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王财吃得满嘴流油,神采飞扬以外,另外几个人无不是一边吃一边呕,一柱香时间过去了,台下的老百姓都被堆在王财桌上蝗虫脑袋怔住了,不过王财却晃着手里的十两银子大方的说把这个彩头让给下一轮的胜者,二十两银子的诱惑马上引来的更多的参与者,老百姓第一次发现加上调料的油炸蝗虫口感还真不错,十轮的比赛根本满足不了大伙的热情,而菜市口的“食神大赛”一直吵吵到半夜人群才渐渐散去,除了十几个食神拿到了银子以外,第二天,蝗虫能吃的而且味美汁鲜的消息以不亚于飞蝗过境的速度在苏、浙传播开来,安允文不得不佩服王财的这一招,也不得不佩服国人的嘴巴,加上政务衙门和农工司全力推行各项灭蝗政策及时到位,江苏的蝗灾很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同样,天京在接到苏南的警报之后,东王杨秀清也马上下了诰谕,通令各地学习苏南经验,严格灭蝗,对于天京来说,粮食也是生命线,这可是不能大意的事情。
花了几天的时间,郑国到底把檄文写好了,王财看着手中的小楷,心中不住的称赞郑国的文采,写得简单明了,又气势非常,当下让他派人制版檄布天下。
太湖水道历来就是苏、无丝茶外运的交通要道,自从铁路修好后,往来的船少了很多,但仍是热闹不减,做小买卖的,测字算卦的,挑担运货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会儿一群老百姓都聚在码头边的一个告示牌边,当间一个年青书生摇头晃脑的念着牌上贴的文字:“……易我衣冠,毁我文字,自胡满入寇,华服变满装,汉音改胡腔,豪杰具留猪尾,英雄始乱纲常,又迭兴文狱,灭尽汉章,动诬谋逆,夷绝九族,国士引劲,精英具丧,腥风播四海,淫毒秽宸极,又纵贪官污吏,骄吸民膏,可怜子女,哭泣道旁,官以贿得,刑以钱免,豪杰绝望,英俊抑郁。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今天下纷乱,蝗灾数省,胡寇不赈,反设厘局,吸尽民血,贪尽民膏……今辅国候王,乃居苏浙,兴工商之便,振兵甲之利,尊扶名教,敦叙人伦,义设学馆,名振华堂,授圣人之典,传强国之道①,中国有复兴之理,胡虏有必灭之徵。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邦国迁移,动在英豪,成于众志,故杰士奋臂,风云异气,人心解体,变乱则起。维我四方猛烈,天下豪雄,既审斯义,宜各率子弟,乘时跃起,云集响应。无小无大,尽去其害,执讯获丑,以奏肤功。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顺天有厚赏,逆天有显戮。布告天下,咸使知闻②。此文真是精彩啊……”他摇着脑袋读完,忍不住又大声的诵读了一遍,人群中有人问道:“那位先生,这上面写什么的呀?”
书生显然对别人打断他颇为不满,不耐烦的解释道:“这是太平天国真忠报国辅国候王大人写的讨胡檄文……啧啧……真是文采飞扬,可抵万名甲士啊!”
“哦……真好文啊……”也不管看得懂看不懂,人群也跟着骚动起来。
“我看不怎么样!”人群中一个声音传来,“文采尚可,气势不足,中原板荡,解民倒悬,靠这些还不够啊!”
“你是谁?怎可如此胡言乱语?”年青书生涨红了脸怒道。
“我?”人群中走出一人来,欠了欠身道,“弊人乃东洲学子王纫秋!”
PS:文中所写的那段檄文①乃小弟原创,②是参考了古人文字,在此说明一下,写得不好,请大家凑合着看看。
相关史实:
1、咸丰在位期间的蝗灾:根据史料记载,咸丰皇帝在位十年就有七年的蝗灾,“飞蝗七载”。从咸丰二年(1852年)起,到咸丰八年 (1858年),广西、直隶、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 陕西、湖南、江西等省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蝗灾。
第七十三章:改道
第七十三章:改道
连续半个多月的阴雨天气不但让王财心烦气闷,也给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一直在安徽活动的冯天部,大雨弄的道路损毁,河水漫堤,原来是路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了池塘,在这样的天气里面双方都息兵罢战,只有近卫骑一团还时不时的出去突击一下,弄点小收获。只有豫皖边界活动的捻军似乎并不在乎这样的天气,还是在皖北不断的集中大队人马冲击府县,李鸿章的团练基本上被压缩到了皖南地区和天京方面的不断交火,互有胜败。而苏北的战事也受到暴雨的影响而暂时休兵,每天在泥水里打滚的双方士兵都出现了伤病,很多人开始烂脚趾,好在太平军基层医疗制度完善,在淮阴的总参谋部也请辎务司紧急调拔了大批药材,各军的拯危急及时用药,更采用轮战制,因而战斗力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对面的清军就不同了,僧格林沁的大营里天天都有人被抬出阵地挖坑埋了,由于朝庭四十天才发一个月的饷银,军心浮动,每天都有人脱guang了衣服爬到太平军的阵地上投降,对于这些人,王财能命令好生接待,全部送回淮阴临时战俘营整编,同时威卡也认为在苏北对清军展开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建议王财统一前线指挥权,相机发动反机,王财考虑了很久,最后力排众议,任务新四军帅潘启亮统一指挥苏北新军,直待天气好转就全线转入反击,力争一战而消灭北方清军最后一直主力,确保江苏安全。
相对于北边的战局,江西的情况就不是很好了,曾国藩从湖南新调的援军击溃西征军的阻击,连克宜春,新喻,进驻临江,与抚州的湘军一西一东分别防御石达开和王财的进攻,双方在很多地方都激烈交火,城池都有反复易手。而咸丰也在接到曾国藩的奏折之后,毫不犹豫的撤掉了陈启迈的江西巡抚,将原湖北藩司文俊升为江西巡抚,原吉南赣道周玉衡升为臬司。文俊是个旗人,老于官场,深通世故。他一上任,便亲去拜访曾国藩,大拍马屁,极尽吹捧之能事,不但一改陈启迈在厘金上的不配合态度,下令江西全境仍由湘军设厘局收厘金,还另启炉灶在湘勇还没来得及设卡的地方,全都设上厘卡,在湘勇设卡的地方也加卡,把湘勇的厘税夺走了一半以上。还暗中指使乡民欧打收厘的勇丁,这个不同于陈启迈的明招,搞得曾国藩有气也不知道找谁去出,心中还有点怀念起这位同窗同乡了。
正在双方憋着一股气,准备拼个死活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即今兰考县附近)决口,夺流经直隶省长垣县,东明县入山东省东阿县张秋镇穿连河,注大清河到利津县入海。于是黄河又从夺淮经江苏省徐州、淮阴入海的旧道改道入海。
王财半夜里被郑国叫醒,心急火燎的穿好衣服跑到衙门大堂的时候,才发现在苏州的各司丞相、检点全都到了,大堂上点了十几盏油灯,灯光在屋外的风雨声中不停的摇曳着,人人都在为这个消息交头结耳。王财到现在才有点回过神来,看着铺在桌上的地图,王财暗悔自己当初想当然的认为后世的黄河是被老蒋炸了花园口才改道的,如今看来不但冤枉了老蒋,也给现在的江北战局造成了影响。原本就糟了几年旱灾、蝗灾而民不聊生的河南、山东现在肯定是更加乱套了,从开封附近到山东利津的几千里地都成了黄泛区,一夜之间损失数万人口,更多的难民向安徽、江苏涌来,饱经战乱的中国又挨了一记闷棒!
“大人,现在情况严重,您看,”郑国指地图说道,“这次黄河改道对于江苏影响不大,但是随后而来的必定是大量灾民的涌入,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如何安置他们?食宿无依,那必定是盗贼纷起,这是非常不利的,加上苏北现在还是战区,一旦苏中变生,前方战事也要受影响。”
“但是这次改道也有好处,”韩寒彰也揉了揉发红的眼睛说道,“大人你看,黄河改道大清河入海,实际上在僧格林沁背后形成了一个大的黄泛区,僧妖头不是被我们包围了?”
王财并没有听进他们在说什么,一个劲的在想当年发生洪灾的时候新闻里面都是怎么说的,好像是派部队去抗洪,还有号召全国人民捐款捐物,给灾区人民送温暖也有听过,还有建灾民小区什么的?现在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事情,王财也有些头痛,有心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但仅以苏、浙两省之力如何能做到这一点?这事只有集全国之力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