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的良机,等到在贵州、广西边境与湘军对峙的太平军发现一夜之间对面的湖南佬全都升起了龙盾帝国旗时,石达开才猛然醒悟,长期以来他所期望的三足鼎立的形势彻底结束了。
然而石达开的恶梦还没有结束,在曾国藩的亲笔书信与高官厚禄的诱降下,甘肃、四川也易帜效忠帝国政府,仿佛做梦一般,仅仅数月之间,西抵玉门关,东临东海,北至吉林双城,南到万里石塘尽数飘扬起了龙盾帝国旗,这等巨变竟然发生在帝**队在关外吃了败仗之后。 不但石达开措手不及,就连王财自己也像被天上掉的金元宝砸中脑袋一样莫名其妙,国外舆论也是一片沸腾,甚至有人说帝**队之所会兵败关外,是因为王财明着好像全力对俄作战,实际上派出关地都是二线部队,是迷惑视听的。 帝国主力不但没有出关,而且长驱攻入了两湖。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相信《泰晤士报》的评论:俄军的大规模入侵,使中国的士大夫们放弃了可笑的清高,在民族危难面前,这些龙的子孙最终凝聚到了一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帝国政府血战到底地感召下,深入黑龙江的俄军将面临在克里米亚同样地失败。 并且这个失败将彻底把俄罗斯送回维京人时代。
王财非常清楚,此时石达开比他要急,湖南、湖北、四川、甘肃易帜之后,他已经完全占据了国内斗争的优势,也彻底斩断了石达开伸向四川的那只手,拿不到天府之地,龟缩在云、贵、桂三省的石达开就成不了气候,根据协议。 他现在甚至可以调动两湖与四川的部队配和自己驻广东的新军一起,全面攻入这片太平天国最后的领土,但是他不愿意,固然是因为中俄之战马上就要进入第二阶断,军事压力比较大,但更重要地是因为王财实在不愿意让士兵在内战的战场上再流血了。 这十几年来中原的混战已经损失了太多的中华精英,他们没有倒在开疆拓土的对外战场上,却一个接一个的死在自己同胞的手中,这种自我消耗的蠢事即令人无奈,又让人痛心,尽快、和平地结束内战是王财即定的目标,也是他对曾国藩、石达开的信任,如今曾国藩做出顺时应势的决定,那石达开怎么会一意孤行?
就在帝国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的出关开赴战场地时候,得知帝国政府向瑞典、芬兰、奥斯曼派出使臣的亚历山大二世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虽然他并不确定瑞、芬、奥三国是否会与华军结盟。 但是毫无疑问这一招确实让他担心起了自己的后方,如果黑龙江战事没完没了的持续下去。 中国人承受不了,同样俄罗斯也承受不了,因此当普鲁士人表示愿意出面调停时,沙皇毫不犹豫的向京师派出了特使。
亚历山大哥尔查科夫站在太和殿毫无表情的看着这些比他矮了一个头的黄种人,心中充满了鄙夷,但长期外交官的经历让他知道满脸堆笑的重要性,可是当他笑嘻嘻的举起手中地文件时,居然没有一个人上来接,而这些黄种人地皇帝,那个看上去傻乎乎的年青人也是目光呆滞地看着自己。
“大俄罗斯帝国特使亚历山大哥尔查科夫谨代表大俄罗斯帝国沙皇陛下向大中华帝国皇帝陛下致敬!”亚历山大轻轻的弯了弯腰,虽然听说中国皇帝更愿意见到别人下跪,但是他仍然认为屈膝于这些黄皮肤的猴子是一种耻辱,“我谨代表大俄罗斯帝国政府向皇帝陛下递交关于此次两国战事的国书,请皇帝陛下御览。 ”
不知道是不是朝堂上的大臣都惊讶于他流利的中国话,等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人上来接文件,到是那个傻乎乎的皇帝用极不耐烦的语调喝了一句:“念!”
“皇帝陛下,按照外交贯例,我没有责任为皇帝陛下念这份国书!”亚历山大皱了皱眉头。
“那你就拿着东西回去吧,我本来也不想听!”王财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前两天普鲁士公使亲自来劝他接见这个叫割什么插(哥尔查科夫)的俄罗斯特使,王财心里是十二个不愿意,他实在不明白此时割什么插来做什么?劝降?他是不会降的;求和?那也不太可能,若不是考虑到总得给这么卖力的友邦一个面子,王财宰了割什么插的心都有。
亚历山大万万没有想到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居然还如此牛气,也顾不上什么微笑了,狠狠的瞪了一眼坐在龙榻上阴阳怪气的王财,无奈的打开国书念道:“大俄罗斯帝国沙皇陛下谨向大中华帝国皇帝陛下致意。 俄中两国原属兄弟之邦,历来敦睦友谊,此次黑龙江两国刀兵之祸实非大沙皇陛下所忍见。 究其原因,乃贵国政府纵兵越境,抢掠大俄罗斯边民,破坏大俄罗斯帝国与大清帝国所订《赤峰条约》所致。 大沙皇陛下为两国友谊,以期永久和好起见,特派专使致书大中华帝国皇帝陛下御前……”
“你就说说想要什么吧,罗哩罗嗦的这么多废话。 ”王财抬头打断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抬头看了看王财,翻了几页继续道:“大俄国斯沙皇陛下建意两国东段以克什克腾旗西南白岔山北麓至图昌到营口之大辽河为界。 以北属大俄罗斯帝国,以南属大中华帝国,另因此次俄中两国交战,皆由大中华帝**队之寻衅而起,因此大中华帝国应赔偿大俄罗斯帝**费白银五千万两,”说到这里亚历山大抬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地帝国皇帝道,“出于两国友好邦交考虑。 我沙皇陛下同意皇帝陛下分期十年付清……”
“哦,还可以分期付款?”王财怔了一下,摆了摆手道,“你刚才说的那个克什克腾旗在什么地方我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即然是订条约嘛,你们开了价,我们也可以坐地还价。 你说对不对?”
“正是如此,皇帝陛下也可以提出方案。 ”亚历山大面露喜色,看样子这个傻乎乎的皇帝还是肯让步的。
“好,这很好,我们没有你们这么大的胃口,”王财笑了笑道。 “你刚才所说的地方我都同意给你,但是呢,你知道我对北方也是很有兴趣的,你们想要黑龙江,我想地地方就是额尔齐济河以东的所有土地,”王财也不管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地亚历山大继续说道,“那个额尔齐济河到库叶岛,就是你们说的萨哈林岛,这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很喜欢,对了。 那个圣彼德堡我也很喜欢。 我准备把他改个名字叫猪排堡,你知道这里天一热我就吃不消。 到猪排堡去避暑应该不错。 ”
亚历山大强压住怒火,涨火了脸道:“皇帝陛下,我不得不提醒您,现在俄罗斯帝国的军队正在黑龙江集结,我们伟大的沙皇陛下也在考虑是否继续向远东增兵,皇帝陛下这种态度是不利于两国友好邦交的。 ”
“怎么了?你们沙皇想拿我的库叶岛就拿,想拿我地黑龙江就拿,想拿我的锡霍特山就拿,”说着王财突然厉声喝道,“他以为他是谁?我告诉你,今非昔比了,胡满肯拿土地换和平,但我中华帝国不会!一寸都不会!你回去跟你们那个沙皇打个招呼,除非我死了,否则这仗你们想打多久,我们就陪你们打多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非要打出一个服字来不可!总归是谁他娘的打败了谁是孙子!你们沙皇聪明的就赶紧带着你们这群长毛的猴子退回你们那一亩三分地上去,把跟在你们屁股后面的那些满人交出来,再赔个几千万两银子,如此便罢了,否则我就亲自带人去找你们沙皇拿!”
亚历山大涨红了脸,狠狠的盯着王财,愤怒的朝地上唾了一口,转身就想走。
“站住!”王财一拍案几怒道,“你在我帝国朝堂之下公然唾涎,这是对帝国政府地挑衅,刑部尚书何在!”
莫仕暌上前几步朗声道:“臣在!”
“你说说这是什么罪,该怎么罚?”王财晃着脑袋道。
“按律当斩!”莫仕暌早就看这个老毛子不顺眼了,马上接口道。
“哦,斩首就算了,好歹是个特使,只不过我没有想到俄国人都是这样不懂礼貌的,想必都是茹毛饮血的野蛮人,”王财看着大义凛然,准备慨然赴死的亚历山大笑了笑,对莫仕暌道,“来,莫仕暌你代表帝国政府还他一口,让他记往,咱们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
听到王财如此言语,亚历山大几乎气的发狂了,嘴里一下吐出来一大堆俄语,两眼通红地瞪着莫仕暌,可没等他挥舞起拳头,马上冲上来几个御林侍卫一把将他按住,在众目睽睽之下,中华帝国刑部侍郎莫仕暌狠狠的朝俄罗斯帝国特使亚历山大哥尔查科夫的脸上唾了一口浓浓的唾沫,至此中俄两国和谈的大门彻底关闭,一切恩恩怨怨最终将在战场用血与火来解决!
最后的外交努力失败让双方都没了退路,举国动员,全力以赴的准备开打,这时就看出中国的战争潜力了,俄军千里迢迢运输极为不利,后勤物资都是由满清朝廷解决,都穷得叮当响的清廷哪里还有钱来供养这些如狼似虎的俄人?自然是一切取之于民了,关外百姓一边受满清朝廷地搜刮,一边还要承受俄军地屠杀,怨声载道。 而帝**队这一边就不同了,在吉林府一线设防的新军背靠关内,无论人力、物力、财力、军力都可以得到充足地供应,各种火炮弹药通过陆、海两路被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除去各军直属炮兵,一个月之内总参就在吉林前线布署了近一百门大小火炮,在前次战役中受的重创的几支部队只过了半个月就马上整补完毕,不但人员补充整齐,连装备也全部换新,特别是重建的新三军,清一色装备戴氏三型后装线膛枪,威力甚至超过了同一时期的米涅式,此外第二批出关的部队五个军三万人也已经加入了战斗序列,等到战役发起时,帝国投入关外作战的部队已经超过了十万人,其中近六万是一线新军,其余是江北各省抽调的防军,远远超过了俄、清联军的四万人,可以说这是王财以全国之力铸成一把屠宰北极熊的钢刀,正如他对俄国特使亚历山大所说的那样,王财的目标不仅仅是收复关外失地,如今关内局势渐趋稳定,正是借此战来彻底解决北部边患的好时机,一鼓作气的关闭俄罗斯在东边的出海口,也为将来解决新疆问题减小阻力。
相关史实:
1、俄罗斯的维京人时代:俄罗斯最早期的政权是维京人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
第160章:终结圣库
第160章:终结圣库
第160章:终结圣库
俄军非常清楚华军兵力的不断增长,一个月之内出现在他们对面的华军番号就增加了十多个,这个力量对比的变化让刚刚升了少将的巴布科夫非常头痛,虽然俄军在第一阶段击败了华军,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是他们自己也损失很大,当初的两万人如今能够投入作战的只有一万左右,更让他担心的是俄军士兵与当地中国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昨天甚至抓到一个往井水里投毒的老头,所幸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国内那些该死的政客们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人会因为一次失败而让步真是愚蠢,真该让他们来看看这些装备精良的中国人是多么优秀的战士。 继续向前推进已经是不现实了,就算加上赶到布啦郭威什臣斯克(海兰泡)的八千增援部队也不行,如今比较稳妥的办法是想个什么办法再消灭华军至少两万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打乱华军布署,动摇华军的战斗意志,可是这个着力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巴布科夫仔细的研究着地图,从目前的情报来看,华军主力集结在长春府、吉林府和延吉厅,摆了个三角品字阵,互为声援的意思很明显,据说在海龙府还有两万人的预备队,无论攻哪一处,俄军都会受到另外几个方面的围攻,一时踌躇难下。
巴布科夫晕头转向的找不到下口咬的地方,而他对面地帝国新军却完全不同。 全军上下都抱着雪耻的信念,决心击败俄军为战死的弟兄复仇,特别是因为叶志超临阵脱逃而全军蒙羞的新十四军,自从军帅丁汝昌受牵连被革职查办后,人人同仇敌忾,全军一心要“打败俄军,救出军帅”。 可以说帝**队从上到下已经具备了反攻的所有条件。
把关外军队的指挥权交给总参之后王财就没有再过问部队的具体行动,对于总参上报地作战布署他也只给意见。 而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前线指挥官,即便是在关外初战失利之后,王财也没有对总参地布署指手划脚,这里面固然因为自己不是帅材,不愿意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更重要的是王财希望总参谋部能真正担任起军事决策中枢的责职,但打仗可不是小孩子作游戏。 双方一刀一枪拼的都是钱粮、兵士,如果说前次关外失利还没有让王财伤筋动骨的话,第二次关外作战要是再败,那王财恐怕真的要退回关内了。
因此穿着龙袍地帝国皇帝每天都焦急的等待着前线的战报,但打仗毕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急得他没日没夜的在六部府院各衙门里转来转去,首辅大臣王辏г丝醋呕噬险焐洗芟绿牟痪鹾眯Γ芩闶窃谏虾:湍ǜ懔巳晏厍ㄉ璧暮┭疑辖坏囊环荼ǜ嫒盟簿擦讼吕础?br />
上海、宁波两地自从取消圣库制度之后。 工商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加上身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胡雪岩胳膊肘朝内拐,在资金上给予这两地大力的支持,民间兴办实业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不但有人投资各种民用工业,甚至还有人看准了国内战事的发展投资军事工业。 其中有一家还在研究一种叫作“神舟”的飞行器,据说将来人们可以坐着这个“神舟”在天上飞。 这东西胡雪岩觉得新鲜,王财却一点也不奇怪,不就是飞机嘛,算算日子这飞机也该发明出来了吧?要说国人自己异想天开地造飞机,打死他也不相信,肯定是国外传进来的技术,一些有见识的商人看到了其中的潜力才把银子扔到这个方向上的,但不管怎么说,这种百家争鸣的气氛确实让各行各业都开始朝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 如果民众能够自主的投入的先进工业上,地确能够补充政府暂时无法顾及地地方。 就拿这个“神舟”来说,帝国政府现在真拿不出钱来搞这个,光是每年增长的巨额军费就让钱百万头痛地了,如果民间商人能够在这上面取得成绩,将来用政府采购的方式也可以水到渠成。
即然特区的新经济政策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胡雪岩自然就以此为依据上奏请求全面取消圣库制度,推行私有化经济,并请求从帝国法律上保证个人财产的安全,鼓励民众继续投资。 胡雪岩再次提到了他一直反对的圣库制度,这让王财并不意外,实际上特区这几年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自从太平军打过长江之后,他就已经命令对占领区停止实行强制的圣库制度,严禁士兵抢夺民财,为此还杀了不少人,如今国内实际上只有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仍在推行圣库制度,而这五省的近年来发展越发缓慢也证明了当初胡雪岩的理论,大锅饭的体制在战乱年代确实保证了老百姓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如今国内日趋稳定,发展就变成了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取消圣库制度看来是势在必行了,但王财由此又想到了军队,长期以来帝**队沿续太平天**制,从来不发军饷,士兵所需全部由国库支出,而士兵家属也依靠圣库而不愁吃喝,一旦取消圣库制度,那么必然会影响很多军属的生活,更直接的就