一点安分,日子应该都不会很差,但要是曹氏做得太过分,想必大舅妈是不会轻易放过她。
陶氏虽然看上去性子仁厚,但熟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个有心计有手段的女人。若非这样,她又如何能将偌大一个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整个白家上下几百口人谁对她不是心存敬畏?
话说那头,陶氏到了书华的屋里头,立刻就亲昵地拉着书华说了好些话,问了她最近都在干什么,在苏州的时候可曾有人欺负她,还有关于书画婚事的事情……
书华对这位大舅妈的印象不错,面对她的问题都是老实地一一作答,等到陶氏问完了问题,书华才开始主动问道:“许久不见三舅和三舅妈,他们可曾还好?”
“他们小两口的,整天恩爱得不得了,哪能不好?”陶氏掩嘴轻笑,“我与你大舅在出门之前,还被明倌儿拖着,说要来汴京看她表姐结婚。若不是外祖母死命拽着,估计他现在都已经跟过来了”
说起那个未曾见过面的小表弟,书华显得也很好奇:“就把他带过来嘛原先三舅还答应我,等到明倌儿生下来之后,就送过来给我瞧瞧,结果一直都没瞧见倒让我这心里好奇得要死”
“把他带过来少不得又要多出好多事儿,凭地给大家伙儿添乱再说了,你外祖母对他心疼得紧,要是咱们把明倌儿带来汴京,你外祖母非得担心得吃不下饭不可”陶氏顿了顿,带着笑意瞅着她,“你若当真这么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小孩子,何不如自己生一个?大舅妈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自己生的孩子绝对要比别人的孩子可爱得多”
知道陶氏是在与自己调笑,书华不好意思接话,索性换了个话题:“等到大舅妈回去的时候,帮我捎些小玩意儿给明倌儿,让他也知道知道我这个表姐的好处”
陶氏明白她是在害臊,便索性收起笑容,与她正色道:“我知道你心里羞,但我刚才说的那事儿对你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女人若想要在后院站稳脚跟,除了有厉害的手段以外,还有就是孩子。只要你有了孩子,就没有人能够撼动你正室的地位,即便将来有一天你年纪大了,跟相公的感情也淡了,但你只要膝下有子,就照样还是你的正室,你这一辈子也就算是有始有终了。”
书华受教地垂下头,静静听着。
“我听说庆远候府里是不能纳妾的,但是男人若想要花心,即便没有了妾室,也还有通房丫鬟和青楼柳巷。作为未来的当家主母,你所要掌握的,是整个庆远候府的利益,外面的女人只要没有伤及到候府名声,你就可以睁一眼闭一只眼;后院里的女人,只要没有蠢到明目张胆地对付你,你就让她们那些个下溅的婢女互相去咬对方。你要记住,你是正室,是庆远候府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候府的,你和你的孩子才是候府未来的主人,即便你今日无法将那些挑衅你的敌人连根拔除,但到了将来的某一天,你一定能让他们消失得无声无息。”
一想到小侯爷可能会与别的女人厮混,书华的手指下意识地收拢一下,道理她是明白的,只是有些事情不是光靠道理就能讲得通的。
人之所以区别于草木,在于一个情字,时间任何事情的决断,也无外乎情理法三个字。然而,情却是摆在第一位的。
如果事事都只讲理而不念情,人这一生未免活得太寡淡。
陶氏似是猜到了书华的想法,便又道:“不是说感情不好,只是说感情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祸绝对大于利。你现在还年轻,在你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你会觉得感情和男人是你的一切,等你有了孩子,有了需要你依靠的存在时,你就会明白,孩子绝对要比男人来得可靠得多算计不是每个女人与生俱来的,但却是每个母亲与生俱来的。”
最后一句话,让书华微微一愣,如果将来有一天,她的孩子陷入危险了,她会不会不择手段地去将引发危险的祸端尽数铲除?
答案很肯定,她会。
第57章 成亲(上)
陶氏知道书华是个能拿主意的人,即便将来嫁到了候府,应该也不会犯什么错事,只是作为过来人的陶氏,深知作为新媳妇儿时候的艰辛与委屈。
这是一条修行路,饶是再苦再累,也只能咬紧牙关忍着,人说前年的媳妇万年的婆婆,只有忍过了这关,这一辈子才算是熬出头了。
陶氏又拉着书华说了好些贴心话,为她把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都挑出来说了个大概,然后教给她应对的方法。
书华一边老实地听着,一边在心里暗自佩服,不愧是在白家当了这么多年的主母,做什么事情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既不用得罪人又能够将事情处理得漂漂亮亮,这样的女人若是放到现代,那绝对是个超级厉害的事业型女强人。
在教完为人媳妇的道理之后,陶氏还顺道为她讲解了洞房之夜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饶是书华原本是现代人,听到陶氏那么直接地描述这种事情时,也忍不住羞红了脸皮。
说完这些事儿,陶氏又跟她说道:“你嫁过去之后,第一件大事情就是要生出个儿子来这一回来汴京,我特意将家里专门用来调理女人身子的秘方过来,以前婆婆让我用过,嫁到白家没有半年功夫就坏上了,还有你三舅妈,她也用了,成亲没多久就也有了身孕。你嫁过去之后记得按时服用,保管灵验”
书华点头应下,先不管那秘方灵不灵验,光是陶氏的这份贴心,就足够让她觉得感激了。
晚饭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又好好似说了好些话,开国公府里有了就别的热闹气息。
饭后,大家各自回到房里休息,书华独自躺在床上,思量着陶氏与自己说的那些话。那些话从理智而言,都是正确的,她若想自己的日子好过些,也势必要照着那些法子去做。可要真让她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去跟别的女人欢好,她这心里必定是比吃了黄连还要苦涩。
婆婆的刁难她可以忍,毕竟对方是长辈,年纪有那么大了,能忍就忍吧。而且她与侯爷夫人见过面,侯爷夫人并不是什么蛮不讲理的人,只要尽力地哄着供着,日子总是能够过下去的。
但要小侯爷真的出去花天酒地,她真不保证自己会不会被活活气死,或许她将来也会变得和陶氏一样,将感情之事都抛诸脑后,只用理智去生活。
书华仔细想了一想,觉得这事儿不是没有可能,没有感情的婚姻生活放在古代社会,其实非(霸气书库…提供下载…87book)常的普遍,女人阻止不了男人的花心,就只能阻止自己对男人的感情,等到感情淡了没了,什么爱啊恨啊也就一起没了,生活自然就变得轻松平和了。
到那时候,她只要顾着带孩子和侍奉公婆就好了,其他的事情她就当做不知道,陶氏说得对,只要事情没有伤及到家族颜面,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最后,她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生孩子,只要有了孩子,不论将来与小侯爷之间变得如何,至少这个孩子还是她的,她的心里总归是有个依靠的。
越想越多,也越想越心凉……她将被子拉高,盖过鼻子,只露出半张脸,她该不会是得了婚前忧虑症吧?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整个开国公府都忙得不可开交,幸好有大舅和陶氏帮忙顶着,要不然就光靠着书华和书才两个人,绝对得忙死了去。
关于陪嫁丫鬟的事情,书华特意将青巧、君翠、君瑶和君庆叫到面前,单独询问她们,是否愿意陪嫁。如若不愿意,她也不勉强,可以按照她们自己的意愿,或是嫁人或是放归。
君瑶和君庆都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书华心里也觉得欣慰,这几个人都是她平日里用惯了的,要是忽然换了别人,她还真有点不大习惯。至于年纪稍大点的君翠,说是想要回老家去侍奉祖母,年纪渐大的父母也希望她能回去嫁人生子,书华心里虽然有些惋惜,却也没有强留,很干脆地答应了她,并且给了她一笔不少的赏钱,算是尽了她们这些年的主仆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