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善祥不顾杨秀清的讥讽,接着道:“在天朝论资历,论权势哪一位王比得上东王您?也正是如此,殿下也成了众人眼中的拦路石,且不说天王早已对殿下不满,各位王爷哪一个不是对您深有戒心?原来大伙各司其责,倒也相安无事,可殿下今天在朝会上的所作所为,传将出去必定让天下人心中不服,几位王爷必定会进京反对此事,如此一来,殿下岂不是为了一个虚号而得罪了天下?殿下如今身负天朝军师要职,权势之大,举国内无出右者,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极尽荣耀,何必行此下策招来杀身之祸……”
“住口!”杨秀清那一张黑脸上青筋暴跳,怒道,“你怎可如此胡说?我又怎么不知你意?我虽位极人臣,但到底还是人臣!天朝大业与那跳大神的天王有何关系?天朝如今有此局面,全仗我从中捭阖,今日我只不过是拿回我应得的而已!”杨秀清顿了一下,“如今天京数万防军都是我的人,天王府的禁卫我也派人换过,那几个王爷就算回来又能如何?此事你不必在过问了,我意已决!”说完杨秀清把傅善祥丢在一边,头也不回的转回内宅。
傅善祥呆呆的站在屋内,心中如乱麻一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眼看东王不肯听她劝说,那北王、翼王、燕王难保不会接洪秀全密诣回师勤王,想来想去,傅善祥没有办法,只好跑去找陈承瑢商量。陈承瑢负责天京防卫,只要他加强守御,不让几位王爷带兵进城,那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陈承瑢向来紧跟东殿的步子,一看到傅善祥跑来就知道什么事情,不等傅善祥开口,他就拍着胸口大表了一番对东王的忠心,扯着嗓子说他手下的天京防军必定会确保天京安全,傅善祥当然不能直接让他拒敌几位王爷,只能一再向他强调任何兵马进出天京都必需事前请示一下东王,看着陈承瑢一力承担的样子,傅善祥稍稍放了心,在街上转了几圈,耳中听到的都是老百姓在议论纷纷的谈及此事,没想到事情传的这么快。回到自己的屋子后,傅善祥左思右想仍然觉得不妥,马上提笔给周秀英写了封信,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述了一遍,末了请周秀请劝说王财出兵进京,拱卫天京安全。
写这封信的时候傅善祥心中也是犹豫,担心王财会借机领兵到天京打起勤王讨逆的旗号,但是心中算计了半天,虽然王财肯定反对东王称万岁,但是以他的为人,决不会公然挑起分裂,到时自己再从中周旋劝说东王回心转意,那时事犹可为,想了半天,还是觉得王财领兵进京危害最小,此刻北王大军就在皖南,随时都可以渡江回来,以北王和东殿的矛盾,到时候只怕真要血流成河了。
早在杨秀清在朝堂上鬼上身的当天,王财就接到了从天京飞马而来的急报,可以说这个急报让苏南内阁举座皆惊,只有王财虽然惊讶却不意外。几个人讨论了半天,王辏г撕椭9Ψ炊酝醪平┣谕酰渌鞑垦妹咆┫喽既衔丝淌峭醪瓶拷焱醯淖詈檬被Ω么蚱鹎寰嗟钠旌沤┨帜妗M醪撇⒉黄婀滞蹶'运反对他进京,因为这与他一直以来的态度非常吻合,他奇怪的是郑国也反对他进京。记得上次杨秀清宰了曾水源和陈寿春的时候,整个内阁会议上他都不发一言,末了还说自己对政治斗争并不善长,但这次为什么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明确的反对出兵呢?而且还举出了一大堆的例子来佐证,这让王财不得不想起了白逸生此前几次暗示怀疑郑国就是傅善祥所说的那个内奸的事情,忍不住对他多留了一个心眼。
内阁讨论之后,王财最终还是采纳了王辏г撕椭9囊饧源耸伦傲餮疲偷泵惶倒闷渌硕急硗晏耍约涸偈忧榭龇⒄箍悸窍乱徊叫卸凑约涸谛⒘晡酪擦袅艘恢Р慷樱由霞嵩诰淙俚男滤木媸笨梢钥教炀┏窍隆?br />
周秀英接到傅善祥信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她万万没有想到天京如今的情势会如此混乱,每天晚上王财回来从没有听他说起过,心中暗暗责怪,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一定要劝王财出兵,不为别人,就为了她那个姐姐傅善祥,她也不能坐视不理。当天晚上周秀英就开展了床头风攻势,强度一阵比一阵大,可是无论她怎么说,王财就是不肯出兵,搞到最后周秀英眼都红了,眼泪一滴一滴往下掉,弄得王财心烦意乱,一怒之下摔门跑了。眼看自己没有办法劝动王财,周秀英赶紧给傅善祥回了封信,除了深感抱歉以外,就是劝她这位姐姐早点离开是非之地,先来苏州住几天云云。
王财并不知道周秀英和傅善祥之间书信往来,他此刻每天都在关注着情报司送来的情报,显然各王也都得到了杨秀清逼封万岁的事情,已经率军打到莲花厅的石达开急忙把湖北、江西的战事交给了李秀成和陈玉成,自己快马赶回天京,在湖北和皖南的燕王、北王也都纷纷赶回天京,令王财奇怪的是这些人全都只带了亲兵牌刀手,而军队是一个兵都没有带,这就让他有点不明白了,没有兵这些王爷回去又能干出什么来?没等他疑惑几天,他也收到了天王的密诏,让他回京议事。密诏是天王府的一个参护化装改扮送来的,这才让王财明白了,此刻天王还没有下决定除掉东王,因此几位王爷也只是抱着回去劝架的目的,因此才轻车简从。收到密诏,王财打死也不会到那个火坑里去的,当天晚上就派人把这个千里赶来送密诏的天王府参护给杀了,打定主意以后天王要是问起,自己就咬死了说没收到密信,如今这兵慌马乱的,丢封信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王财也开始着收准备收拾乱局,正在江西赣州围城的二万多人马全部撤退到建昌,加强浙江侧面防御,而在江苏和浙江的各新军和防军全面进入戒备,装备应对清军的任何反攻,就连一直放在无锡整训的新十一、新十二两军都开始收拢回营,时刻准备增援各方了,而在凤阳的新五军也按王财的命令随时准备撤回江苏。
让驻防各地的部队提高戒备还可以理解,但是让打到赣州的二万多入赣大军一路后退几百里,撤到建昌防御,总参谋部就认为王财是小题大做了。特别是大家都认为几位王爷回天京之后,事情必定会有一个转机的,因此除了王财和王辏г艘惶斓酵硪缮褚晒淼模渌硕即歉酶墒裁锤墒裁础?br />
情报司加强了天京的人员,一天两遍的向苏州飞马急报,几位王爷先后回京,燕王、北王纷纷入宫面见天王,具体谈了什么没人知道,只有翼王回来最晚,一到天京就出人意料的直接去了东王府,接报石达开和杨秀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两个人不欢而散。王财原以为两边是肯定谈不拢了,谁知道没过几天就传回消息,天王府门外贴了告示,正式确定八月十七日举行大典,加封东王杨秀清为万岁!
相关史实:
1、云中雪:这个意思就是杀头!
第九十五章:天京变乱(四)
第九十五章:天京变乱(四)
与这个告示同时发出的还有东王府的诰谕,严令刚回天京没有几天的三位王爷迅速返回前线,特别是把北王韦昌辉给调到了江西战场,如此一来等于是把北王和他的部队给分开了。这一招让王财又生别样心情,难道几位王爷真的转性了?情报司接到王财的命令派人严密监视在皖南的北王大军,出人意料的这个北王韦昌辉还真的没有什么动静,驻守皖南的太平军不但没有返回天京的迹象,甚至还主动出击在休宁附近和湘军打了几仗,这一切在坚信天京变乱一定会发生的王财看来,只不过是欲盖弥彰的伎俩罢了!
既然几位王爷都在故意隐藏什么,那他也不会天天傻等着,今天下了一天雨,王财很早就回了候府,虽然他前次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周秀英让他出兵天京的意思,但是周秀英并没有因此而给他脸色看,还是认认真真的扮演辅国候夫人的角色,这几天从句荣退下来的伤兵让功臣衙忙得要死,周秀英也按王财的要求时常做些点心去探视伤兵,这让士兵们很受鼓舞,甚至还有一个颇有文采的伤兵写了首诗送给周秀英,这首诗当然被发表在了《国闻报》上,搞得王财时常以此来开玩笑。今天他早早的回来就是想陪周秀英聊聊天,好几天都守在衙门口,心中还真有点想她了。
这事情还巧了,他刚进了府门,就见一骑飞驰而来,王财仔细一看,原来是政务衙门的一个引赞,跑进了这个引赞跳下马来,冲王财单膝跪倒抱拳道:“大人,天王派来密使,请大人速往衙门接旨!”
王财点了点头,回头看了一眼候府大门,转身上马带着唐叶等人随着这个引赞赶回了苏州衙门。进了大堂才发现原来还是熟人,正是上次来传信的那个什么驸马钟万信。
钟万信见到王财也赶紧行礼,王财看他表情急切,心中知道有事,也来不及客套,正想设香岸接旨,就见钟万信摆了摆手,示意王财并退旁人,王财想了一下,摆手示意堂上的人都退下,钟万信看着唐叶走出屋外轻轻把门带上后,才急道:“辅国候,天王传口谕!”
王财一听,赶紧撩衣拜倒口中三呼万岁,就听钟万信轻声说了一通。越听王财越是心惊,原来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天京局势又生变化,东王杨秀清的亲信陈承瑢密告洪秀全,杨秀清已经不满足于一个万岁称号了,他想在八月十七日那天的典礼上杀掉洪秀全,自己独掌天朝大权。吓坏了的洪秀全急忙派亲信四出求援,而派来苏南的就是他的女婿钟万信。王财听了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要说杨秀清逼称万岁这有可能的话,那得手之后还要杀掉洪秀全简直就是胡扯了,就算是杀那至少也得等这封万岁的事情平息下来之后再寻个由头吧,哪有刚过一个多月就要下杀手的?但是眼前焦急的钟万信又不像是装样子,听完他转述的天王口谕,王财在屋内来回的踱着,一言不发。钟万信看着王财来回踱步,忍不住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